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融贯神学与儒家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融贯神学与儒家思想](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461581.jpg)
- 何世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187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神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融贯神学与儒家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 绪论1
不同的态度与立场2
基督教的特质4
本书持守的态度5
非常重要之点6
对儒家思想的态度7
二 儒家思想的根源9
儒家有神论的思想产生于孔孟之前9
主宰之天与耶和华上帝11
三类启示13
有宗教思想而无宗教组织15
三 宗教思想之转化与异化15
以天子为天之代表16
人伦道德首重忠君18
忠君以外又须孝亲19
以祭祖代祭天20
宗法与封建制度21
中国文化之根源所在22
去芜存菁之道24
四 孔孟思想之根源26
儒家思想与五经之关系26
孔子是有神论者28
孟子本人亦是有神论者30
孔孟均未教人信天31
原因所在33
五 上帝启示与儒家思想36
孔孟思想乃来自一般启示36
自然之生与孔子之仁38
孟子思想亦来自一般启示40
仁之与人乃两不可分41
六 仁之成因及其基础44
孝道乃仁道之本44
孟子所言之孝道46
忠君亦为孝道主要精神之一48
尚义在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51
七 仁与忠孝外尚有其他诸德51
义乃事之宜52
孟子对义之阐释53
八 仁义以外儒家亦非常重礼56
由自然来之启示56
必也正名乎58
礼之目的仍在于仁60
九 重智亦为儒学思想的主要德目63
求知之目的乃在于智63
孔子本人非常好学又鼓励人向学65
学与知及知与行之间的关系67
十 仁义礼智外更当重信70
信之本义70
文与质必须并重72
孟子亦看重信之一德73
《中庸》的主要思想75
十一 儒家的终极理想77
儒家的两大理想77
天人合一的观念乃远从上古而来78
《孟子》与《中庸》将天人合一的观念推进了一步80
由泛神到无神的主要关键81
十二 治国平天下也是儒家理想之一83
《大学》之道83
《大学》中之八目86
只言人道未言天道与物道87
立身之本与立国之基89
十三 儒家思想之统体观89
孔孟思想乃忠孝精神之延续91
菁华糟粕混在一起92
祸国殃民之例证94
忠孝精神不能推翻96
徬徨歧路莫知所从97
十四 中国文化之出路99
要把中国文化从根救起99
中国文化之真正根源100
两大问题必须澄清101
十五 基督教信仰乃既爱神又爱人104
基督教信仰与忠君孝亲的关系104
以基督之道一以贯之106
儒家之仁与基督之爱108
基督教的平等之爱110
基督教的自由之爱113
真自由之所在115
自力求义与因信称义116
礼之理念应以上帝为主119
十六 基督教对智的看法122
智不限于知人122
由知神而知人123
知神与知人外更要知物124
信心乃神与人彼此沟通的桥梁126
十七 基督教非常注重信心126
信心之四层面128
十八 基督教与儒家思想之终极理想131
儒家天人合一遗留下来的问题131
真正天人合一的途径133
十九 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另一终极理想136
从基督教看《大学》之三纲136
三纲后之八目与天国降临138
从基督教看《大学》中之八目140
二十 结论144
本书目的144
研究的路向146
最后的希望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