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遗传传育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华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达室研究所,广东农林学院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349
- 出版时间:1976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遗传传育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9
第一章 遗传、变异和环境9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9
第二节 遗传和环境11
第三节 变异15
第四节 遗传、变异和选择16
第二章 遗传育种的细胞学与植物学基础20
第一节 细胞的构成20
第二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22
第三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染色体组型25
第四节 减数分裂30
第五节 雌雄配子发生的过程34
第六节 授粉与受精36
第七节 无融合生殖38
第八节 植物的生命周期39
第一节 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42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42
第二节 遗传因子的独立分配(自由组合)定律47
第三节 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51
第四节 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52
第五节 基因的作用和性状的关系56
第四章 连锁遗传59
第一节 连锁遗传现象59
第二节 连锁及交换的遗传机制61
第三节 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65
第四节 连锁遗传的应用75
第五章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77
第一节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77
第二节 染色体的数量变异86
第六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10
第一节 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10
第二节 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12
第三节 DNA的化学结构与复制117
第四节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127
第五节 DNA与遗传密码135
第六节 基因的概念和基因作用的调节138
第七章 突变144
第一节 突变的概念和作用144
第二节 突变的频率145
第三节 性细胞突变与体细胞突变146
第四节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147
第五节 易变基因与增变基因151
第六节 突变的测定方法151
第七节 突变的分子基础153
第八章 数量性状遗传160
第一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160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多因子假说160
第三节 影响数量性状遗传基因数目的估计163
第四节 基因的作用165
第五节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互关系166
第六节 自交和选择168
第七节 遗传力172
第一节 质体的遗传186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186
第二节 细胞质对育性的影响189
第三节 远缘杂种中的细胞质遗传现象191
第四节 低等植物中的细胞质遗传193
第五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196
下篇 植物育种202
第十章 植物的引种202
第一节 植物引种的意义与成果202
第二节 植物引种的理论203
第三节 引种的原则214
第四节 引种的方法221
第十一章 选择育种法225
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225
第二节 植物品种群体的分析226
第三节 选择单株的标准227
第四节 系统选育(单株选择)229
第五节 混合选择238
第六节 提高选择效果应注意的问题239
第一节 亲本选配的原则242
第十二章 有性杂交育种242
第二节 杂交技术244
第三节 杂交方式248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处理253
第五节 杂交育种程序265
第六节 品种区域试验268
第七节 加速育种过程的途径270
第十三章 远缘杂交育种法279
第一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279
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可交配性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281
第三节 远缘杂种夭亡、不孕及其克服方法285
第四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297
第五节 远缘杂交在植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300
第十四章 植物的杂种优势302
第一节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简史302
第二节 杂种优势形成原因的探讨303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生理代谢特点306
第四节 杂种一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显、隐性表现308
第五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319
第六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其他一些方法331
第四节 提高诱发突变频率334
第二节 辐射育种334
第七节 植物杂种优势今后研究方向334
第五节 诱变材料的选择336
第一节 研究概况337
第十五章 雄性不育的理论与应用337
第六节 诱变育种后代的选育337
第七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诱变育种339
第二节 雄性不育的特征和遗传339
第三节 获得雄性不育系的方法342
第四节 雄性不育性的保持345
第七节 讨论和展望347
第五节 雄性可育性的恢复349
第六节 雄性不育系的利用352
第十六章 诱变育种363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意义363
第三节 化学诱变373
第八节 突变在植物育种中的利用途径391
第九节 诱变育种的前景392
第十七章 单倍体与多倍体395
第一节 单倍体395
第二节 多倍体436
第十八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463
第一节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特点463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芽变463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467
第四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杂交育种469
第五节 植物的细胞杂交477
第十九章 抗病育种480
第一节 抗病育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480
第二节 抗病性的本质482
第三节 病原物的生理分化及其毒性变异483
第四节 寄主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遗传494
第五节 抗病育种的途径和方法500
第六节 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探讨512
第二十章 良种繁育522
第一节 良种繁育的方针与任务522
第二节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525
第三节 良种繁育的体系和程序532
第四节 良种繁育的农业技术要点536
第五节 种子的贮藏管理540
第六节 种子检验542
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目的与要求552
第二十一章 植物育种的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552
第二节 提高田间试验准确性的途径554
第三节 田间试验技术558
第四节 试验计划的编制、田间区划与栽培管理562
第五节 田间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568
附表Ⅰ 随机数字表592
附表Ⅱ t值表594
附表Ⅲ x2值表595
附表Ⅳ F值表596
附表Ⅴ Q值表599
附表Ⅵ 相关系数(r)显著性测验表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