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428211.jpg)
- (美)Kenneth D.Reed著;3Com公司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735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需求分析1
概述2
第一节 网络设计过程6
规范示例6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7
网络设计过程9
阶段1:需求分析10
阶段2:分析现有网络13
阶段3:逻辑网络设计13
阶段5:安装和维护14
阶段4:物理网络设计14
练习15
第二节 收集业务需求17
业务需求17
主要相关人员18
主要转折点18
投资规模19
业务活动类型19
安全性20
可靠性和有效性20
预测增长率20
Web站点和Internet连接性21
远程访问21
输出:业务需求清单21
练习23
第三节 收集用户需求24
用户观点24
用户关注点25
数量和质量27
与用户群进行交流27
需求归档机制28
输出:用户服务表28
练习29
第四节 收集应用需求30
典型应用需求30
应用的用法34
增长率34
可靠性和有效性34
网络响应需求35
输出:应用信息表36
对数据更新的需求36
练习37
第五节 收集计算平台需求38
计算平台的类型38
个人计算机39
微处理器39
内存40
输入/输出(I/O)41
操作系统43
工作站46
局域网支持46
中型机47
大型机48
技术特征49
练习52
第六节 收集网络需求53
网络需求的类型54
局域网功能54
物理拓扑结构55
网络软件58
安全性63
广域网/城域网连接64
经济和费用控制66
输出:多个网络需求表68
练习69
第七节 编制需求说明书71
数据准备71
需求分析阶段总结72
需求数据总结72
综述72
需求说明书的组成72
按优先级排队的需求清单74
申请批准部分74
修改需求说明书75
练习75
本章小结76
第二章 网络分析83
概述84
第一节 联网设备回顾87
中继器87
集线器89
网桥91
交换机93
路由器95
网关98
输出:设备目录和逻辑图99
练习99
第二节 网络性能概念101
响应时间、延迟和等待时间101
主/从结构中的响应时间101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的响应时间103
公共网络延迟104
CPU利用率105
链路利用率106
练习109
第三节 估测通信容量和模式110
数据流量方向110
通信边界113
数据流量分配:80/20规则115
估算通信容量118
练习122
输出:数据流量估算122
第四节 局域网数据流量的基线法测量124
测试工具124
将网络基线化125
对基线化的解释128
测量共享资源的利用率131
测量工具131
输出:基线报表133
练习133
准备数据135
第五节 编制数据流量说明书135
数据流量说明书的组成136
执行情况概述136
分析阶段概述136
分析数据总结137
设计目标建议138
申请批准部分138
修改说明书138
案例分析:未经网络分析的网络执行情况139
练习141
本章小结143
第三章 逻辑网络设计147
概述148
第一节 逻辑设计概述151
确定逻辑设计目标151
网络服务评估154
网络管理154
网络安全155
技术选项评价156
练习157
作出技术选择157
第二节 物理层的考虑159
用需求和数据流量说明书作为指导159
需求向物理介质映射特点161
练习163
第三节 网络设备的考虑164
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设计网络164
路由器/交换机选择小结171
用交换机优化LAN性能171
练习173
第四节 广域网性能优化175
WAN的网络瓶颈176
用路由器软件为WAN预留带宽176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176
需求线路177
练习181
第五节 利用SNMP和RMON进行网络管理182
SNMP管理员/代理通信的局限性182
远程监控(RMON)183
用RMON/RMON2监视WAN环境187
用RMON/RMON2监控LAN数据流量187
练习189
第六节 TCP/IP寻址的考虑190
INTERNET寻址回顾190
IP子网192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194
可变子网划分195
练习195
第七节 网络安全的考虑196
对安全的威胁196
总体安全解决方案的分层方法197
安全措施198
用户安全意识培训199
物理安全措施200
加密技术200
访问控制205
用户认证205
防火墙208
安全管理212
练习213
防火墙的防范立场215
第八节 防火墙的考虑215
机构的安全策略216
防火墙成本216
防火墙系统的组成216
构件模块:数据包过滤路由器217
构件模块: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器)220
构件模块:线路级网关223
练习227
第九节 编写逻辑设计文档228
数据准备228
逻辑设计讨论229
逻辑设计组成部分229
主管人员概述229
新逻辑图表230
总成本评估230
审批部分230
修改逻辑设计方案231
练习231
本章小结232
第四章 物理网络设计237
概述238
结构化布线系统240
第一节 结构化线缆设备概述240
结构化布线子系统242
通用布线子系统246
布线距离246
练习246
第二节 铜质线缆248
信号传输基础知识248
信号传输问题和特性250
限制噪声和串音252
双绞线的特性253
IBM公司的线缆类型255
同轴电缆的特性256
线缆安装准则257
练习258
第三节 光缆259
光纤通信系统259
光纤的结构261
多模光纤262
光纤类型262
单模光纤263
功率损耗264
传输信号功率预测分析264
安装光缆267
练习268
第四节 无线局域网269
无线电介质局域网269
非无线电局域网:红外线型271
无线局域网的比较271
无线网络的标准272
无线网络协议272
便携式计算机的通信273
练习273
第五节 编写物理设计文档274
物理设计文档的内容274
修改物理设计276
练习276
本章小结277
第五章 设计一个小型网络281
概述282
收集业务和技术需求283
第一节 需求收集和分析283
需求和流量说明书286
执行概述286
需求收集过程286
需求总结287
流量分析总结291
建议294
需求和流量说明书的批准通过295
练习295
执行综述296
逻辑设计说明书296
第二节 逻辑设计296
项目目标297
目标1A:增强LAN性能297
选择1:100 MB/S以太网299
选择2:1GB/S以太网300
目标1B:增强网络访问性能301
目标2:分割并隔离公共网络302
目标3:提供网络管理能力303
目标5:为重要任务提供UPS304
目标4:为网络增加高速彩色打印机304
逻辑设计的批准305
练习306
第三节 物理设计307
物理设计说明书307
执行概述307
建筑布局和结构图308
公共工作站连接308
教室连接308
劳务费和材料的总估价310
物理设计的批准311
练习312
工程总结和进度313
执行概述313
第四节 工程总结和进度安排313
项目总结314
项目进度315
练习316
本章小结317
第六章 大型网络实例分析319
概述320
提供Internet连接的步骤325
第一节 Internet连接设计325
确定可能的用户数量326
确定应用类型和使用情况326
确定带宽和服务选择项327
选择一种连接方式328
选择一家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329
选择和注册Internet名称330
设计防火墙330
确定设备需求332
练习333
实现方案333
第二节 性能设计:千兆以太网334
千兆以太网标准334
千兆以太网布线和距离规范335
在网络中应用千兆以太网338
千兆以太网升级步骤341
练习343
第三节 性能设计:ATM345
局域主干网345
桌面系统348
广域访问349
广域传输350
广域网络管理351
ATM的革新:解决主干网问题352
练习352
第四节 ATM升级的3个步骤353
准备升级:集中式主干网353
步骤1:含有虚拟LAN(VLAN)和工作组的集中式主干网354
步骤2:具有高速下行链路的集中式主干网359
练习367
作为统一网络的WEB369
第五节 统一网络369
“统一”的类型370
统一网络的设备371
统一网络的构架373
练习375
第六节 有效性设计376
正常运行时间的一种新的度量方法376
高有效性网络的特点377
建立基于区域的策略377
数据中心378
大楼和园区主干网380
WAN接口382
通过网络管理进行监控和测量383
服务层协定和管理报告384
灾难恢复计划385
练习386
本章小结387
附录A 课程测验391
词汇表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