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美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23185.jpg)
- 杨恩寰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00650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美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审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1
一 审美教育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1
二 审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4
第二节 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和范围6
一 审美教育学的对象6
二 审美教育学的范围8
三 审美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0
第三节 审美教育学的任务和方法13
一 审美教育学的任务13
二 审美教育学的方法15
第二章 审美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19
第一节 审美教育思想的早期发展19
一 西方审美教育思想的早期发展19
二 中国审美教育思想的早期发展24
第二节 审美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化37
一 西方审美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化37
二 中国审美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化41
第三节 审美教育思想的科学走向48
一 西方审美教育思想的科学走向48
二 苏联审美教育思想的科学走向53
三 中国审美教育思想的科学走向58
第三章 审美教育的实质、结构和功能65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实质65
一 关于审美教育实质的几种观点65
二 对审美教育实质的理解67
三 审美教育的社会历史制约性70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结构72
一 审美教育的过程72
二 审美教育的结构74
三 审美教育的运转76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78
一 陶冶性情78
二 开发智力79
三 培养意志80
四 增进健美81
第四章 审美教育的目的、特点和原则83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目的83
一 审美感受力的培养83
二 审美鉴赏力的培养84
三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86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87
一 形象性87
二 情感性88
三 自由性90
四 深远性91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原则92
一 审美情境创设性原则92
二 相互交流性原则94
三 审美观照与操作相结合原则95
四 多样性与渐进性相结合原则96
第五章 不同年龄阶段的审美教育98
第一节 幼儿期的审美教育98
一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98
二 幼儿期的审美教育99
第二节 童年期的审美教育103
一 童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03
二 童年期的审美教育105
第三节 少年期的审美教育106
一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06
二 少年期的审美教育107
第四节 青年期的审美教育108
一 青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08
二 青年期的审美教育110
第六章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115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伦理结构115
一 心理结构中的子结构115
二 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中的认识因素117
三 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中的情感因素119
四 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中的意志因素121
五 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中的潜意识因素123
第二节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区别124
一 自由性与强加性125
二 动情性与说理性127
三 观照性与实践性129
第三节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133
一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渗133
二 审美教育中的道德评价136
三 道德教育的审美化138
第七章 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144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智力结构144
一 智力结构的发生144
二 智力结构中的认识因素145
三 智力结构中的情感与意志因素147
第二节 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的区别149
一 感性塑造与理性培养149
二 情感交流与理性启发151
三 审美个性的发展与一般智力的形成153
第三节 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的联系154
一 审美教育中的智力渗透154
二 审美教育中的智力开发156
三 智力教育的审美化164
第八章 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170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体质结构170
一 体质结构的含义170
二 审美心理结构与体质结构的关系171
第二节 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的区别174
一 心灵塑造与体能培养174
二 审美形式与标准范型175
三 自由观照与意志操作176
第三节 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的联系177
一 体育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177
二 体质教育的审美渗透178
三 体质教育中的审美模式180
四 体质教育的审美化182
第九章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184
第一节 审美与艺术184
一 艺术的审美实质184
二 审美先于艺术188
三 艺术必然包含审美190
第二节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与联系192
一 艺术教育192
二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199
三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联系202
第三节 各门艺术的审美教育205
一 视觉艺术的审美教育205
二 听觉艺术的审美教育212
三 视听觉艺术的审美教育218
四 想象艺术的审美教育223
第十章 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230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中的审美教育230
一 自然景观的历史形成230
二 自然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233
三 自然景观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38
第二节 历史文物中的审美教育243
一 历史文物的审美本质243
二 历史文物的审美教育功能246
三 历史文物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50
第三节 日常环境中的审美教育253
一 人类住宅的历史发展254
二 日常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256
三 日常环境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59
第十一章 生活活动的审美教育265
第一节 生产劳动中的审美教育265
一 生产劳动的审美价值266
二 生产劳动的审美教育功能270
三 生产劳动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74
第二节 社会活动中的审美教育277
一 社会活动的审美性质278
二 社会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280
三 社会活动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83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教育286
一 日常生活的审美性质286
二 日常生活的审美教育功能288
三 日常生活的审美施教和受教296
第十二章 教学活动的审美教育299
第一节 学科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99
一 学科教学的审美因素299
二 学科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301
三 学科教学的审美施教和受教309
第二节 教学组织活动中的审美教育310
一 课堂活动的审美施教312
二 课外活动的审美施教316
三 校外活动的审美施教319
第三节 教师榜样的审美教育作用321
一 教师榜样的审美意义321
二 教师榜样的审美教育影响323
第十三章 审美教育与审美意识330
第一节 审美意识330
一 审美意识的概念含义330
二 审美意识的历史具体性331
第二节 审美意识对审美教育的定向与控制335
一 审美意识对审美教育的定向和指导335
二 审美意识对审美教育的控制和预测337
三 审美意识的定向、控制与审美个性的培养338
第三节 审美教育对个体审美意识的促进与推动340
一 审美教育促进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340
二 审美教育推动个体审美意识的发展341
第十四章 审美教育与审美实践344
第一节 审美实践344
一 审美实践的实质344
二 审美实践的实质349
第二节 审美教育对审美实践的依附350
一 物质生产的审美创造中的审美教育351
二 艺术生产的审美创造中的审美教育352
第三节 审美教育对审美实践的促进354
一 增强审美实践的自觉性354
二 提高审美实践的质量356
三 推动审美实践的发展357
第十五章 审美修养359
第一节 审美修养的实质和意义359
一 审美修养的实质359
二 审美修养是审美教育的自觉形式362
三 审美修养的意义363
第二节 审美修养的条件与途径366
一 审美修养的条件366
二 审美修养的途径369
三 审美修养贵在有恒与自觉372
第三节 审美境界373
一 审美境界的含义373
二 审美境界的形成因素375
三 审美境界的类型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