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源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源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487263.jpg)
- 居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70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源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网络拓扑1
1.1基本概念1
1.2关联矩阵4
1.3回路矩阵6
1.4割集矩阵9
1.5拓扑矩阵间的关系12
1.6支路变量间的关系15
1.7拓扑矩阵的计算机形成17
1.7.1矩阵的阶梯化18
1.7.2树的寻找22
1.7.3矩阵B和D的形成23
参考资料27
第二章 线性网络分析28
2.1节点分析法28
2.2高斯消去法31
2.3 LU分解法33
2.4主元法42
2.5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46
2.5.1电流控制电流源46
2.5.2受控电压源47
2.5.3互感49
2.5.4纯电压源支路52
2.6节点方程的直接形成53
2.7交流分析程序NODAL58
附录2A NODAL源程序62
参考资料66
第三章 非线性网络分析67
3.1非线性节点方程的建立67
3.2定点迭代法71
3.2.1定点迭代概念72
3.2.2定点迭代法的几何意义73
3.2.3定点迭代法的收敛判则74
3.3牛顿-拉夫森迭代法76
3.3.1 NR迭代公式的推导76
3.3.2 NR迭代法的几何意义77
3.3.3 收敛速度79
3.4以NR迭代法为基础的离散电路法81
3.5收敛性的改进90
附录3A原始的NR迭代源程序95
附录3B修正的NR迭代源程序96
参考资料97
4.1 m端口线性电阻网络的混合方程99
第四章混合分析法99
4.2抽出-重嵌法102
4.2.1n端口网络102
4.2.2无受控源的m端口网络108
4.2.3一般的m端口网络110
4.3自由端口法122
4.4非线性电阻网络的混合方程128
4.5分段线性的NR迭代法130
4.6分段线性的组合算法138
4.7.1线段的虚组合及其消去方法142
4.7改进的组合算法142
4.7.2对组合算法的进一步改进153
4.7.3所有混合表达式的形成155
参考资料158
第五章 网络的瞬态分析160
5.1泰勒算法161
5.2朗格-库塔算法163
5.3多步数值积分算法166
5.4预测-校正算法172
5.5数值方法的稳定性175
5.6贮能元件的离散化模型180
5.6.1线性电容的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81
5.6.2线性电感的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83
5.6.3互感的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85
5.7伴生离散电路模型的普遍形式189
5.7.1电容的广义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89
5.7.2电感的广义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91
5.7.3互感的广义伴生离散电路模型192
5.8伴生离散电路法193
参考资料196
第六章 状态变量法197
6.1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197
6.2.1原始状态方程的建立198
6.2线性网络状态方程的建立198
6.2.2范式方程的变换201
6.3输出方程的形成204
6.4状态方程的时域解209
6.4.1状态方程的解析解209
6.4.2状态方程的数值解210
6.4.3 eAt的计算214
6.5状态方程的频域解215
6.5.1索里奥-弗雷姆算法216
6.5.2本征值法218
6.6 QR算法221
6.6.1 QR算法原理222
6.6.2海森堡矩阵的变换224
6.6.3 QU分解227
6.6.4原点移位的QR算法230
6.7非线性网络状态方程的建立232
6.7.1对网络的几点规定232
6.7.2状态方程的建立233
6.7.3非状态变量的求解242
6.7.4一种非线性网络的特例242
参考资料244
第七章 灵敏度分析246
7.1直接法247
7.2用直接法计算高阶灵敏度250
7.3伴随网络法252
7.3.1特勒根定理252
7.3.2灵敏度计算和伴随网络254
7.3.3小结267
7.4用伴随网络法计算高阶灵敏度269
7.5时域灵敏度的计算275
7.6用伴随网络法计算误差梯度285
7.6.1直流误差梯度的计算286
7.6.2频域误差梯度的计算289
7.6.3时域误差梯度的计算291
7.7非线性电阻网络的灵敏度分析294
参考资料300
第八章 容差问题301
8.1最坏情况分析302
8.2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305
8.3矩值法309
8.4蒙特卡洛分析312
8.5容差设计问题314
参考资料316
第九章 稀疏矩阵技术318
9.1问题的提出318
9.2压缩存贮法319
9.3 LU分解中填入元的确定325
9.4实际程序的编制328
9.4.1非零元素的存贮328
9.4.2非零元素的寻址330
9.4.3 LU分解和方程的求解331
9.4.4 程序SPARSE333
9.5方程排序对矩阵稀疏性的影响335
9.6近最优排序算法336
9.6.1廷尼-沃克算法336
9.6.2马尔科威茨算法339
9.7影响方程排序的其它因素343
附录9A SPARSE源程序348
附录9B三种不同计算次序的LU分解算法351
参考资料353
第十章 网络的符号分析法355
10.1信号流图355
10.2网络的信号流图357
10.3信号流图的解和梅森公式364
10.4闭合信号流图367
10.5路的枚举369
10.6各阶回路的枚举371
10.7信号流图法中符号的计算机处理375
10.8符号分析法中的灵敏度计算377
10.9符号分析法的优越性381
参考资料383
第十一章 电路的最优化技术385
11.1数学模型的建立386
11.2直接寻查法390
11.2.1胡克-吉夫斯法390
11.2.2单纯形法393
11.3梯度法396
11.3.1最速下降法397
11.3.2弗莱彻-鲍威尔法398
11.3.3共轭梯度法401
11.4线性寻查402
11.5有约束的最优化406
11.6电路结构的最优化408
附录11A SIMPLX源程序412
附录11B FLPW源程序414
参考资料418
第十二章 器件模型的建立420
12.1器件模型的基本构件420
12.2器件模型的分类421
12.3建立器件模型的方法423
12.4晶体管的物理模型424
12.4.1改进的埃伯斯-莫尔模型424
12.4.2 EM 3模型的简化430
12.4.3交流线性增量模型431
12.5晶体管的黑箱模型433
12.5.1四种二级构件433
12.5.2直流全域黑箱模型435
12.6用最优化技术提取晶体管模型参数437
12.7电路的宏模型442
参考资料450
名词索引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