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预算会计实务全书 新规则 新模式 新方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预算会计实务全书 新规则 新模式 新方法 上
  • 朱小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九州图书出版社
  • ISBN:780114221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预算会计实务全书 新规则 新模式 新方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目录1

第一篇 预算会计基础知识1

第一章预算会计的概念和特点3

第一节预算会计概念及适用范围3

一、预算会计概念3

二、预算会计的适用范围3

第二节预算会计的特点4

一、出资者提供的资金不具有盈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5

二、有关财政资金的收支项目要适应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5

三、预算会计不进行盈亏核算,着重核算有关资金的收支结余6

四、政府会计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可实行权责发生制6

第二章我国预算会计的历史沿革7

第一节官厅会计7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官厅会计”7

二、封建社会宋王朝时期的官厅会计8

三、封建社会清王朝时期的官厅会计9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12

第二节政府会计12

二、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建立13

三、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13

四、特别会计14

五、旧中国的会计革新方向14

第三节预算会计15

一、预算会计的发展历程15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阶段16

第四节预算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17

一、重新划分预算会计体系18

二、改变了事业会计核算管理模式,提出准则管理18

三、确定了会计要素18

四、改革记账方法18

五、确定记账基础18

六、取消了按预算管理形式设计会计科目的做法19

七、改革预算外资金的核算要求19

八、改革会计报表19

一、预算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20

二、预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

第五节预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20

第三章新预算会计基本核算方法24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24

一、会计等式演变简图24

二、基本会计等式24

三、资产和负债(净资产)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5

四、收入和支出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7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和设置的意义30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0

第二节会计科目30

三、新制度中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32

四、会计科目的分类32

五、会计账户34

第三节借货记账法35

一、借贷记账法的定义及记账符号35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6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8

四、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41

一、原始凭证43

第四节会计凭证43

二、记账凭证46

三、总账科目汇总表的编制48

第五节会计账簿49

一、会计账薄的意义和作用49

二、会计账薄的种类和内容49

三、单位会计账簿的设置50

四、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53

六、错账的更正55

五、结账和对账55

七、账薄的更换与保管56

第六节会计核算处理程序57

一、账务处理程序及其要求57

二、账务处理程序种类57

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58

四、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59

五、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59

七、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61

六、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61

第一节预算会计机构的设置63

一、要符合国家对预算会计工作的要求63

二、要适应各级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工作的特点63

三、要在保证需要的前提下,力求节省会计工作的时间和费用63

第四章预算会计工作组织63

第二节预算会计人员及其职责64

一、参与拟订经济、业务计划和预算,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64

二、进行会计核算64

三、实行会计监督64

四、拟订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65

第三节预算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65

第四节会计交接和会计档案66

一、会计交接66

二、会计档案67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含义和特点71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含义71

第二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实务71

第一章综 述71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72

第二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适用范围和任务72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用的范围72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体系73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本任务73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作用74

一、反映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促进国家预算任务的圆满实现74

三、实行会计监督,促进增收节支75

二、妥善调度资金,保证预算资金按计划及时供应75

第四节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76

一、对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容76

二、作出了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规定76

三、将会计要素重新进行划分76

四、记账方法改为借贷记账法,并相应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76

五、改进了财政对事业行政包干经费的列支办法77

六、对事业行政经费取消了限额拨款办法77

七、会计报表有了新的变化77

三、合规性78

二、合法与有用性78

第二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78

一、真实性78

第一节会计原则78

四、全面性79

五、一致性79

六、及时性79

七、清晰性79

八、收付实现制79

九、限制性79

第二节会计要素80

一、资产80

二、负债80

三、净资产81

四、收入81

五、支出82

三、会计科目内容83

二、会计科目的使用要求83

第三节会计科目83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83

第四节会计凭证和会计账薄85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85

二、会计凭证的分类85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的账薄87

第一节财政性存款的核算88

一、新制度对财政性存款核算管理的改革88

第三章资产的核算88

二、财政性存款的内容及管理原则89

三、国库存款的核算89

四、“其他财政存款”的核算92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国库存款)的核算93

第二节有价证券的核算94

一、新制度对“有价证券”改革的内容95

二、“有价证券”管理与核算的要求95

三、“有价证券”的核算95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有价证券)的核算96

第三节在途款的核算97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在途款)的核算98

第四节暂付款的核算99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暂付)的核算100

第五节与下级往来的核算100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与下级往来)的核算102

第六节预拨经费的核算103

第七节基建拨款的核算104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经费拨款)的核算104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拨存建行款)的核算105

第八节财政周转金放款的核算106

一、财政周转金的概念106

二、财政周转金的管理原则106

三、财政周转金放款的概念与管理107

四、“财政周转金放款”的核算107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财政专项周转基金贷款)的核算108

二、借出财政周转金的核算109

一、借出财政周转金的概念109

第九节借出财政周转金的核算109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财政专项周转基金贷款”对下级财政部门部分)的核算110

第十节待处理财政周转金的核算110

第四章负债的核算112

第一节借入款的核算112

第二节与上级往来的核算113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与上级往来)的核算114

第三节暂存款的核算115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财政专项周转金)的核算116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暂存)的核算116

第四节借入财政周转金的核算116

第五章收入的核算118

第一节一般预算收入的核算118

一、一般预算收入的概念118

二、一般预算收入的分类118

三、一般预算收入如何在地方与中央之间划分120

四、组织一般预算收入的机构120

五、一般预算收入的缴库122

六、预算收入的报解124

七、乡镇财政对预算收入的列报125

八、一般预算收入的核算127

九、一般预算收入的退库与错误的更正128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收入)的核算131

第二节基金预算收入的核算133

一、基金预算收入的分类133

二、基金预算收入的缴库134

三、基金预算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134

四、“基金预算收入”的核算134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外收入)的核算135

第三节专用基金收入的核算136

第四节调拨收入的核算136

一、资金调拨收支的含义136

二、“补助收入”的核算137

三、上解收入的核算138

第五节财政周转金收入的核算139

四、调入资金的核算139

第六章支出的核算141

第一节一般预算支出的核算141

一、一般预算支出的内容141

二、一般预算支出列报标准的改革及办理支出的要求144

三、对做好一般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要求145

四、《预算经费请拔单》和《经费留用申请书》的格式145

五、一般预算支出的核算146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支出)的核算147

一、新制度对基金预算支出的要求148

第二节基金预算支出的核算148

二、基金预算支出的内容149

三、基金预算支出的核算149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外支出)的核算150

第三节专用基金支出的核算150

第四节调拨支出的核算151

一、补助支出的核算151

二、上解支出的解算152

三、调出资金的核算153

第五节财政周转金支出的核算154

第七章净资产的核算156

第一节各项结余的核算156

一、预算结余的核算156

二、基金预算结余的核算157

三、专用基金结余的核算158

第二节预算周转金的核算158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预算周转金)的核算159

第三节财政周转基金的核算159

附:原制度相关科目(财政专项周转金)的核算160

第八章会计报表161

第一节清理与结算161

一、《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年终清理的要求161

二、财政体制结算的内容161

第二节转账与结账162

一、转账业务种类162

二、结账的内容164

二、《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的变化165

一、《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编制的报表165

第三节会计报表的改革165

三、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要注意的问题166

第四节会计报表的编制166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66

二、预算执行情况表的编制167

三、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的编制168

四、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的编制169

六、决算的主要报表格式170

五、财政周转金变动情况表的编制170

第五节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审核汇总与分析202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审核与汇总202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分析203

第九章收入征解会计简介205

第一节收入征解会计的含义205

第二节国库会计206

一、国库会计科目206

二、国库会计账薄209

三、国库会计报表210

一、税收会计211

二、农业税征解会计211

第三节其他收入征解会计211

三、关税会计212

四、基本建设拨款会计213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原因217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217

第一章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综述217

第三篇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实务217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迫切性218

第二节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目的和成果219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目的219

二、改革的初步成果220

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对会计工作的新要求221

第三节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222

一、会计要素的变动222

二、事业单位会计等式与记账方法的变动223

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变动225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概述22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及特征228

第二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理论228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229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229

第二节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及体系230

二、事业单位会计采用“准则”加“制度”的模式231

三、事业单位会计体系231

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范的对象231

第三节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232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232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作用233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任务234

第四节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管理236

一、原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式236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改革237

三、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237

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238

一、基本目标239

第五节会计目标239

二、具体目标240

第六节会计假设241

一、会计假设的含义与内容241

二、会计主体前提242

三、持续经营前提242

四、会计分期前提243

五、货币计价前提243

六、合法性前提244

第七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般原则和附则244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确定的会计的一般原则245

二、附则247

第八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248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248

二、资产248

四、净资产250

五、收入250

三、负债250

六、支出251

第九节事业单位会计科目252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老科目及余额对照表252

二、事业单位(原全额单位)会计制度新老科目余额对照表254

三、事业单位(原差额单位)会计制度新老科目余额对照表256

四、事业单位(原自收自支单位)会计制度新老科目余额对照表258

一、资产的概念及特征260

第一节资产、流动资产概述260

第三章流动资产的核算260

二、引入“资产”概念的意义261

三、资产的主要内容262

四、事业单位资产与企业资产的区别262

五、流动资产的概念和内容263

第二节现金的核算263

一、现金的管理原则264

二、现金的内部控制264

三、现金的会计处理265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经费现金)的核算267

第三节银行存款的核算269

一、银行存款户的开立和管理270

二、银行转账结算的方式270

三、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277

四、事业单位汇兑损益的核算277

五、未达账项的处理278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经费存款)的核算279

第四节应收票据的核算282

一、应收票据的分类282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283

第五节应收账款的核算286

一、应收账款的计价286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287

第六节预付账款的核算288

第七节其他应收款的核算289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经费暂付)的核算290

一、存货的分类291

第八节存货的核算291

二、事业单位的存货管理292

三、材料的计价与核算294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含义298

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区分298

六、产成品的核算299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经费材料)的核算300

一、对外投资的概念及其分类303

二、对外投资应注意的问题303

第九节对外投资的核算303

三、对外投资的计价与核算304

第十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307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307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价的规定308

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308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和折旧309

五、固定资产的核算310

附:原制度中相关科目(固定资产)的核算313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和内容315

一、无形资产概述315

第十一节无形资产的核算315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317

四、无形资产的管理318

五、无形资产的核算318

第四章负债的核算323

第一节负债概述323

一、负债的概念及特点323

二、负债的分类324

三、负债的计价324

四、负债管理的要求325

第二节借入款项的核算325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借入款)的核算327

第三节应付票据的核算327

一、应付票据的含义327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328

一、应付账款概念及计价330

二、应付账款的核算330

第四节应付账款的核算330

第五节预收账款的核算332

附:原制度中相关科目(合同预收款)的核算333

第六节其他应付款的核算333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经费暂存)的核算334

第七节应缴预算款的核算335

一、应缴预算款的含义及内容335

二、应缴预算款的核算335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应缴预算收入)的核算336

第八节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337

第九节应缴税金的核算339

一、增值税339

二、消费税343

三、营业税345

四、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346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347

六、所得税347

七、教育费附加347

一、事业单位“大收入”的概念及其含义348

第五章收入的核算348

第一节收入概述348

二、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349

三、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收入核算管理的要求350

四、事业单位收入应划清的几个界限350

五、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351

第二节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352

一、办理经费拨款应遵循的原则352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拨入经费)的核算353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353

第三节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354

附:原制度中相应科目(调剂收入)的核算355

第四节拨入专款的核算355

附:原制度中相关科目(拨入专项基金)的核算356

第五节事业收入的核算356

一、事业收入的概念及管理356

二、事业收入的核算357

附:原制度相关科目(业务收入、抵支收入)的核算359

一、经营收入的概念及特征360

第六节经营收入的核算360

二、经营收入的核算361

第七节附属单位缴款的核算362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下级上缴收入)的核算363

第八节其他收入的核算363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其他收入)的核算364

第六章支出的核算365

第一节支出概述365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365

二、新旧制度支出分类的比较365

三、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要求367

第二节拨出经费的核算367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拨出经费)的核算368

第三节拨出专款的核算368

一、拨出专款的概念及来源368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369

第四节专款支出的核算370

一、专款支出核算的内容及使用原则370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拨出专项资金支出)的核算370

二、专项资金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要求371

附:原制度相关科目(专项资金支出)的核算372

第五节事业支出的核算373

一、事业支出的含义和内容373

二、事业支出的列支报销口径和原则375

三、账户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375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经费支出)的核算376

第六节经营支出的核算378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已销产品成本)的核算379

第七节成本费用的核算380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380

二、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的概念381

三、成本核算的作用381

四、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382

五、成本费用核算的有关事项384

六、各成本费用项目的归集与分配385

七、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产品之间的分配387

八、事业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388

九、成本核算业务390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产品成本)的核算392

第八节销售税金的核算393

第九节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394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395

第十一节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396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调剂支出)的核算396

第十节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核算396

第七章净资产的核算398

第一节净资产概述398

一、净资产的概念、性质和来源398

二、净资产的分类398

三、净资产的保全400

四、影响净资产变动的经济业务400

五、净资产的计价401

一、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402

第二节事业基金的核算402

二、对外投资的资产增值或减值对事业基金影响的核算403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事业储备周转金)的核算404

第三节 固定基金的核算405

一、固定基金及其核算要求405

二、固定基金增加的核算405

三、固定基金减少的核算406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固定资产基金)的核算407

二、设置专用基金的意义408

第四节专用基金的核算408

一、专用基金的概念和特点408

三、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和方法409

四、修购基金的提取和核算410

五、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和核算411

六、医疗基金的提取和核算413

七、住房基金的提取和核算414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专用基金收入)的核算414

第五节事业结余的核算415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结余)的核算416

一、经营结余的概念417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417

第六节经营结余的核算417

附:原制度相应科目(收益)的核算418

第七节结余分配的核算418

一、事业单位结余分配办法的新变化418

二、事业单位结余的分配419

三、“结余分配”科目的核算419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对使用者的作用421

第八章会计报表421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421

二、会计报表的分类422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422

第二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体系与汇总423

一、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体系423

二、会计报表的审核和汇总424

第三节年度报表编制的准备工作425

一、总账科目汇总表和明细账的设置425

三、事业单位年终如何结账426

二、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的内容426

第四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427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格式427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429

三、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注意事项431

第五节收入支出表432

一、收入支出表的具体内容432

二、编制收入支出总表应注意的问题433

一、事业支出明细表434

第六节其他报表434

二、经营支出明细表435

第七节合并报表与财务分析436

一、上级单位如何合并会计报表436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分析方法437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437

四、财务分析的内容438

五、财务分析报告439

二、事业单位清算的含义和要求440

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440

一、事业单位进行清算的意义440

第四篇行政单位会计445

第一章综 述445

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的概念和特点445

一、行政单位和行政单位会计445

二、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445

第二节行政单位会计的任务与工作组织446

一、行政单位会计的任务446

二、行政单位会计的工作组织447

第三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448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448

二、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448

第二章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450

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前提与一般原则450

一、基本前提450

二、一般原则451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452

第二节行政单位会计要素452

二、资产453

三、负债454

四、净资产454

五、收入455

六、支出455

一、会计科目及其设置的意义456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内容与变化456

第三节行政单位会计科目456

三、明细科目的设置457

四、账户及其结构457

第四节行政单位会计凭证458

一、会计凭证及其作用458

二、原始凭证459

三、记账凭证462

四、总账科目汇总表的编制464

一、会计账薄及其分类465

二、会计账薄的内容与格式465

第五节会计账簿465

三、账薄的设置与登记的要求467

四、结账和对账468

第三章资产的核算469

第一节资产概述469

一、资产的确认469

二、资产的计价469

三、资产的分类470

一、行政单位对现金的管理471

第二节现金的核算471

二、“现金”账户的设置472

三、现金的核算473

第三节银行存款的核算474

一、账户的设立与管理474

二、银行转账结算方式474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477

四、汇兑损益的核算478

五、未达账项的核对478

第四节有价证券的核算479

一、有价证券概述479

三、“有价证券”的核算480

二、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的规定480

第五节暂付款的核算481

第六节库存材料的核算483

一、材料概述483

二、库存材料核算的任务483

三、库存材料的数量和计价483

四、库存材料的核算486

第七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487

一、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分类487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与调整的规定487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488

四、固定资产的核算489

第四章负债的核算492

第一节行政单位负债概述492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应缴预算款核算的规定493

三、应缴预算款的核算493

一、应缴预算款概述493

第二节应缴预算款的核算493

第三节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494

一、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管理494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495

第四节暂存预的核算496

第五章收入的核算496

第一节拨入经费的核算496

一、收入概述496

二、经费领拨的原则496

三、“拨入经费”的核算498

第二节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499

一、预算外资金的内容与管理499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500

第三节其他收入的核算502

二、支出的管理503

一、支出的分类503

第六章支出的核算503

第一节支出概述503

三、支出的报销口径504

第二节经费支出的核算504

一、经费支出的内容504

二、经费支出的管理原则与核算口径505

三、经费支出的核算507

第三节拨出经费的核算509

第四节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510

第七章净资产的核算511

第一节 固定基金的核算511

一、固定基金的含义与来源511

二、固定基金的核算511

第二节结余的核算512

一、会计报表的作用514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514

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514

第八章会计报表514

第二节行政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515

一、年终清理515

二、年终结账516

第三节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517

一、编制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应注意的问题517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517

三、收入支出总表的编制519

四、支出明细表的编制520

五、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审核和汇总523

六、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分析524

第五篇 预算会计法律法规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529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的说明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541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通知550

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550

关于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577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581

财政部关于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586

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586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讨论稿)613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627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现行《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631

第六篇 财政总预算管理637

第一章财政总预算概论637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概述637

一、财政总预算的产生及其意义637

二、我国财政总预算的产生及发展639

三、财政总预算的概念640

四、我国财政总预算的概念641

五、财政总预算的一般性质与特征643

六、财政总预算的组成和分类645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的职能和作用647

一、我国财政总预算的职能647

二、财政总预算的作用647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管理的对象与任务650

一、财政总预算管理的概念650

二、财政总预算管理的内容与范围650

三、财政总预算的基本任务654

第四节财政总预算管理制度655

一、制定《预算法》和《实施条例》的必要性655

二、制定《预算法》和《实施条例》的原则655

三、贯彻《预算法》和《实施条例》需要做的几项工作657

一、财政总预算收支分类的涵义659

二、建立预算收支科目的意义659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收支分类概述659

第二章财政总预算收支分类659

三、预算收支科目设置的原则660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收入的分类及其内容661

一、财政总预算收入及其分类方法661

二、财政总预算收入分类的内容663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支出的分类及其内容673

一、财政总预算支出及其分类方法673

二、财政总预算支出分类的内容674

第三章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679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概述679

一、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679

二、建立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679

三、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682

四、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683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收支的划分685

二、预算收支划分的依据686

一、执行预算收支划分的原则686

三、预算收支划分的方法687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688

一、建国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689

二、“一五”时期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体制689

三、“大跃进”时期,下放财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制690

四、60年代调整时期,实行比较集中的管理体制690

五、“十年动乱”时期,预算管理体制变动频繁691

六、新时期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691

第四节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697

一、对我国以前财政总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697

二、实行分税制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698

三、我国现行分税制概述700

四、我国现行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701

五、我国现行分税制的具体内容702

六、实行分税制的配套改革和其他政策措施704

第一节编制财政总预算的原则709

一、编制财政总预算应遵守的原则709

第四章财政总预算的编制审查和批准709

二、编制财政总预算的形式应遵守的原则712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编制的依据及其准备工作713

一、财政总预算编制的依据713

二、财政总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715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718

一、基数法719

二、系数法719

五、综合法720

四、定额法720

第四节财政总预算的组织形成720

三、比例法720

一、复式预算简介721

二、复式预算在我国的实践722

三、实行复式预算的配套措施724

第五节财政总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725

一、财政总预算的编制程序725

二、财政总预算的编制方法726

第六节财政总预算的审查和批准727

一、财政部对中央各部门单位预算草案和地方总预算的审查727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总预算的审查和批准728

第五章财政总预算执行及调整729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执行概述729

一、财政总预算执行的意义729

二、财政总预算执行的机构730

三、财政总预算执行的任务731

四、国家金库简介732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收入的执行734

一、预算收入执行的基本要求734

二、税收征收管理735

三、财政总预算收入的缴库737

四、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744

五、预算收入的退库747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支出的执行750

一、财政总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任务750

二、财政总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要求751

三、财政总预算拨款的原则751

四、财政总预算拨款的办法752

五、预备费的动用755

第四节财政总预算执行中的调整756

二、预算支出科目的流用757

三、预算的划转757

一、动用预备费757

一、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意义758

二、财政总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要求和基本做法758

第五节财政总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分析758

三、财政总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内容759

四、财政总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方法和形式760

五、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62

一、财政总决算的概念及意义763

第一节财政总决算的组成和分类763

二、财政总决算的组成763

第六章财政总决算763

第二节财政总决算编制的准备工作764

一、做好年终清理工作764

三、财政总决算的分类764

第三节财政总决算的编制、审查和批准765

三、制定年终结算办法765

一、编制财政总决算的基本原则765

二、制定财政总决算编报办法765

二、财政总决算的编报程序766

三、财政总决算的审查767

四、财政总决算的批准768

一、财政总预算、决算监督概述769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决算监督的内容和特点769

二、财政总预算、决算监督的意义和任务769

第七章财政总预算、决算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769

三、财政总预算、决算监督的方式770

四、预算、决算监督的方法771

一、财政总预算法律责任的涵义772

二、财政总预算法律责任772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的法律责任772

三、财政总预算违法行为的处理773

第一节《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的背景和改革内容777

第一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777

一、改革的背景777

第七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777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中的地位778

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结构和主要改革内容779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781

二、事业单位财务的概念781

第二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781

第三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简介782

一、财务目标的概念782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782

二、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783

第四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784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784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785

第五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786

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786

三、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87

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787

二、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787

第六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和作用789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789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791

二、事业单位预算的内容792

一、事业单位预算的概念792

三、事业单位预算的分类792

第一节事业单位预算的概述792

第二章事业单位预算管理792

五、事业单位预算的形式793

六、新旧预算制度的比较793

四、事业单位预算的作用793

第二节预算管理的办法794

一、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规定794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795

七、我国现行分税制改革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795

第三节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798

一、编制预算的原则798

二、编制预算的要求799

三、编制预算的准备799

四、编制预算的方法800

第四节预算编制的审批程序和执行过程801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审批801

二、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802

三、事业单位预算的调整803

第五节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804

一、财务收支计划的概念804

二、财务收支计划编制的原则804

三、财务收支计划编制的方法805

第三章事业单位收入管理807

第一节收入的概念及其分类807

一、收入的概念807

二、收入的分类808

第二节收入管理811

一、收入管理的要求811

二、事业单位收入的管理812

第四章事业单位支出管理816

第一节事业单位支出的概念及其分类816

一、事业单位支出的概念816

二、事业单位支出的分类816

三、新旧制度支出分类的比较817

一、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要求818

第二节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内容818

四、对支出分类进行调整的意义818

二、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内容819

第三节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管理826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826

二、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的管理要求827

第四节事业单位专项拨款支出管理827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827

二、事业单位专项拨款支出的管理828

第五章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829

第一节事业单位结余的概念和内容829

第二节事业单位结余的分配829

一、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要求829

二、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办法829

三、新旧制度事业单位结余分配办法的比较830

第六章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管理831

第一节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概述831

一、专用基金的概念831

二、专用基金的主要内容831

三、专用基金的特点831

四、事业单位设置专用基金的意义831

第二节专用基金管理的原则和方法833

一、专用基金管理的原则833

二、专用基金管理的方法834

第三节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834

一、专用基金管理要求834

二、专用基金的具体管理835

一、资产的概念和意义839

第七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839

第一节事业单位资产的概述839

二、资产的主要内容841

第二节流动资产的管理842

一、流动资产的概念842

二、现金及各种存款的管理842

三、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的管理843

四、存货管理844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管理845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845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846

三、固定资产的增加846

四、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847

五、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848

六、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848

第四节无形资产管理849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内容849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850

四、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求851

五、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851

三、无形资产的转让和取得851

第五节对外投资管理852

一、对外投资的概念和内容852

二、对外投资的分类852

三、对外投资的管理要求852

四、对外投资应注意的几点要求853

一、负债的概念854

二、负债的内容854

第八章事业单位负债管理854

第一节负债的概念和内容854

第二节事业单位负债的管理855

一、事业单位负债管理的要求855

二、事业单位负债的管理855

二、事业单位清算的特点858

一、事业单位清算的概念858

第一节事业单位清算的概念和特点858

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管理858

第二节事业单位清算过程859

一、事业单位进行清算的意义859

二、事业单位进行清算的过程860

第十章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863

第一节事业单位财务报告863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863

二、财务报告主要内容863

三、财务报告的特点864

四、财务报告的作用865

五、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865

六、年度财务报告的编报和审批866

第二节事业单位财务分析867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867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867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867

四、财务分析的形式869

五、财务分析的方法870

六、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872

七、财务分析报告874

第十一章事业单位财务监督875

第一节财务监督的概念和作用875

一、财务监督的概念875

二、财务监督的作用875

第二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原则和方法876

一、财务监督的原则876

二、财务监督的方法876

第三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内容877

一、对单位预算(财务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进行的监督877

二、对收入的监督877

三、对支出的监督878

四、对资金的监督879

二、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的内容881

一、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的概念881

三、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881

第一节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881

第十二章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881

四、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原则884

五、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方法884

六、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编报审批程序和执行885

第二节农业事业单位收入管理886

一、农业事业单位收入的概念886

二、农业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887

三、农业事业单位收入管理的要求889

第三节农业事业单位支出管理890

一、农业事业单位支出的概念890

二、农业事业单位支出的分类890

三、农业事业单位支出的管理894

第四节农业事业单位成本管理896

一、农业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内容896

二、农业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897

三、农业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要求899

四、农业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意义及作用900

第五节农业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901

一、农业事业单位结余的概念和内容901

二、农业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办法901

三、新旧制度农业事业单位结余及分配办法的比较901

四、农业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意义和要求902

第六节农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管理902

一、农业事业单位设置专用基金的意义903

二、农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概念和特点905

三、农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管理原则、任务和方法906

四、农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907

第七节农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910

一、农业事业单位资产的概念和内容910

二、农业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的管理912

三、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917

四、农业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管理920

五、农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管理921

六、农业事业单位林木资产的管理922

一、农业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923

第八节农业事业单位负债的管理923

二、农业事业单位负债管理的要求924

第九节农业事业单位清算924

一、农业事业单位清算的含义924

二、农业事业单位清算的要求925

第十节农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926

一、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926

二、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929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941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含义941

第八篇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941

第一节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941

第一章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概述941

第二节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形式和任务942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形式942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943

第三节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及工作组织945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945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组织947

第二章行政单位预算管理950

第一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概述950

一、行政单位预算的概念及分类950

二、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950

三、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形式950

四、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构成951

第二节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953

一、行政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953

二、行政单位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953

三、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程序、方法和步骤955

第三节行政单位预算的审批、执行和调整960

一、行政单位预算的报送和审批960

二、行政单位预算的执行961

三、行政单位预算的调整962

第三章行政单位收入管理964

第一节行政单位收入管理的概述964

一、行政单位收入管理的概念及内容964

二、行政单位收入管理的意义965

三、行政单位收入管理的要求965

一、财政预算拨款收入的管理966

第二节行政单位收入管理966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967

三、其他合法收入的管理969

第四章行政单位支出管理971

第一节行政单位支出概述971

一、行政单位支出的概念971

二、行政单位支出的内容971

三、行政单位支出的分类976

二、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的要求977

第二节行政单位支出的管理977

一、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的原则977

第五章行政单位资产管理979

第一节行政单位资产概述979

一、行政单位资产的概念979

二、行政单位资产的内容979

第二节行政单位资产的管理980

一、行政单位流动资产的管理980

二、行政单位有价证券的管理985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986

第六章行政单位负债管理989

第一节行政单位负债概述989

一、行政单位负债的概念989

二、行政单位负债的内容989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管理990

三、暂存款的管理990

一、应缴预算款的管理990

第二节行政单位负债管理的内容990

第七章行政单位净资产管理991

第一节行政单位净资产概述991

一、净资产的概念991

二、净资产的内容991

第二节行政单位净资产的管理991

一、固定基金的管理991

二、结余的管理991

二、清算前的准备工作992

一、行政单位清算的概念992

第一节行政单位清算前的准备工作992

第八章行政单位清算管理992

第二节行政单位发生划转撤并前的账务处理993

一、划转、合并的行政单位如何进行账务处理993

二、撤销的行政单位如何进行账务处理993

第九章行政单位决算和财务分析994

第一节行政单位决算994

一、行政单位决算的概念和意义994

二、行政单位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和准备工作994

三、行政单位决算的编制方法997

四、行政单位决算的审查和批准1002

第二节行政单位财务分析1003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和意义1003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1003

三、财务分析的目的1004

四、财务分析的要求1005

五、财务分析的方法1006

二、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原则1007

一、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目的1007

第一节行政单位财务监督概述1007

第十章行政单位财务监督1007

三、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内容1008

第二节行政单位内部稽核制度与审计1009

一、财务岗位责任制1009

二、建立内部牵制制度1009

三、建立内部稽核制度1009

四、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预算收支科目1013

第九篇 预算会计相关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013

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1112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11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1118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1124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1132

财政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1137

财政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1144

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1151

财政部关于制发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1156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1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165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察暂行办法1169

审计署关于加强预算单位银行开户审计监督工作的通知1171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1172

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财政部门预算外资金和清理规范其账户有关问题的通知1176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放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1178

总会计师条例1179

会计人员工作规则1182

地方财政周转金会计制度(试行)1189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做好乡(镇)国库工作的通知1197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文教行政周转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205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1996年普通高等院校收取学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209

国家教委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1211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通知1212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调整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活费标准的通知1213

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出国教师工资及有关生活待遇规定》的通知1213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颁发《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1218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发《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1220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中央企事业单位交纳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问题的通知1223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224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健全中小学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1230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印发《扫盲工作先进地区奖励办法》的通知1231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编制教育经费年度计划的通知1233

财政部关于印发《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1242

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中央义务教育专款(增量部分)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1252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收费标准的通知125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1255

财政部关于印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257

国家体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1260

财政部、国家体委关于印发《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预算定额补助办法》的通知1265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费支出管理办法》1266

国家科委、财政部关于印发《科技周转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268

财政部关于中央单位国有住房出售收入解缴和使用问题的通知127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国有住房出售收人管理意见的通知127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意见的通知1273

财政部关于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级行政费考核办法》的通知1275

财政部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经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1278

财政部关于1995年国家工作人员晋升工资后有关账务处理的通知1280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指标挂钩暂行办法》的通知1281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给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适当补贴的通知1286

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办法的通知1287

财政部关于中央级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经费实行归口管理的通知1289

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292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后勤经费预算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299

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通知1301

财政部关于下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际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1305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关于加强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评估、验资工作的通知1308

财政部关于财政周转金整顿阶段工作的通知1309

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周转金清理整顿工作的补充通知1310

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性收费收入实行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312

财政部、审计署察部关于清理登记各种基金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1315

财政部关于严禁截留坐支挪用和拖欠应缴行政性收费收入的通知1316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察暂行办法1318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对中央财政专项支出资金实施监督的暂行办法》的通知1320

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1323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1326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调整出入境证件收费标准的复函1328

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颁发《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330

财政部关于下发《沿海和内陆边境水域渔业执法人员制服供应办法》、《内陆水域渔业执法人员制服供应办法》的通知1335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1340

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342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调整烟草专卖许可证收费标准的通知1344

广播电影电视部、财政部关于重新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345

国家科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仪器设备更新专项资金管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1349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1351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不准汇总更正预算收入入库数字的通知1355

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发给公安机关做出特殊贡献的牺牲病故人民警察家属特别抚恤金的通知1356

国家安全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发给国家安全机关做出特殊贡献的牺牲病故人民警察家属特别抚恤金的通知1357

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诉讼费用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1358

公安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人民警察着装范围和供应标准的规定(试行)》的通知1361

公安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看守所经费开支范围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136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