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增订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增订第4版
  •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4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增订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乙)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5

第十五章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5

向帝国主义的过渡5

生产积聚和垄断。垄断和竞争6

银行业的积聚和垄断。银行的新作用11

财政资本和财政寡头12

资本输出14

资本家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组织17

列强完成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19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21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27

第十六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31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31

帝国主义——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3

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3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9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45

第十七章 世界资本主义危机49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本质和它的各个阶段49

世界分为两个体系。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2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55

资本主义周期过程的变化63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77

劳动人民状况的恶化。争取民主、社会主义和和平的斗争82

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学说90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90

小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批判97

修正主义和现代改良主义的经济理论97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103

第十八章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106

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106

(甲)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06

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规律和特点111

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化121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和阶级128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产生和运用。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各个阶段134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14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和实质14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条件、资金来源和速度146

工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中的作用155

第二十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1

农民经济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必然性和实质。列宁的合作社计划161

农民经济合作化的前提和形式166

机械化的社会主义的大农业体系的建立。农村中资本主义成分的消灭174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胜利182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182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社会对立和社会对抗的消除192

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200

(乙)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209

第二十二章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209

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209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所有制216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218

生产力及其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223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低级阶段232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36

社会主义制度下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的性质236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239

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主导作用244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249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255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基本特点255

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计划工作263

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原则266

社会主义计划方法。核算和统计的作用27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276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280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80

劳动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284

社会劳动资源的利用。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287

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292

劳动的物质刺激。社会主义竞赛295

第二十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和货币301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及其特点301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307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及其职能311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性质315

第二十七章 价格、成本和赢利321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321

产品成本326

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和赢利。国家集中的纯收入330

第二十八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经济核算原理339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及其周转和使用效果339

国营企业间的商品流通346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核算及其意义348

第二十九章 集体农庄经济核算的特点356

集体农庄生产形式的特点356

集体农庄的商品产品及其销售形式。集体农庄的价格形成358

集体农庄的成本和纯收入363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367

集体农庄的公共基金369

第三十章 按劳分配。社会消费基金375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375

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实质379

工资形式。劳动定额化和工资等级制381

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及其形式385

依靠社会消费基金进行的分配390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不断增长393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业397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业的性质和形式397

人民消费品商业的形式400

商业在实现生产和人民消费之间的联系中的作用405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营商业的价格和流通费用411

对外贸易413

第三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预算、信用和货币流通415

社会主义社会的财政415

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417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用424

社会主义社会的银行429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432

第三十三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436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436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438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财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441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444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446

社会主义积累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积累和消费450

(丙)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455

第三十四章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455

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的性质455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基本特征459

第三十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468

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过渡到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消灭城市与乡村间的本质差别468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本质差别的途径477

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过渡480

第三十六章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485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规律性485

社会主义的国际分工。经济合作计划的协调491

世界社会主义市场498

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竞赛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