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411887.jpg)
- 孙树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27877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17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197页
- 主题词:国营企业(学科: 监督管理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国营企业 监督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有企业及其监督管理1
第一节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1
一、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1
二、公司的类型及法律特征3
三、企业集团8
四、跨国公司12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成就18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21
三、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4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27
一、企业的内部管理27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30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34
四、内部控制的类型35
五、内部控制的方法35
六、内部控制的基本对象37
一、国有资产的形成和发展38
第四节 国有资产及其权益38
二、国有资产及所有者权益39
第五节 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发展演变40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督方式40
二、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监督方式的局限41
第二章 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43
第一节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43
一、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综述43
三、可提供的学习和借鉴44
二、各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办法和措施44
四、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46
第二节 部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47
一、法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47
二、德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53
三、英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54
四、意大利对国有企业的监管54
五、澳大利亚对国有企业的监管58
六、加拿大对国有企业的监控60
七、芬兰对国有企业的监管61
八、新加坡对国有企业的监管63
第一节 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建立65
一、稽察特派员制度的提出65
第三章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制度及其试行65
二、稽察特派员方案、条例的出台66
三、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基本特征66
四、稽察特派员制度的重大意义68
第二节 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实践70
第三节 稽察特派员制度向监事会制度过渡72
一、派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依据与目的74
第四章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74
第一节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一项科学的企业监管制度74
二、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和规范75
三、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经验76
第二节 监事会的工作体制和职责78
一、监事会的工作体制78
二、监事会的工作职责78
第三节 监事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规程79
一、监事会的工作方式79
二、监事会的工作规程81
三、监事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85
第四节 监事会的组成和人员86
一、监事会人员组成86
二、监事会人员的任期87
三、监事会人员的职责88
第五节 监事会人员的行为规范89
一、监事会人员要严格执行“六要”“六不”行为规范89
二、监事会人员的纪律要求89
三、监事会人员的监督90
四、监事会人员的法律责任91
第六节 监事会的管理和保障91
一、监事会管理机构91
二、监事会管理制度92
三、监事会人员的考核奖惩93
四、监事会人员的回避94
五、监事会工作的行政保障95
第七节 监事会监督检查的对象95
一、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95
二、向港澳地区中管企业派出监事会96
第八节 监事会工作与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97
一、监事会与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配合97
二、监事会与法律、纪律监督机关的配合98
三、监事会与地方党政机关的配合98
四、监事会与中介机构的联系98
五、监事会与企业的关系99
二、企业基础材料的形成101
一、企业基础材料的意义101
第一节 概述101
第五章 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基础材料101
三、填报企业基础材料的作用103
第二节 填报企业基础材料的企业范围和工作程序104
一、填报企业基础材料的企业范围104
二、填报企业基础材料的工作程序104
三、企业填写和报送企业基础材料的工作程序105
第三节 企业基础材料的内容和填写说明107
一、企业基础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107
二、企业基础材料的填写说明109
四、合并会计报表等特殊事项说明117
三、企业基础材料概要的主要内容117
第四节 企业基础材料的填报工作要求118
一、企业基础材料的填写工作要求118
二、企业基础材料的报送工作要求120
三、企业基础材料的保密要求120
一、以行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基础材料》121
二、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基础材料》121
第五节 《企业基础材料》应用新会计制度的问题121
第六章 财务会计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作用122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122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22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122
第二节 财务会计规范的基本框架125
一、财务会计规范的沿革125
二、会计法及其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125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126
四、企业会计准则126
六、会计制度127
五、具体会计准则127
第三节 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区别128
一、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28
二、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131
三、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折旧131
四、明确新业务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131
五、增加了新的会计原则132
一、资产133
第四节 会计要素133
七、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格式作出限定133
六、增加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所变化133
二、负债134
三、所有者权益134
四、收入135
五、费用135
六、利润136
第五节 企业会计报表的阅读137
一、资产负债表137
二、利润表148
三、现金流量表150
一、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151
二、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151
第六节 企业会计报表勾稽关系的核查151
三、与上期报表(或以前几期)的报表指标对比分析和比较152
四、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重点、敏感项目153
五、对报表项目的数字计算核对153
第七节 合并会计报表153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154
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需要解决的问题154
一、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155
第八节 企业会计报表粉饰及其识别方法155
二、会计报表粉饰的类型156
三、会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157
四、会计报表粉饰的识别方法159
第九节 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关注的情况和问题160
一、有关会计科目方面的问题160
二、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问题161
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违纪方面的问题162
五、企业与其他单位方面的问题163
四、企业与子公司、分公司及海外分支机构方面的问题163
第七章 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概述164
第一节 监督检查的目标164
一、监督检查的总目标164
二、监督检查的具体目标165
第二节 监督检查的方法166
一、向有关部门、单位调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166
二、对企业进行核查167
三、做好监督检查中函证和取证工作168
四、研究分析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169
五、有关部门配合和介入监督检查工作169
六、专项监督检查工作170
第三节 监督检查的过程172
一、准备工作阶段172
二、实施监督检查工作阶段172
三、评价和撰写报告阶段172
二、做好监事会派出的安排和衔接工作173
一、对监事会监督检查方案审核备案173
第四节 监督检查中的管理工作173
四、整理和归档阶段173
三、对专项问题监督检查和重大事项审计进行协调174
四、加强监事会的管理和联络工作174
第八章 监督检查准备工作175
第一节 分析判断企业基础材料175
一、《企业基础材料》的作用175
二、预备性调研175
三、分析判断《企业基础材料》177
第二节 明确监督检查重点内容184
一、走访有关部门和单位184
二、明确监督检查重点内容185
第三节 编制监督检查方案186
一、编制监督检查方案的目的和作用186
二、监督检查方案的内容186
三、监督检查方案编制程序和责任188
第四节 派出监事会189
一、发出派出监事会通知189
三、实地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90
二、衔接工作190
第九章 监督检查工作实施191
第一节 实地监督检查前期工作191
一、安顿和准备工作191
二、进点会议191
三、列席企业有关会议191
四、听取汇报192
五、现场调研和情况调研192
六、调阅重要文件资料193
七、修订监督检查方案194
八、召开监事会会议194
第二节 内部控制复核和评价194
一、了解调查内部控制194
二、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复核199
三、评价内部控制199
四、确定评价结果对实质性复核的影响201
第三节 会计报表项目实质性复核201
一、实质性复核的基本含义与目标201
二、实质性复核基本程序与方法202
三、需要进行实质性复核的主要项目204
四、报表虚假与剔除208
五、分析法验证检查结论209
六、取证和编制工作底稿210
七、复验监督检查方案211
八、整理复检数据211
第四节 特殊项目与特殊事项检查212
一、特殊项目检查212
二、专项检查220
二、管理功能测试的基本内容221
第五节 管理功能测试221
一、管理功能测试的基本方法221
第六节 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评价222
一、国有企业资产与经营状况评价222
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226
三、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评价227
四、企业领导人员评价228
五、监督评价结论231
二、研究拟定《监督检查报告》要点232
一、分析监督检查结果232
第一节 监督检查结果分析232
第十章 监督检查工作报告232
第二节 监督检查结果评价233
一、经营管理评价233
二、企业领导业绩评价234
三、重大问题分析评价和存在问题揭示234
第三节 监督检查工作报告235
一、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235
二、监督检查工作报告的内容236
三、监督检查工作报告的审核、报送237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工作档案239
第一节 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内容和分类239
一、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内容239
二、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分类240
第二节 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整理归档241
一、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整理241
二、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归档242
二、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使用243
一、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保管243
第三节 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的保管和使用243
第十二章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规范244
第一节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规程和实施要则244
一、总则244
二、准备工作阶段245
三、实施监督检查工作阶段252
四、评价和撰写报告阶段261
五、整理和归档阶段264
六、附则266
第二节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规程和实施要则图解275
第三节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规范制度302
一、关于监事会工作“六要”“六不”的行为规范303
二、关于监事会监督检查方案的编制304
三、关于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底稿的编制311
四、关于监事会监督检查报告的编制321
五、关于国有企业监督评价指标体系328
六、关于监事会会议制度340
七、关于推选国有企业监事会兼职监事(企业职工代表)有关问题342
八、关于企业职工代表参加监事会工作的若干问题346
九、关于监事会工作的联络348
十、关于监事会工作的保密350
十一、关于监事会信访工作357
十二、关于监事会工作档案的管理363
十三、关于监事会工作公文处理371
十四、关于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使用管理390
十五、关于印章、介绍信的使用管理393
十六、关于监事会工作的行政保障401
十七、关于国有企业监事会在企业监督检查期间有关行政保障事项404
十八、关于从会计师事务所聘请的监事会主席特别技术助理、监事会工作人员的管理406
十九、关于从企业聘请的监事会工作人员的管理408
二十、关于报送《监事会工作基础材料》的通知410
二十一、关于做好企业基础材料的保密事项411
二十二、关于严禁企业在填报《企业基础材料》时弄虚作假412
二十三、关于报送《企业基础材料》的通知413
二十四、关于报送《企业基础材料》的补充要求414
二十五、关于办事处工作管理419
一、总则421
第一节 填报工作规范421
第十三章 《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基础材料》填报规范421
二、填报《企业基础材料》的企业范围和工作程序422
三《企业基础材料》的内容和填写说明424
四、《企业基础材料》的填报工作要求435
五、《企业基础材料》计算机软件437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基础材料》样本444
一、法定代表人声明447
二、企业基本情况451
三、企业财务报告641
附则:填写范围及报送要求821
第三节 《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基础材料》(按财政部2001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样本824
一、法定代表人声明827
二、企业基本情况831
三、企业财务报告987
附则:填写范围及报送要求1130
第四节 企业提供会计明细表样表1132
一、要求被监督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明细表目录1132
二、各项明细表规范格式1134
后记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