图书介绍
苏轼教育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轼教育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016079.jpg)
- 张帆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899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苏轼(1036~1101)-教育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轼教育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苏轼教育思想·家族渊源3
第一章 宋代眉山苏氏家教溯源3
一、先辈不刻意读书仕进,以率性厚德为尚4
二、苏序因人施教的育人观7
三、苏涣进士及第的积极影响11
第二章 苏轼双亲的言传身教14
一、父亲苏洵宽严相济的培养方式14
二、父亲苏洵携子寻找伯乐的积极作用21
三、母亲程氏正行者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培养29
第三章 苏轼兄弟顺遂的科举历程36
一、嘉祐二年的精彩答卷与科场误会36
二、嘉祐六年的再创佳绩及考试过程的精彩细节38
三、苏轼兄弟科举顺遂的历史原因41
余论46
中篇 苏轼教育思想·教化理想与革新主张51
第四章 苏轼的社会教化理想51
一、教化的主要目的——使国之安定52
二、教化的核心内容——使民安于为善54
三、教化的手段与方法——“课百官”与“敦教化”57
四、教化的效果考察——名实相符59
第五章 苏轼的科举改革主张63
一、对学校取士与科举取士之争,主张“兼用考试察举之法”64
二、对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之争,主张为诗赋取士留一席之地69
三、对德行取士与考试取士之争,勇于揭露德行取士的弊端74
四、对封弥、誊录制度存废之争,坚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78
第六章 苏轼的科举管理主张86
一、建议“裁减巡铺官重赏”86
二、建议殿试也应黜落人选89
三、提议废除“特奏名”90
四、建议设立合理的分经录取制度93
五、建议对特殊情况作灵活处理94
余论97
下篇 苏轼教育思想·身体力行101
第七章 苏轼的文艺修习之法101
一、求知原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101
二、读书之法——一意求之、提要钩玄104
三、作文之法——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08
四、学书之法——知其本末、技道两进110
五、习画之法——身与竹化、诗画相生115
第八章 别具期待的教子实践120
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120
二、注重“耳闻目见”的求知精神123
三、教子廉政、勤政的社会服务观125
四、逆境中榜样的力量与德业培养127
第九章 亦师亦友的文宗风范146
一、师生朋俦与教学相长的成才理念146
二、情理相济的师长风范与技道两进的士子要求149
三、不拘一格的教育观与开放前瞻的文豪襟怀158
四、仁心厚爱的师生情谊与后世深远影响166
余论173
主要参考文献176
后记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