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铸造合金力学及物理性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415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铸造合金力学及物理性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力学性能1
第一章 位错的基本概念1
§1-1 晶体的理论强度与晶体缺陷1
一、晶体的理论强度1
二、晶体缺陷3
§1-2 晶体中的位错3
一、位错的定义3
二、位错的种类4
三、位错的特征量——柏氏矢量8
四、位错密度9
§1-3 位错的弹性性质9
一、刃型位错的应力场9
二、螺型位错应力场10
三、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12
四、应力场对位错的作用力14
五、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力16
六、位错的塞积群17
七、位错的点阵模型19
§1-4 位错的运动21
一、位错的滑移22
二、位错的攀移23
三、位错的交割与割阶23
四、位错的增殖25
§1-5 典型晶体中的位错形态26
一、全位错与不全位错26
三、位错反应和扩展位错27
二、特征位错27
四、面心立方晶体中的不全位错30
§1-6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32
一、实际晶体中产生位错的原因32
二、位错与晶体生长33
§1-7 晶粒间界35
一、小角度晶界的位错模型35
二、大角度晶界37
三、晶界能与晶界内吸附39
一、广义虎克定律42
§2-1 广义虎克定律与弹性模量42
第二章 金属的弹性与滞弹性42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45
§2-2 金属弹性的物理本质47
§2-3 金属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49
一、温度的影响49
二、合金元素的影响50
三、加工硬化的影响50
一、铸造合金弹性变形特点52
二、铸造合金的弹性模量52
§2-4 铸造合金的弹性52
三、影响铸铁弹性模量的因素53
§2-5 弹性模量的测量54
§2-6 滞弹性效应55
§2-7 内耗56
一、内耗的度量56
二、内耗机理59
三、内耗的测量方法61
§2-8 铸铁的滞弹性63
一、滑移65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65
§3-1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65
二、机械孪生73
三、形变带79
§3-2 单晶体金属的屈服与加工硬化80
一、屈服及其机理80
二、屈服应力的影响因素82
三、加工硬化84
一、多晶体变形特点91
§3-3 多晶体金属的屈服与加工硬化91
二、多晶体的屈服与加工硬化93
三、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96
§3-4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98
影响98
一、形变织构98
二、亚结构99
三、内应力99
四、力学及物理性质的变化100
§4-1 断裂的基本概念101
一、断裂的基本类型及特征101
第四章 金属的断裂与断口101
二、脆性断裂103
三、脆性断裂机制104
四、延性断裂108
§4-2 铸造合金的断裂108
一、铸铁断裂的特点108
二、铸钢断裂的特点109
三、影响铸铁断裂的因素109
一、断口的宏观分析111
§4-3 断口111
二、断口的微观分析114
三、铸铁的断口特征121
第五章 金属疲劳126
§5-1 金属疲劳的基本概念126
一、金属疲劳的类型126
二、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127
§5-2 疲劳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34
一、疲劳硬化134
二、疲劳软化135
一、裂纹的产生136
§5-3 金属疲劳断裂过程及机理136
二、疲劳裂纹的扩展137
三、疲劳裂口成核和裂纹扩展机理138
§5-4 低周疲劳与热疲劳139
一、低周疲劳139
二、热疲劳断裂140
§5-5 铸铁的疲劳142
一、灰铸铁的疲劳性能142
二、球墨铸铁的疲劳性能144
第六章 金属常用机械性能147
§6-1 静拉伸下金属性能148
一、静拉伸下金属性能指标148
二、铸铁的拉伸性能150
§6-2 静压缩下性能153
一、静压缩下变形特征及指标153
二、铸铁的压缩性能155
§6-3 冲击性能156
一、冲击性能指标及应用157
三、铸铁的冲击性能159
二、多次冲击抗力159
§6-4 扭转和弯曲性能162
一、扭转变形特点162
二、铸铁的扭转性能164
三、弯曲变形特点165
四、铸铁的弯曲性能165
§6-5 硬度167
一、硬度试验方法167
二、硬度与金属强度之间关系171
三、铸铁的硬度172
第七章 合金材料的高温和低温性能176
§7-1 金属蠕变—断裂176
一、金属蠕变曲线176
二、持久强度178
三、蠕变—断裂经验关系式179
四、蠕变的变形机制180
五、蠕变断裂机制181
§7-2 铸造合金的高温机械性能184
一、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185
二、有色铸造合金的高温机械性能188
§7-3 铸铁的低温性能190
一、低温下金属力学性质概述190
二、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190
第八章 合金材料的磨损196
§8-1 摩擦和磨损的概念196
一、摩擦196
二、磨损196
§8-2 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197
一、磨料磨损197
二、粘着磨损202
三、腐蚀磨损206
四、表面疲劳磨损(接触疲劳)211
§8-3 磨损试验方法216
一、磨损试验的分类216
二、常用试验机的分类216
三、磨损量的测定方法216
第九章 金属断裂韧性219
§9-1 概述219
二、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220
一、裂纹的三种基本形式220
§9-2 线弹性断裂韧性220
三、裂纹顶端附近的应力场221
四、应力场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222
五、裂纹顶端的塑性区尺寸和KI的224
塑性修正224
六、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226
§9-3 弹塑性断裂韧性229
一、裂纹顶端张开位移(C.O.D)229
二、“J”积分的概念231
一、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试233
§9-4 断裂韧性参数的测试233
二、δc和JIc的测试原理简介237
§9-5 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238
一、温度和加荷速度的影响238
二、断裂韧性和常用机械性能239
的关系239
三、组织结构对KIc的影响241
四、晶粒度对KIc的影响241
性的影响242
五、夹杂和第二相对KIc的影响242
六、铸铁显微组织对铸铁断裂韧242
§9-6 断裂韧性在工程中的应用243
一、对机件实际断裂强度的计算244
二、机件裂纹临界尺寸的计算245
三、在疲劳方面的应用246
第十章 合金的强化250
§10-1 固溶强化250
一、弹性交互作用252
二、电学交互作用253
三、化学交互作用254
四、几何交互作用254
§10-2 第二相粒子强化256
一、第二相粒子强化的机理256
二、固溶体的脱溶沉淀强化258
三、弥散强化258
§10-3 晶界强化259
一、晶界强化本质259
一、晶须、复合材料261
§10-4 其它强化方法261
二、强化的措施261
二、定向结晶264
第二部分 物理性能266
第十一章 量子力学及金属电子论的266
基本概念266
§11-1 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267
一、光电效应267
二、康普顿效应267
三、玻尔原子270
§11-2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272
一、量子数272
二、泡利原理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76
三、波动的基本知识277
四、德布罗意(De Broglie)波280
五、德布罗意波的实验证明281
六、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283
七、测不准关系284
八、波函数285
九、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288
十、薛定谔方程对某些简单问题289
的应用289
十一、费米—狄拉克(Fermi—299
Dirac)统计299
§11-3 金属电子论的基本概念303
一、经典电子论及其缺陷303
二、自由电子的量子理论304
三、金属能带理论307
一、表征金属导电性的基本物理量319
§12-1 金属的导电性319
第十二章 金属的导电性319
二、金属导电的物理本质320
§12-2 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322
一、温度对金属导电性的影响322
二、成分与合金相对导电性的影响325
三、晶粒组织与相分布对导电性328
的影响328
四、杂质和缺陷对导电性的影响331
一、伏特计—安培计法333
§12-3 电阻率的测定333
五、冷加工和退火对导电性的影响333
二、电位差计法334
三、电桥法335
§12-4 电阻分析在金属学337
研究中的应用337
一、电阻分析的原理337
二、测定固溶体的溶解度339
退火和回火处理的组织变化340
三、用电阻率法研究碳钢的淬火、340
四、电阻分析在合金的时效研究中342
的应用342
五、电阻分析在铸造合金研究中343
的应用343
第十三章 金属的磁性345
§13-1 铁磁现象及其物理本质345
一、铁磁现象345
二、原子的磁性347
三、铁磁性的物理本质348
§13-2 抗磁性和顺磁性350
一、铁磁体的磁结构351
§13-3 磁化过程351
二、磁化过程353
§13-4 影响铸造合金磁性的因素355
一、组织结构的影响355
四、温度的影响356
五、杂质的影响356
六、热处理的影响356
三、晶粒大小的影响356
二、碳的影响356
§13-5 磁性测量357
一、直流冲击法的磁性测量357
二、弱磁性材料的测量360
§13-6 磁性分析365
一、相磁性分析的一般原理365
二、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测定366
三、平衡图的建立367
§13-7 磁力探伤法及其应用369
一、磁力探伤原理369
二、检测方法370
第十四章 金属的热学性质372
§14-1 热学性质的基本量和导热率372
一、热函和热容372
二、固体的导热率373
§14-2 晶体中的原子热振动375
一、一维单原子晶格的振动375
二、一维双原子晶格的振动378
§14-3 固体的比热382
一、经典的固体比热382
二、爱因斯坦模型383
三、德拜模型384
§14-4 热传导及其影响因素386
一、固体的热传导386
二、影响金属导热率的因素387
§14-5 导热率、热容的测定及热分析在金属学研究中的应用392
一、导热率的测定392
二、热容的测定396
三、热分析及其在金属学研究中的应用398
§15-1 金属的热膨胀系数404
第十五章 金属的热膨胀404
§15-2 晶体热膨胀的物理本质405
一、晶体的结合力和结合能405
二、晶体的非线性振动与热膨胀406
三、铁磁性物质?膨值的反常408
§15-3 影响金属热膨胀的因素409
一、温度对热膨胀的影响409
二、熔点Ts对膨胀系数的影响409
的影响410
四、合金元素与合金相对热膨胀410
三、相变对热膨胀的影响410
五、冷加工对热膨胀的影响414
§15-4 热膨胀的测量及其在金属材料研究中的应用414
一、热膨胀的测量414
二、机械杠杆和光杠杆膨胀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14
三、膨胀系数的测定417
四、热膨胀测量在金属材料研究中418
的应用418
主要参考文献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