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437897.jpg)
- 《论文集》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1314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在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代序) 卢荣景1
在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陈培森8
在安徽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马长炎12
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 刘传增19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卓爱平27
略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郭文启34
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徐光寿40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觉醒在学术文化层面的历史动向 李健锋 吴张祥47
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现实意义 查日明54
毛泽东的科学预见:持久抗战中国必胜 郗延红6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军事哲学上的重大贡献 唐建三 陈传杰6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伦理思想初探 曹世华74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张奇才 施昌旺81
浅论抗战时期毛泽东党建理论 张正安88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邢和明99
抗日战争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刘以顺99
邓小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探要 邸乘光107
论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对干部工作的理论贡献 陆文培11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创造 李正图12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许朝成128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陈 煜136
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成功经验 杨家宝143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王凤舞150
从精兵简政看抗日战争期间民主政权建设 杨 卫157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权建设 汪平慕 黄忠荣164
中共党建与抗战胜利之关系论析 苗 键172
试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胡胜利180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帅文洁18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巩水林194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 夏红莉198
抗战中期的国共关系 余茂笈204
浅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路线 王导平212
永远珍视和爱护统一战线这个法宝 胡道仁2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内容的鲜明特色 吴家斌224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复杂性探缘 高正礼230
国共合作抗日的组织形式及其历史经验 古培霖235
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 张明胜240
试论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形成时间 徐 刚247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在安徽 徐承伦254
外国友人眼中的新四军 唐锡强262
罗炳辉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宋 霖274
试论新四军军工生产在华中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克听285
试论刘少奇对华中抗战的历史贡献 刘子和292
刘少奇对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王传厚300
试论刘少奇在新兴集对豫皖苏边区抗战的卓越贡献 张文军307
党领导下的豫皖苏边区抗日斗争 张中强313
洪泽湖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王光宇 郑淮舟 童天星321
关于皖江抗日根据地创建起始时间的初探 吴英直330
试析七师军事行动方针在和含实施兼述和含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许仁湘337
试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创建皖江抗日根据地中的作用 曹国华343
淮上根据地经济发展与税收工作的述评 孙为忠 刘兴志348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张玉屏355
《拂晓报》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江 岸 李华民363
论妇女群体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陶存茹369
筹建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的始末 王 忠377
论上海“孤岛”文化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陈永红 储祥林384
国民党消极抗日对其政权衰败的影响 黄爱军392
民主党派抗日建国主张 余宜洁398
侵华日寇在安徽未达徽州问题的初探 仇乃桐403
初探延安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许良廷408
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刘传金417
发扬延安精神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焦晓云 吴筱林424
从陶德曼调停看中德日关系变化 武菁430
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岂能歪曲 江波438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工业化的破坏 王先俊周之林446
日本侵华历史的罪证:集团部落 周圣亮451
抗日战争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伟大史诗 吴长庚 周语玲461
抗日战争与爱国主义 张曙明469
论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的凝聚作用 杨根乔477
抗日战争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周 平48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赵守和493
后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