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漳州市志 第1-5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漳州市志 第1-5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424169.jpg)
- 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625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9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8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漳州市志 第1-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述1
大事记11
卷一 政区108
一108
第一章 建置108
第一节 建州108
第二节 隶属110
第三节 境域113
第一节 唐至清代区划115
第二章 行政区划1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12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123
第三章 城区与辖县(区)131
第一节 城区131
第二节 辖县(区)133
卷二 自然环境152
第一章 地质152
第一节 地层152
第二节 火山岩158
第三节 侵入岩160
第四节 变质岩164
第五节 地质构造166
第六节 矿藏171
第二章 地貌174
第一节 地貌形成174
第二节 陆域176
第三节 海域184
第三章 气候188
第一节 四季特征188
第二节 气候分区190
第三节 气象要素191
第四章 水文192
第一节 地表水192
第二节 地下水196
第三节 水质197
第四节 潮汐197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198
第一节 土壤类型198
第二节 土壤分布202
第三节 土壤肥力203
第四节 植被206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210
第一节 野生动物210
第二节 野生植物215
第二节 风灾216
第七章 自然灾害216
第一节 洪灾216
第三节 旱灾217
第四节 地震227
卷三 人口231
第一章 人口总量231
第一节 古代人口231
第二节 近代人口232
第三节 现代人口233
第一节 自然变动236
第二章 人口变动236
第二节 人口迁移237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密度239
第一节 人口分布239
第二节 人口密度242
第四章 人口构成243
第一节 民族构成243
第二节 性别与年龄构成245
第三节 姓氏构成247
第四节 文化构成248
第五节 职业构成249
第一节 家庭253
第五章 家庭与婚姻253
第二节 婚姻254
第六章 人口控制2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6
第二节 宣传教育256
第三节 计生措施257
卷四 城乡建设261
第一章 城乡规划261
第一节 古城261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262
第三节 城市专业规划263
第四节 名城保护规划268
第五节 辖区规划建设270
第二章 市政建设276
第一节 街道276
第二节 桥梁280
第三节 排水与防洪281
第三章 公用事业283
第一节 公共交通283
第二节 供水285
第三节 路灯287
第四章 房地产288
第一节 房屋建设288
第二节 房产开发290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291
第五章 卫生与美化292
第一节 环境卫生292
第二节 美化绿化294
第六章 环境保护300
第一节 环境监测300
第二节 污染源治理306
第三节 综合整治310
第四节 水土保持3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4
第七章 管理314
第二节 规划管理316
第三节 管理监察318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319
第五节 环境管理327
卷五 交通332
第一章 陆路332
第一节 古道332
第二节 公路334
第三节 铁路337
第四节 桥梁338
第五节 渡口346
第二章 航道347
第一节 九龙江航道348
第二节 其他航道349
第三章 港口码头350
第一节 月港码头350
第二节 东山港码头351
第三节 石码港码头351
第四节 其他港口码头352
第四章 运输353
第一节 陆运353
第二节 水运359
第三节 搬运装卸368
第四节 运输企业370
第五章 管理37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4
第二节 路政管理377
第三节 港航管理379
第四节 运输与市场管理381
第五节 交通监理383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387
卷六 邮电392
第一章 机构392
第一节 驿铺392
第二节 邮政局与电报局393
第三节 邮局与电信局394
第四节 邮电局396
第五节 其他机构399
第二章 邮政402
第一节 邮路402
第二节 邮政业务408
第三章 电信415
第一节 线路电路设备415
第二节 电信业务422
第一节 业务管理426
第四章 管理426
第二节 其他管理428
卷七 电力432
第一章 发电432
第一节 火力发电432
第二节 水力发电436
第三节 其他发电445
第二章 供电445
第一节 输电445
第二节 变电451
第三节 配电455
第三章 用电457
第一节 用电量458
第二节 用电结构459
第三节 用电业务460
第四章 管理461
第一节 机构461
第二节 经营管理462
第三节 安全管理465
第四节 电费管理467
卷八 水利471
第一章 灌溉工程471
第一节 引水工程471
第二节 蓄水工程483
第三节 提灌工程494
第二章 供水工程496
第一节 水源工程497
第二节 饮水工程498
第三章 防洪与排涝工程500
第一节 防洪工程500
第二节 排涝工程503
第四章 海堤与围垦工程505
第一节 海堤工程505
第二节 围垦工程508
第一节 防汛510
第五章 防汛抗旱510
第二节 抗旱517
第六章 管理5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522
第二节 工程管理523
第三节 灌区管理524
第四节 其他525
卷九 口岸管理528
第一章 管理机构528
第一节 港航管理机构528
第三节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机构532
第二节 商品检验机构532
第四节 边防检查机构533
第五节 口岸机构533
第二章 港航口岸534
第一节 月港534
第二节 东山港535
第三节 石码港536
第四节 下寨港536
第五节 旧镇港537
第六节 宫口港537
第一节 货物监管538
第三章 货运与物品监管538
第七节 其他港口538
第二节 运输工具监管542
第三节 报关管理544
第四节 物品监管544
第四章 税费征收546
第一节 关税546
第二节 代征税548
第三节 其他549
第四节 减免退补549
第一节 水上缉私550
第五章 查缉走私与违规550
第二节 陆上缉私551
第三节 处理走私与违规案件553
第六章 查验与检疫553
第一节 商品检验553
第二节 边防检查555
第三节 卫生检疫555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556
卷十 农业558
第一章 生产条件558
第一节 耕地558
第二节 劳动力559
第三节 生产工具561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562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564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564
第二节 土地改革566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567
第四节 人民公社569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72
第六节 国营农场574
第三章 粮食作物581
第一节 水稻581
第二节 甘薯583
第三节 大小麦585
第四节 豆类587
第五节 杂粮588
第四章 经济作物与食用菌590
第一节 甘蔗590
第二节 食用菌593
第三节 芦笋594
第四节 茶叶595
第五节 烟草596
第六节 花生597
第七节 油菜与芝麻598
第八节 蔬菜599
第九节 药材601
第十节 其他603
第五章 饲养业606
第一节 家畜607
第二节 家禽611
第三节 蜜蜂613
第六章 创汇农业614
第一节 创汇产品614
第二节 创汇基地615
第一节 耕作制度与技术617
第七章 农业技术617
第二节 栽培技术621
第三节 良种选育与推广625
第四节 实用技术推广应用630
第五节 病虫防治632
第八章 管理6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642
第二节 经营管理644
第三节 科技管理651
卷十一 花果656
第一章 生产条件656
第一节 自然条件656
第二节 经济条件657
第二章 花卉658
第一节 品种658
第二节 名优花卉659
第三节 花卉生产663
第四节 树桩盆景665
第三章 水仙花666
第一节 品种与分布666
第二节 栽培技术667
第三节 水仙花球668
第四节 雕刻与养护670
第五节 花事活动671
第四章 水果673
第一节 品种与分布673
第二节 名优水果684
第三节 水果生产692
第四节 病虫防治704
第五章 花果技术研究70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705
第二节 技术普及与培训708
第三节 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709
第二节 林木树种714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714
第一章 林业资源714
卷十二 林业714
第二章 山林权属718
第一节 林权演变718
第二节 林业“三定”719
第三节 调处山林权纠纷720
第三章 营林生产721
第一节 采种育苗721
第二节 植树造林724
第一节 国营林场729
第四章 营林方式729
第二节 集体林场735
第三节 个体林场736
第五章 森林保护737
第一节 森林防火737
第二节 病虫防治739
第三节 封山育林742
第四节 依法治林743
第六章 林业产品743
第一节 原木743
第二节 籽乳产品744
第一节 机构745
第七章 机构与管理745
第二节 林政管理748
附:乐土亚热带雨林752
卷十三 渔业755
第一章 渔业资源755
第一节 水域资源755
第二节 生物资源756
第二章 渔业体制758
第一节 私有制758
第二节 互助组759
第三节 合作社759
第四节 人民公社760
第五节 多种经营体制761
第三章 养殖762
第一节 海水养殖762
第二节 淡水养殖768
第四章 捕捞772
第一节 海洋捕捞772
第二节 江河捕捞783
第五章 渔场与渔港784
第一节 渔场784
第二节 渔港7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786
第六章 管理786
第二节 渔政管理788
第三节 渔港监督790
目录793
卷十四 轻工业793
第一章 食品工业793
第一节 粮油加工793
第二节 制盐798
第三节 制糖805
第四节 其他815
第一节 制药819
第二章 药品与烟草工业819
第二节 烟草加工825
第三章 纺织服装工业827
第一节 纺织827
第二节 服装与棉布制品832
第四章 日用品工业836
第一节 陶瓷与玻璃制品836
第二节 皮革838
第三节 家具842
第四节 塑料制品843
第五节 香料与化妆品847
第六节 其他850
第一节 文体用品852
第五章 文体艺术用品工业852
第二节 印刷854
第三节 工艺美术品855
第六章 名匠与名产861
第一节 技师与劳模861
第二节 名优产品863
第七章 管理866
第一节 体制866
第二节 机构868
第三节 企业管理869
第一节 黑色金属879
卷十五 重工业879
第一章 冶金工业879
第二节 有色金属882
第二章 机械工业886
第一节 内燃机与配件887
第二节 农业机械891
第三节 水利与农副产品加工896
机械896
第四节 电机电器900
第五节 仪器仪表903
第六节 通用机械906
第七节 铸造911
第三章 化学工业916
第一节 化肥916
第二节 农药922
第三节 火药924
第四节 橡胶制品与乙炔气926
第四章 建材工业928
第一节 河沙硅砂灰硒928
第二节 石制品砖瓦壳灰930
第三节 水泥与水泥制品933
第五章 电子工业935
第四节 耐火材料935
第一节 通讯广播电视器材936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与测量仪器938
第三节 电子元件939
第六章 新优产品942
第一节 优质产品942
第二节 科技成果与新产品944
第七章 管理947
第一节 机构947
第二节 企业管理948
第一章 经济结构954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954
卷十六 乡镇企业954
第二节 村办企业955
第三节 联户办企业955
第四节 个体办企业955
第二章 农业企业959
第一节 种植业959
第二节 养殖业960
第三节 重点企业961
第三章 工业企业962
第一节 食品工业962
第二节 建材工业965
第三节 饲料工业966
第四节 农机具制造业967
第五节 木竹藤器加工业967
第六节 工艺美术品业968
第七节 其他工业969
第八节 重点企业971
第四章 建筑企业974
第一节 企业结构974
第二节 重点企业976
第五章 交通运输企业976
第二节 营运方式977
第一节 企业结构977
第六章 商业与饮食服务业978
第一节 商业978
第二节 饮食服务业979
第七章 管理980
第一节 机构980
第二节 企业管理981
附:国营农场场办企业982
卷十七 建筑业987
第一章 勘测设计987
第一节 勘察987
第二节 测绘989
第三节 建筑设计991
第二章 建筑施工993
第一节 队伍993
第二节 技术1002
第三节 设备1006
第四节 建筑材料1006
第三章 建筑风格1010
第一节 古建筑1010
第二节 传统民居1011
第三节 生土楼1012
第四节 新村与公共建筑1013
第二节 测绘管理1015
第一节 机构1015
第四章 管理1015
第三节 建筑市场管理1016
第四节 招标投标管理1017
第五节 质量安全管理1017
卷十八 商业1020
第一章 所有制1020
第一节 私营与个体商业1020
第二节 集体商业1022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1023
第四节 国营商业1023
第一节 百货1026
第二章 日用品购销1026
第二节 纺织品1028
第三节 五金交电化工1030
第四节 石油1033
第五节 文化用品1035
第三章 副食品购销1036
第一节 肉禽蛋1036
第二节 水产品1040
第三节 食杂1041
第四节 蔬菜1045
第四章 医药用品购销1046
第一节 采购1047
第二节 批发供应1049
第三节 市场零售1051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1052
第一节 饮食业1053
第二节 服务业1054
附:老字号企业1058
第六章 管理1059
第一节 机构1059
第二节 计划管理1059
第三节 财务管理1062
第四节 储运管理1064
第五节 价格管理1066
附:特需商品经营1067
卷十九 供销合作1072
第一章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1072
第一节 肥料1072
第二节 农药与农药械1076
第三节 农具与农膜1077
第四节 耕牛1079
第二章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1079
第一节 烟茶果1079
第二节 副食品1081
第三节 竹柴与日用杂品1082
第四节 其他土特产品1083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1084
第三章 生活资料经营1089
第一节 经营范围1089
第二节 销售额1092
第四章 扶持生产1093
第一节 多种经营1093
第二节 多种服务1094
加工利用1096
第一节 回收1096
第五章 废旧物资回收与1096
第二节 加工1097
第三节 利用1097
第六章 管理1098
第一节 管理体制1098
第二节 管理机构1099
第三节 民主管理1100
附一:闽南革命根据地合作社1101
附二:国民政府统治区合作社1102
卷二十 粮油经营1105
第一章 粮油市场1105
第一节 集市贸易1105
第二节 议购议销1109
第二章 粮油收购1110
第一节 粮食统购1110
第二节 油料油脂统购1114
第三章 粮油供应1116
第一节 粮食1116
第二节 食油1121
第四章 粮油储运1122
第一节 仓储1122
第二节 调运1126
第一节 机构1133
第五章 管理1133
第二节 经营管理1136
第三节 价格管理1139
第四节 财务管理1158
第五节 票证管理1162
卷二十一 对外与对台港澳经济贸易1165
第一章 出口商品1165
第一节 畜禽食品类1165
第二节 土特产类1174
第三节 医药保健品类1179
第四节 轻工业品类1180
第五节 日用工艺品类1182
第六节 五金机电与矿产类1183
第二章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与1186
收购1186
第一节 出口工业品生产基地1186
第二节 土特产品生产基地1191
第三节 出口商品收购1194
第三章 进口商品1202
第一节 生活资料1202
第二节 生产资料1203
第四章 外资利用1204
第一节 补偿贸易1204
第二节 加工装配业务1206
第三节 “三资”企业1207
第四节 贷款利用1208
第五章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1208
劳务输出1208
第一节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1208
第二节 劳务输出1209
第六章 机构与管理1209
第一节 机构1209
第二节 经营体制1211
第一节 名山奇岩1214
第一章 旅游景区1214
卷二十二 旅游1214
第二节 海滨胜景1222
第三节 花果景区1224
第四节 名胜古迹1226
第五节 革命旧址1236
第二章 市场开发1237
第一节 旅游宣传1237
第二节 旅游项目1239
第三节 旅游线路1241
第一节 景点建设1243
第三章 设施建设1243
第四节 旅游购物1243
第二节 饭店建设1244
第三节 外资引进1245
第四节 线路开辟1245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1246
第一节 机构1246
第二节 管理1251
卷二十三 财政与审计1256
第一章 财政体制1256
第一节 唐至清财政体制125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257
财政体制1257
第二节 民国时期财政体制1257
第二章 财政收入1260
第一节 预算内收入1261
第二节 预算外收入1265
第三节 上级补助收入1266
第三章 财政支出1267
第一节 预算内支出1268
第二节 预算外支出1277
第三节 上解支出1278
第四章 财政管理1279
第一节 财务管理1279
第二节 农税管理1289
第三节 会计管理1290
第四节 财政监察1291
第五章 审计1295
第一节 财税金融审计1295
第二节 行政事业与企业单位1297
审计1297
第三节 其他审计1299
卷二十四 税务1306
第一章 税制1306
第一节 唐至民国时期税制1306
税制130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307
第二章 税种1309
第一节 农业税类1309
第二节 流转税类1313
第三节 所得税类1320
第四节 资源税类1330
第五节 财产与行为税类1332
第六节 目的税类1338
第七节 基金与资金1341
第八节 地方临时捐税1343
第一节 机构1344
第三章 管理1344
第二节 征收管理1346
第三节 计划与会计、统计1354
管理1354
第四节 票证管理1355
第五节 经费管理1356
卷二十五 金融1358
第一章 金融机构1358
第一节 民间机构1358
第二节 国家银行1359
第三节 地方银行1361
第四节 保险公司1362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1363
第六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1365
第七节 其他机构1365
第二章 货币1366
第一节 金属币1366
第二节 纸币1370
第三章 国内金融业务1373
第一节 民间业务1373
第二节 银行业务1375
第三节 保险业务1384
第四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1387
第五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业务1389
第六节 其他业务1390
第四章 涉外金融业务1392
第一节 侨汇1392
第二节 人民币信贷1394
第三节 外汇贷款1395
第四节 进出口贸易结算1395
第五节 涉外保险业务1396
第五章 金融管理1397
第一节 现金管理1397
第二节 资金管理1400
第三节 金银管理1401
第四节 外汇管理1403
卷二十六 经济管理1405
第一章 计划管理1405
第一节 机构1405
第二节 管理体制1405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1406
第四节 中长期计划1409
第二章 统计管理1411
第一节 机构1411
第二节 统计调查1412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汇编1419
第四节 资料分析与科研1423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1424
第一节 机构1424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1425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142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1429
第五节 市场圩集管理1431
第六节 个私经济管理1434
第七节 查处经济违法1436
第四章 技术监督1438
第一节 机构1438
第二节 计量1438
第三节 标准化1442
第四节 质量监督1444
第五章 物价管理1446
第一节 机构1446
第二节 物价变动1447
第三节 价格管理1453
第四节 主要地产商品价格1458
第五节 比价与差价1463
第六节 非商品收费1467
第七节 农产品成本调查1476
第六章 物资管理1479
第一节 机构1479
第二节 物资计划1480
第三节 物资供应1483
第四节 物资调节1488
第五节 仓储运输1490
目录1500
卷二十七 中国共产党漳州地方组织1500
第一章 早期中共闽南地方组织1500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党组织1500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1501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1507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1510
第一节 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1514
第二章 中共漳州市(龙溪地区)1514
委员会1514
第二节 辖县(市、区)委1521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与代表1521
会议1521
第三章 党的重要领导活动152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522
活动15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529
时期活动1529
第一节 基层组织1537
第四章 组织建设1537
第二节 干部队伍1542
第五章 宣传教育1546
第一节 社会宣传1546
第二节 理论学习1548
第三节 党校培训1550
第六章 纪律检查1551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1552
第二节 案件查处1553
第三节 案件复查1555
统战工作1557
第七章 统一战线155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55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560
统战工作1560
卷二十八 民主党派漳州地方组织1571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漳州市1571
委员会1571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71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72
委员会1574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74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漳州市1574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75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漳州市1576
委员会1576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76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77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漳州市1579
委员会1579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79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79
委员会1580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80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1580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81
第六章 中国致公党漳州市1582
委员会1582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82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83
第七章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漳州市委员会1584
第一节 组织建设1584
第二节 主要活动1585
第一章 组织1588
第一节 行政督察区党组织1588
卷二十九 国民党漳州地方组织1588
第二节 县党部与基层组织1589
第二章 主要活动1601
第一节 行政督察区党务1601
第二节 各县党部主要活动1602
第三节 派系斗争1608
附:一、闽南护法区纪略1609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漳州地方1610
组织1610
三、中国民主社会党漳州地方1614
组织1614
组织1615
四、中国青年党漳州地方1615
五、中统局漳厦区调查统计室与1616
龙溪县干组1616
六、军统局闽南站1617
卷三十 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1621
第一章 代表选举162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621
产生162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622
选举1622
代表选举1625
第三节 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1625
附: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26
代表名录1626
第二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627
第一节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1627
会议1627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1628
会议1628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1629
第一节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629
第二节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630
第三节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1631
第五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632
第四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1632
第六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1633
第七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1634
第八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1634
第九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1635
第十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1636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1638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机构1638
委员会1638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1638
第五章 重要活动1641
第一节 决定重大事项1641
第二节 人事任免1642
第三节 行使监督职权1643
第四节 办理议案建议1644
第五节 指导县、乡两级选举1644
附:一、民国时期府县参议会1644
二、民国时期漳属地区省参议员1648
与国大代表选举1648
第一节 机构1651
第一章 唐至清政府1651
卷三十一 政府1651
第二节 政务纪要1665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府1671
第一节 国民政府1671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1677
附:中华共和国龙江省人民1680
政府1680
第三章 人民政府1681
第一节 机构1681
第二节 重大政务活动1693
卷三十二 人民政协1710
第一章 政协历届委员会会议1710
第一节 第一届委员会1710
第二节 第二届委员会1711
第三节 第三届委员会1711
第四节 第四届委员会1712
第五节 第五届委员会1712
第六节 第六届委员会1713
第七节 第七届委员会1714
第八节 第八届委员会1716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组成1717
第二章 政协常务委员会1717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机构1718
第三章 主要活动1722
第一节 参政议政1722
第二节 参与经济科教文卫1725
活动1725
第三节 组织学习1726
第四节 协助落实政策1727
第五节 文史资料征集1728
第六节 华侨与港澳台胞工作1729
第七节 横向联系1730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733
工人团体1733
卷三十三 社会团体1733
第一章 工人团体1733
第二节 漳州市总工会1736
第二章 青少年团体1743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1743
第二节 青联与学联1754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1756
第三章 妇女团体175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759
妇女组织1759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1761
第四章 农民团体1765
第一节 农民协会1765
第二节 农会与贫协会1765
第五章 职业与行业团体1766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1766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770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协会1771
第六章 学术团体177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1772
第二节 社会科学联合会1774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776
第七章 归侨与台胞团体1778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1778
第二节 台湾同胞联谊会1781
第三节 金门同胞联谊会1784
第八章 公益团体1785
第一节 红十字会1785
第二节 残疾人联合会1786
第三节 关心下一代协会1788
第四节 消费者委员会1789
第一章 公安1792
第一节 警察机构1792
卷三十四 公安司法1792
第二节 打击犯罪1795
第三节 社会治安管理1802
第四节 户政管理1810
第五节 消防1812
第六节 安全保卫1814
第七节 边防海防与出入境1816
管理1816
第二章 检察1818
第一节 检察机构1818
第二节 刑事检察1821
第三节 经济检察1823
第四节 法纪检察1824
第五节 监所检察182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1827
第三章 审判1829
第一节 审判机构1829
第二节 刑事审判1832
第三节 民事审判1838
第四节 经济审判1842
第五节 行政审判1843
第六节 审判监督1845
第七节 执行案件1847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1848
第四章 司法行政1848
第二节 法制宣传1849
第三节 法学教育1852
第四节 民间调解与基层司法1853
第五节 私证与公证1857
第六节 律师1858
卷三十五 军事1863
第一章 军事要地与防务设施1863
第一节 军事要地1863
第二节 防务设施1865
第一节 府兵禁军厢军1870
第二章 驻军1870
第二节 卫所兵浙营兵1871
水寨兵1871
第三节 郑成功军绿营兵1872
第四节 北洋陆军粤军1874
国民革命军1874
第五节 中国工农红军1878
第三章 兵役1878
第一节 府兵制1878
第二节 募兵制1878
第四节 征兵制1879
第三节 世兵制1879
第五节 志愿兵役制1880
第六节 义务兵役制1880
第七节 其他兵役制1881
第四章 地方武装1882
第一节 宋代地方武装1882
第二节 明代地方武装1883
第三节 清代地方武装1884
第四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1885
第五章 民兵1888
第一节 民兵组织1888
第二节 政治教育1891
第三节 军事训练1892
第四节 民兵代表大会1893
第五节 主要活动1894
第六章 拥政爱民1899
第一节 抢险救灾1899
第二节 支援经济建设1901
第三节 维护社会治安1901
第四节 共建精神文明1902
第七章 重要战事1903
第一节 陈吊眼义军二克漳州1903
第四节 郑成功军抗清战事1904
第三节 抗倭战事1904
第二节 李志甫义军攻取漳州1904
第五节 闽南小刀会起义1905
第六节 太平军转战漳州1906
第七节 平和革命武装暴动1908
第八节 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1909
漳州1909
第九节 保卫革命根据地1910
第十节 抗日战事1914
第十一节 解放漳州战役1916
第十二节 剿匪1917
第十三节 东山保卫战1920
第十四节 海上战斗1921
第十五节 空中战斗1922
卷三十六 民政1925
第一章 支前拥军1925
第一节 支援前线1925
第二节 拥军活动1929
第三节 复退与离退休军人1929
安置1929
第二章 优抚与褒扬1932
第一节 国家抚恤1932
第二节 优待与补助1934
第三节 烈士褒扬1937
第三章 救灾救济扶贫1939
第一节 灾害救济1939
第二节 社会救济1946
第二节 扶持贫困1949
第四章 社会福利1951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1951
第二节 孤儿弃婴收养1953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1953
第四节 精神病人收容治疗1955
第六节 有奖募捐1956
第五节 麻风病人救济治疗1956
第五章 老区建设1957
第一节 老区分布1957
第二节 老区扶建1960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1967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事务1967
第二节 收容遣送1969
第三节 婚姻登记1971
第四节 社团管理1972
第五节 殡葬改革1972
第六节 地名管理1973
第一节 就业1976
第一章 工人1976
卷三十七 劳动人事1976
第二节 培训1980
第三节 管理1982
第四节 劳动保护1984
第五节 仲裁与合同鉴证1987
第二章 干部1988
第一节 编制1988
第二节 人员录用1991
第三节 干部构成1994
第四节 干部管理1996
第五节 干部培训2002
第一节 居民上山下乡2004
第三章 城镇人员上山下乡2004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005
第四章 工资福利保险2008
第一节 工资2008
第二节 福利2012
第三节 劳动保险2015
第五章 离休退休退职2017
第一节 离休2017
第二节 退休2018
第三节 退职2021
第一节 劳动局(科)2022
第六章 管理机构2022
第三节 老干部局与退管会2023
第二节 人事局(科)2023
目录2026
卷三十八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026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20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26
第二节 科研机构2027
第三节 科研队伍2032
第一节 科普宣传2034
第二节 农村科技普及2034
第二章 科技普及与交流2034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2035
第四节 科技咨询2036
第五节 科技情报2037
第六节 学术交流2039
第三章 科研项目与成果2043
第一节 科研项目2043
第二节 科研成果2056
第四章 技术引进与革新2075
第一节 技术引进2075
第二节 技术革新2076
第二节 专利管理2078
第五章 管理2078
第一节 成果评选2078
第三节 经费管理2079
第四节 人才管理2080
卷三十九 教育2082
第一章 官学书院私塾2082
第一节 官学2082
第二节 书院2083
第三节 私塾2085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2086
第二章 幼儿教育2086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2089
第三节 教学2092
第四节 保育2093
第三章 小学教育2093
第一节 学校设置2093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2101
第三节 教学2102
第四节 德育2104
第五节 体育卫生2105
第六节 初等特殊教育2106
第一节 学校设置2108
第四章 中学教育2108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2114
第三节 教学2115
第四节 德育2117
第五节 体育卫生2119
第五章 师范教育2121
第一节 中等师范2121
第二节 高等师范2126
第六章 专业与职业教育2127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2127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2129
第三节 技工教育2133
第四节 高等专业与职业教育2134
第七章 成人教育2136
第一节 扫除文盲与初等教育2136
第二节 中等教育2139
第三节 高等教育2141
第四节 岗位培训2142
第八章 教师2142
第一节 教师队伍2142
第二节 工资2143
第三节 政治待遇2145
第四节 教师培训2146
第一节 行政机构2148
第九章 教育机构2148
第二节 事业机构2149
第三节 学术机构2149
第十章 管理2150
第一节 管理体制2150
第二节 学校管理2151
第三节 经费管理2152
第四节 设备管理2155
第一节 文学2158
第一章 民间文艺2158
卷四十文 化2158
第二节 工艺美术2161
第三节 曲艺2163
第四节 音乐2166
第五节 舞蹈2167
第二章 文艺创作2169
第一节 文学创作2169
第二节 影视创作2172
第三节 书画创作2173
第四节 雕塑与摄影2176
第一节 芗剧2179
第三章 戏剧2179
第二节 木偶戏2183
第三节 潮剧2188
第四节 话剧2191
第五节 其他2192
第四章 影视与广播2202
第一节 电影2202
第二节 电视2207
第三节 广播2209
第五章 报刊2211
第一节 报纸2211
第二节 刊物2214
第六章 图书档案2221
第一节 藏书2221
第二节 图书发行2225
第三节 档案2228
第七章 史志2231
第一节 党史2231
第二节 文史2232
第三节 方志2232
第八章 群众文化2237
第一节 场所2237
第二节 活动2241
第三节 文艺之乡2243
第四节 管理2246
第九章 文化机构2257
第一节 行政机构2257
第二节 事业机构2258
卷四十一 文物2265
第一章 古遗址2265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2265
第二节 古窑址2267
第三节 城堡关寨遗址2270
第四节 古码头遗址2271
第五节 其他2272
第二章 古墓葬2273
第一节 青铜器时代2273
第二节 唐至宋代2273
第三节 元至清代2276
第三章 古建筑2279
第一节 城堡寨2279
第二节 衙门官署2282
第三节 寺庙宫观2283
第四节 书院宗祠2291
第五节 土楼民居2293
第六节 桥梁2296
第七节 牌坊2297
第八节 亭台井塔2299
第九节 其他2302
第四章 石刻与造像2304
第一节 石刻2304
第二节 石碑2309
第三节 造像2312
第四节 岩刻2313
重要史迹2315
第一节 革命旧址2315
第五章 革命文物与近现代2315
第二节 纪念建筑物2317
第三节 革命标语2319
第四节 近现代重要史迹2320
第五节 现代名人故居2321
第六章 文物藏品2321
第一节 石器2322
第二节 陶瓷2323
第三节 钱币与金银铜器2326
第四节 字画与文具2327
第五节 玉器与其他23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30
第二节 文物普查2330
第七章 管理2330
第三节 文物征集2332
第四节 文物保护2333
卷四十二 艺文2340
第一章 诗文著作书目2340
第一节 古代书目2342
第二节 近现代书目2366
第二章 方志与谱牒书目2386
第一节 方志书目2388
第二节 谱牒书目2392
第一节 诗选2405
第三章 诗选与文选2405
第二节 文选2427
卷四十三 卫生医药2459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2459
第一节 中医医疗机构2459
第二节 西医医疗机构2463
第三节 卫生防疫机构2467
第四节 妇幼保健机构2469
第二章 卫生防疫2470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2470
第二节 公共卫生2471
第三节 疾病防治2476
第四节 卫生宣传2490
第三章 妇幼保健2491
第一节 接生技术2491
第二节 妇女保健2491
第三节 儿童保健2492
第四章 医疗技术2493
第一节 中医2493
第二节 西医249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2499
第五章 药材与药品2500
第一节 地产中药材2500
第四节 护理2500
第二节 中药加工炮制2504
第三节 名优中成药2506
第四节 西药制作2508
第六章 管理25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09
第二节 医政管理2509
第三节 药政管理2512
卷四十四 体育2517
第一章 民间体育2517
第一节 武术2517
第三节 棋类2520
第二节 气功2520
第五节 舞龙与舞狮2522
第四节 龙舟2522
第六节 信鸽2523
第七节 其他2523
第二章 群众体育2525
第一节 职工体育2525
第二节 农民体育2526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2529
第四节 残疾人体育2529
第五节 少数民族体育2530
第一节 体育教学2532
第三章 学校体育2532
第二节 课外活动2536
第三节 竞赛2537
第四章 体育竞赛2539
第一节 竞赛项目2539
第二节 运动会2550
第五章 人才培养2554
第一节 专业培养2554
第二节 业余培养25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56
第二节 体育设施2556
第六章 机构与设施2556
卷四十五 民俗2560
第一章 生活习俗2560
第一节 饮食2560
第二节 服饰2564
第三节 居舍2567
第四节 行旅2571
第二章 岁时习俗2572
第一节 传统节 俗2572
第二节 节 气时令习俗2579
第三节 民间祀神节 日2582
第一节 农事习俗2584
第三章 行业习俗2584
第二节 工坊习俗2587
第三节 商家习俗2589
第四节 船家习俗2591
第五节 艺人习俗2593
第六节 服务业习俗2595
附:不正当行业习俗2596
第四章 婚丧寿庆习俗2598
第一节 婚嫁2598
第二节 生育2608
第三节 寿庆2613
第四节 丧葬2615
第五章 礼仪习俗2627
第一节 称谓2627
第二节 交际礼仪2628
卷四十六 宗教2633
第一章 道教2633
第一节 传播2633
第二节 道观2635
第三节 道教俗神庙2636
第四节 主要活动2638
第二章 佛教2638
第一节 传播2638
第二节 佛寺2640
第三节 宗系与名僧2644
第四节 主要活动2649
第三章 天主教2650
第一节 传播2650
第二节 教堂2653
第三节 兴办事业2654
第四章 基督教2655
第一节 传播2655
第二节 教堂2657
第三节 兴办事业2660
第二节 宗教事务2662
第五章 管理26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62
卷四十七 漳台关系2665
第一章 史前漳台关系2665
第一节 史前漳台通道——2665
东山陆桥2665
第二节 史前漳州人与台湾人2666
第二章 漳州人移居台湾2667
第一节 移民路线2668
第二节 移民规模2669
第三节 移民聚居区2674
第四节 同乡组织2677
第三章 漳州人开发台湾2679
第一节 拓垦土地2679
第二节 兴修水利2680
第三节 创办实业2681
第四节 经营商贸2682
第四章 漳台贸易往来2683
第一节 对台通商港口2683
第二节 输往台湾商品2685
第三节 输入漳州商品2688
第四节 漳台民间小额贸易2688
第五节 漳州台资企业2689
第一节 漳台方言2690
第五章 漳台同根文化2690
第二节 宗族文化2697
第三节 民间信仰2700
第四节 文化艺术2703
第五节 民间风俗2705
第六节 寻根谒祖2711
第七节 文化交流2716
第六章 对台事务2717
第一节 对台工作机构2717
第二节 为台胞办实事2718
第四节 涉台团体2719
第三节 为台商办实事2719
附:漳州人在港澳2720
卷四十八 旅外乡亲2725
第一章 出国2725
第一节 唐至宋时期出国2725
第二节 明至民国时期出国272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出国2727
第二章 侨居地2727
第一节 旅居印度尼西亚2727
第二节 旅居马来西亚2728
第四节 旅居菲律宾2729
第三节 旅居新加坡2729
第六节 旅居缅甸2730
第五节 旅居泰国2730
第七节 旅居越南2731
第八节 旅居日本2731
第九节 旅居美国2732
第三章 主要活动2732
第一节 经济活动2732
第二节 文教卫生活动2741
第三节 社团与宗教活动2748
第四节 对侨居国贡献2753
革命斗争2755
第四章 爱国爱乡2755
第一节 支持祖国民族民主2755
第二节 投资祖国经济建设2759
第三节 捐资兴办公益事业2760
第四节 捐资兴办华侨农场2767
与企业2767
第五章 侨乡2770
第一节 归侨与侨眷2770
第二节 侨乡分布2775
第三节 侨乡建设2775
第一节 侨务机构2778
第六章 侨务工作2778
第二节 华侨事务2780
目录2789
卷四十九 方言2789
第一章 语言2789
第一节 音系分析2790
第二节 音变2793
第三节 文白异读2796
第四节 同音字表2808
第五节 语音比较2842
第六节 语音内部差异2857
第一节 词汇特点2863
第二章 词汇2863
第二节 分类常用词2866
第三章 语法2902
第一节 词类2902
第二节 构词法2913
第三节 句法2921
第四章 语言材料2925
第一节 熟语2925
第二节 歌谣2929
附一:客家方言2933
附二:华安畲语2941
卷五十人 物2960
第一章 人物传2960
第一节 古代人物2960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3054
第二章 人物表3240
第一节 历代进士名表3240
(已知)3240
第二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3256
(已知)3256
名表(已知)3303
第三节 漳籍院士及博士硕士3303
第四节 漳籍在外任地专级及3304
师级以上军政人员名表3304
(已知)3304
第五节 全国、省级英模、先进3306
工作者名表(已知)3306
第三章 英名录3332
第一节 漳籍革命烈士英名录3332
(已知)3332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中阵亡漳籍将士3346
名录(已知)3346
第一章 政区人口环境…………(3349) 第一节 政区3349
限外辑要3349
第二节 人口3351
第三节 城乡建设3353
第四节 环境保护3357
第二章 产业经济3363
第一节 农业3363
第二节 林业3368
第三节 渔业3369
第四节 水利3374
第五节 乡镇企业3377
第六节 工业3379
第七节 交通3384
第八节 固定资产投资3385
第九节 城乡市场3388
第十节 对外与对台港澳经济3390
贸易3390
第十一节 旅游业3396
第十二节 财政税务审计3402
第十三节 金融3411
第三章 政治法制3417
第一节 市委市纪委3417
第二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3427
第三节 市人民政府3435
第四节 市政协委员会3443
第五节 市人民法院3450
市检察院3450
第六节 人事编制3462
第四章 科教文卫3468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3468
第二节 教育3473
第三节 文化3480
第四节 卫生3489
第五章 漳台民间交往3496
第一节 台胞寻根3496
第二节 民间交流3499
第三节 台商投资3502
第四节 同胞相助3503
附一:“漳州110”事迹3503
附二:“漳州315”简介3513
附三:漳州市“组织部长夜谈”3514
简介3514
一、 历史文献选辑3518
附录3654
二、旧志序选3654
跋3668
参与《漳州市志》编纂的人员和单位名单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