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洋 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度洋 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
  • (美)A·J·科特雷尔 R·M·伯勒尔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3171·234
  • 出版时间:1976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洋 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1

引言(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4

第一编:印度洋的过去和现在17

第一章 印度洋上均势的变迁(奥古斯特·图森)17

第二章 自然资源之政治和经济(查尔斯·伊萨威)32

石油32

中东内部的关系35

印度洋地区内部的关系37

全球关系37

矿产40

附表目录42

一 一九六七年世界和印度洋地区部分金属的产量42

制造业43

二 一九六七年世界和印度洋地区部分工业制造品的产量45

农业和渔业49

三 一九六七年世界和印度洋地区部分农产品的产量50

海洋货运57

第三章 国际贸易和商业关系(基思·特雷斯)57

贸易航线59

国际航线59

苏伊士运河和好望角航线60

四 从印度洋港口经苏伊士运河和好望角到伦敦的路程61

五 一九六七年世界航运的分布66

七 一九六五年英国船只装运的英国货物的比例67

六 一九六七年世界海运分布摘要67

国际石油运输68

八 一九六五年地区内部石油运输70

九 一九六五年油船使用情况:世界远洋船队在主要航道上的估计比例71

十 以船只级别计算的苏伊士运河运输量72

印度洋国家之间的贸易75

海运组织77

十一 一九六七年印度洋沿岸国之间及印度洋沿岸国和英国美国苏联的贸易额78

航空运输85

结束语86

第四章 地理政治学和军事战略潜力(T·B·米勒)90

海军力量的使用92

战略目的96

结束语105

小引(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111

第二编:西北门户111

第五章 印度洋:伊朗的估价(R·M·伯勒尔)115

第六章 波斯湾和印度洋(R·M·伯勒尔)132

国家和人民145

背景145

第七章 阿拉伯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肯尼迪·特里瓦斯基士爵士)145

现代史148

从地理政治学的角度看阿拉伯半岛160

阿拉伯半岛及其前途163

第八章 红海与苏伊士运河(J·F·坎贝尔)172

苏伊士:其利害关系何在?173

红海国家:有何共同之处177

十二 红海国家(一九七0年)180

红海的地理经济181

十三 对于红海国家的经济援助182

十四 红海国家的对外贸易183

军事力量对比186

十五 红海沿岸的武装力量(一九七0——一九七一年)188

厄立特里亚191

冲突地点191

吉布提194

苏联和美国197

历史背景205

第九章 非洲之角和权力的角逐(A·A·卡斯塔格诺)205

社会政治基础208

地理政治的环境208

经济状况209

运输系统210

防御能力213

背景214

国际政治214

索马里外交政策215

埃塞俄比亚和非洲国家220

附录:大国和中等国家222

结束语226

第十章 埃塞俄比亚和印度洋(梅斯芬·沃尔德-玛丽安姆)237

伊斯兰教238

政治方针242

东西方大国集团244

寻求一项体面的政策248

第三编:东印度洋259

小引(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259

第十一章 印度洋:澳大利亚的估价(科拉尔·贝尔)263

第十二章 印度尼西亚对印度洋未来的展望(盖伊·J·派克尔)283

第十三章 南亚和印度洋(诺曼·D·帕尔默)303

一个不为人重视的海洋303

英国霸权303

印度和海洋防务304

巴基斯坦:保护 海上航道306

锡兰*:具有海洋意识而无海洋政策307

马尔代夫群岛和甘岛307

从忽视到关注308

南亚的首要问题309

内部问题和地区内部的紧张局势309

南亚和大国310

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312

和平区313

共同的利益和态度313

反对外国基地315

迪戈加西亚岛的“设施”316

在南亚的外国基地?317

印度日益发展的海军318

结束语:南亚的观点321

殖民统治的遗产329

第十四章 印度——巴基斯坦冲突(约翰·M·斯蒂夫斯)329

以宗教为基础的国家的危险331

国内外政策的影响332

美国政策:一个不合逻辑、自相矛盾的谜333

现在的孟加拉334

未来的面貌336

小引(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341

第四编:西印度洋341

印度洋对南非的重要意义344

经济因素344

十六 南非深海港口吞吐的总吨位和在洛伦索-马贵斯港口吞吐的南非货物347

十七 一九七0年三月三十一日为止的一个季度期间在南非各港口停靠的船只348

十八 一九四七——一九六九年南非进出口商品和国内总产值之间的关系348

十九 南非贸易总额(按洲和最重要国家统计)351

政治和军事因素353

南非在国际上的重要性360

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重要性362

在非洲南部所起的作用365

结束语368

第十六章 非洲南部和印度洋(拉里·W·鲍曼)372

白人在非洲南部的政治策略373

印度洋的事态发展和黑非洲的南部地区378

西方国家在印度洋和非洲南部地区的安全问题382

结束语386

第十七章 印度洋西部岛屿的新阶段(菲利普·M·艾伦)390

二十 印度洋西部诸岛393

依赖关系的各种矛盾395

维护印度洋的和平397

又一个阶段:新的强国角逐和新的利害关系400

岛国的自决:少许的选择自由406

问题重重的前景419

小引(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425

第五编:大国的利益及其政策425

第十八章 对苏联闯入印度洋的分析(奥莱斯·M·斯莫兰斯基)429

军事上的原因:国际和国内因素430

政治上的原因441

非军事的战略因素444

结束语449

第十九章 美国和印度洋的利害关系(霍华德·里金斯)454

特点456

印度洋概况456

美国的直接利益458

一个实质上的权力真空地带461

少量的美国驻军461

初步的结论463

中立的印度洋463

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464

其他因素465

苏联海军的进驻465

一些主要的因素465

苏联的一大野心?467

对弱国的政治威胁468

驻扎少量对立的海军470

欧洲、日本和澳洲的担心471

在今后的威慑战略上印度洋可能具有的作用474

政治上的利益和威慑方面的利益相权衡475

在世界力量对比上所产生的影响475

共同升级问题477

一个无核的印度洋478

结束语479

结束语479

主要大国近来的动态483

第二十章 印度洋现状(法眼晋作)483

苏联483

联合王国和澳大利亚485

美国485

印度洋的周围地区486

波斯湾地区486

红海地区486

印度次大陆487

东南亚488

制海权和航运安全的意义489

制海权意义的变化489

制海权的新概念490

对航运的威胁492

比较弱小的海军所起的作用492

沿岸国家的责任和海军基地493

印度洋对于日本的重要性494

大国的责任498

国际合作499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作为印度洋的一个海军大国(安格斯·M·弗雷泽)501

中东505

非洲508

东部区域511

中国风格513

结果与前景515

第二十二章 英国在印度洋的政策(劳伦斯·W·马丁)520

第二十三章 西欧与印度洋(雅克·弗雷蒙)537

二十一 一九六八年度西欧向印度洋沿岸国家输出的公共资金总额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