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技术史
  • 李少白主编 著
  • 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ISBN:2255·003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上古时期的科学技术9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起源9

打制石器和火的使用9

从中石器到新石器11

其它原始技术的发明13

原始宗教的产生和科学的孕育17

第二节 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科学技术19

河流文明的出现19

铁器的使用21

文字的发明23

最早出现的科学--天文学和数学25

医学29

建筑和其它工艺技术31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33

从元素说到原子论34

毕达哥拉斯学派37

亚里士多德40

从雅典到希腊化时期的技术发明42

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45

天文学和地理学48

生物学和医学52

罗马时代和科学的衰落56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59

从青铜到铁器60

农业和水利62

发达的手工业技术65

诸子百家争鸣与科学的发展67

天文学和数学71

医药学75

第二章 中古时期的科学和技术77

第一节 中国秦汉至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77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社会特点77

天文学79

数学83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学理论的发展86

医药学90

四大发明和其它技术的高度发展95

中外科技交流99

第二节 阿拉伯的科学和技术101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101

天文学和数学的突出成就103

医学成就104

炼金术对古代化学的促进105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106

欧洲封建社会的特征106

农业和其它技术的发展107

欧洲的学术复兴和经院哲学的衰落110

罗吉尔·培根113

对西欧中世纪科技发展原因的分析114

第三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17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17

地理大发现与资本主义崛起117

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120

早期科学中心的形成123

第二节 天文学的革命125

哥白尼的日心说125

日心说的最终确立及其革命意义128

近代科学方法的产生130

牛顿力学的背景及其先驱者133

第三节 经典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133

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135

牛顿哲学思想分析140

力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44

第四节 牛顿时代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147

变量数学的产生147

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150

化学、医学和生物学152

近代早期的技术155

资产阶级与近代自然科学158

第一节 蒸汽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62

蒸汽技术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162

第四章 蒸汽技术与第一次动力革命162

第一批工作机165

纽可门蒸汽机168

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170

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172

第二节 蒸汽时代的技术跃进175

机器制造业的兴盛175

煤铁工业的诞生178

蓬勃发展的运输技术181

第三节 第一次动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184

热力学基本定律的确立184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0

热力学与哲学195

第一次动力革命的社会意义198

静电学、静磁学的早期发展202

第一节 静电理论的建立202

第五章 电磁理论的建立与第二次动力革命202

静电学理论体系的建立206

第二节 对电磁关系的新认识209

稳恒电流的获得和欧姆定律209

奥斯特的发现213

法拉第的伟大成就216

麦克斯韦的杰出贡献220

第三节 电力技术的发展225

电机的发展225

发电站的建立和电力传输技术的发展229

电力的应用导致了第二次动力革命234

电的其它应用236

第一节 近代数学的理论成就245

数学分析时代的到来245

第六章 十八、十九世纪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245

近世代数的发展251

非欧几何的建立255

第二节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和应用257

燃素说与氧化说257

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261

化学工业的兴起265

有机化学与近代医学267

第三节 产业时代其它技术的发展270

近代建筑的发轫270

内燃机的出现276

汽车的诞生279

第四节 新自然观的产生282

康德、拉普拉斯的天体演化理论283

赖尔和他的《地质学原理》285

胚胎学与细胞学289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9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295

第七章 中国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298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299

在某些科技领域里继续领先299

西方近代科学开始传入中国303

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新发展306

第二节 中国科学技术开始落后309

乾隆以后的社会变化309

科学技术开始落后的表现311

鸦片战争后中国科技复兴的痛苦斗争313

第三节 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319

小农经济的长期阻碍319

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束缚321

理论与经验的脱节322

封建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323

第八章 物理学的革命326

第一节 相对论的提出327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327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330

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335

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341

第二节 量子物理学的建立347

普朗克量子假设的提出347

爱因斯坦和玻尔对量子论的贡献351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356

量子力学的建立及对其它科学的影响360

第三节 对物质结构层次的新认识369

原子的构造369

核模型和核力理论372

基本粒子的结构和夸克模型380

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仍在深化中393

第九章 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397

第一节 现代化学的发展397

物理学革命带来了化学理论的变革397

仪器分析方法的产生及其迅速发展403

高分子化学与合成化学的发展407

第二节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411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与遗传学的发展412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417

生命起源的探索428

生物结构理论的发展432

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435

天体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439

第一节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439

第十章 现代天文学、地学和数学的发展439

观测手段的巨大进步443

现代宇宙学的诞生与发展446

第二节 现代地学的发展448

槽台说的提出448

大地构造学的发展450

发展中的地质力学455

第三节 现代数学的发展460

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460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理论465

概率论和模糊数学468

应用数学的发展472

第十一章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现代技术革命476

三极管的产生与电子技术的突破477

第一节 电子技术的发展477

开发短波区段478

超短波和微波技术的发展481

晶体管的诞生与电子技术的新发展485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487

早期的计算机488

电子计算机产生的科学技术基础490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492

冯·诺伊曼计算机495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497

影响计算机发展的内部因素及一代机的发展497

二代机的发展与程序系统的建立500

三代机的发展与外部设备的变革502

四代机的产生与系统结构的突破506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509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技术革命514

电子计算机导致信息时代的到来515

智能机引起机器革命517

实时自动控制改变了人与机器在系统中的地位519

电子计算机产生的社会影响521

第十二章 空间与遥感技术的发展524

第一节 航空与火箭技术525

飞机的诞生525

从活塞式到喷气式528

现代火箭技术534

第二节 空间技术的发展538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538

人类遨游太空543

阿波罗登月计划547

飞往其它行星550

空间站与航天飞机554

第三节 遥感技术的发展558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早期遥感技术的发展559

空间遥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561

空间遥感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565

第十三章 能源、材料和控制技术的发展568

第一节 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568

打开核能宝库的大门569

原子反应堆和原子弹的产生572

核电站的迅速建立575

核能技术的新进展578

第二节 其它能源的开发581

利用化石燃料的新途径581

对太阳能和其它无污染能源的充分利用585

大储量氢能的研究589

第三节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593

当今材料世界593

金属材料595

无机非金属材料598

有机高分子材料600

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605

第四节 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607

控制论产生的思想根源及科学技术基础607

经典控制论的产生609

现代控制论及其发展612

结束语615

主要参考文献619

编后记6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