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研制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研制方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81575.jpg)
- 郝德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1993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课程 教材改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研制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5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课程研制方法论——亟待规范化的命题5
一、课程理论的冲突、对峙状态及其在课程实践中的难为与无为6
二、课程实践的封闭状态及单向度8
三、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及课程设置的钟摆现象9
四、80年代以来中外课程规划思想及策略发展的两极相向走势与分歧11
第二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维线路15
一、研究的动机、设想及方法15
二、研究的逻辑与原则17
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3
第三节 课程研制及其方法论界说23
二、课程研制的含义及任务28
三、课程研制的结构及功能31
四、课程研制方法论的含义、要素及属性34
第二章 课程的本质及其来源49
第一节 课程本质内涵探讨中的冲突、扭曲与重建49
一、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50
二、课程本质内涵探讨的特征分析及检讨62
三、课程本质内涵限定的概念重建67
第二节 课程的来源及其制约因素69
一、知识与课程71
二、学生与课程81
三、社会与课程86
四、课程来源及其制约因素三维结构模型的建立90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中的课程原则观99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课程原则观99
一、政治、伦理化的目的性原则观100
二、教化、驯服的功能性原则观103
三、等级制的内容性原则观104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课程原则观106
一、目的性原则观的心理化与知识化的悖离107
二、功能性及内容性原则观的训练性与实用性的悖离112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课程原则观116
一、走向经验本位的进步主义课程原则观117
二、走向理智美德本位的永恒主义课程原则观120
三、走向学术理性本位的要素主义课程原则观124
四、走向文化修正本位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原则观128
五、走向个人自我发展与完成本位的存在主义课程原则观131
第四章 现代西方课程研制模式及方法140
第一节 走向社会控制的目标模式的产生、变形与完善140
一、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141
二、课程研制科学化运动及目标模式的诞生143
三、 “八年研究”与目标模式的经典性形态——泰勒模式的形成146
四、目标模式的变形、发展及完善153
五、对目标模式的评价165
第二节 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与实践的过程模式171
一、对目标模式的批判172
二、过程模式的主体思想174
三、对过程模式的评价178
第三节 植根于文化分析的情境模式181
一、劳顿的文化分析课程研制思想181
二、斯基尔贝克的情境分析课程研制模式186
三、对情境模式的评价188
第四节 着眼于具体实用方法的实践与折中模式190
一、对“理论”的批判及实践与折中模式的四种基本论点191
二、实践、折中的艺术与课程探究的具体方法195
三、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与课程探究的整体性、互动性原则199
四、审议与课程方案的形成201
五、对实践与折中模式的评价202
第五节 致力于个体主体意识提升与解放的课程研制批判模式205
一、批判模式的理论基础206
二、批判模式的理论形态及其基本原理212
三、对批判模式的评价225
第六节 走向教师、学生本位的课程研制政策学思想228
一、学校本位课程研制模式229
二、权利课程思想232
三、协商课程思想234
第五章 我国课程研制方法论的更迭汰变245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其方法论特征245
一、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245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研制的方法论特征分析251
第二节 我国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的发展状况与偏失258
一、我国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的历史与现状258
二、我国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的偏失264
第三节 我国当前课程研制的方法论评析267
一、我国当前课程、教材改革的基本态势及其方法论特征分析268
二、对我国当前程课研制的方法论指误271
第六章 课程研制方法论茧式多元化特征的分析与检讨278
第一节 课程研制方法论茧式多元化特征底蕴释析278
一、课程研制逻辑起点的多元鼎立278
二、课程研制方法论范式的线性转换284
一、课程研制方法论茧式多元化的病理溯源295
第二节 茧式多元化课程研制方法论的检讨295
二、茧式多元化课程研制方法论失范性后果的究诘300
第七章 教育的内在超越之路: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范式的设想307
第一节 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的提出307
一、人学及人化教育思想——远古的追求与永久的企盼307
二、非人化教育模式的今日困境及对科学的人化教育理论和课程研制方法论的呼唤313
第二节 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范式的基本原理317
一、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的教育学性标准317
二、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范式坐标系326
三、人化—整合课程研制方法论的本然特质: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334
四、人化—整合课程研制过程的设想337
五、普通学校课程形态、类别方法论框架的设想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