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411131.jpg)
- 华中师范学院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13010·091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七章脊索动物门1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特征1
目 录1
第二节尾索动物亚门2
第三节头索动物亚门5
第四节脊椎动物亚门9
第五节脊索动物门的起源和分类11
一、脊索动物门的起源11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11
第十八章无颌纲14
第一节无颌类的主要特征14
二、皮肤15
三、骨骼系统15
第二节七鳃鳗的构造15
一、外形15
四、肌肉系统17
五、消化系统17
六、呼吸系统17
七、循环系统17
八、排泄系统18
九、神经系统18
十、感觉器官18
十一、生殖系统及生殖19
第三节无颌纲的分类19
二、盲鳗亚目20
一、七鳃鳗亚目20
第四节无颌纲的起源和演化21
第十九章鱼纲25
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25
第二节鱼纲的结构和适应26
一、外形和运动26
二、皮肤和鳞片36
三、骨骼系统42
四、肌肉系统和发电器官47
五、消化系统50
六、呼吸系统53
七、血液及循环系统59
八、排泄系统和渗透调节62
九、生殖系统65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66
十一、内分泌系统72
第三节鱼纲的分类74
一、软骨鱼系的分类74
(一)板鳃亚纲74
(二)全头亚纲79
二、硬骨鱼系的分类79
(一)辐鳍亚纲80
(二)肉鳍亚纲94
第四节鱼类的生态100
一、鱼类的繁殖100
二、鱼类的洄游110
一、鱼类的利用115
第五节鱼类的经济意义115
二、我国的渔业资源117
三、我国的养鱼业118
第六节鱼纲的起源和演化119
一、鱼纲的起源119
二、软骨鱼系的演化123
三、硬骨鱼系的演化123
第二十章两栖纲126
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126
一、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126
二、主要特征127
一、外形和运动128
第二节两栖纲的结构和适应128
二、皮肤130
三、骨骼系统132
四、肌肉系统137
五、消化系统140
六、呼吸系统141
七、循环系统145
八、泌尿生殖系统和渗透调节149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52
第三节两栖纲的分类155
一、无足目或裸蛇目155
二、有尾目156
三、无尾目159
一、繁殖和变态164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态164
二、冬眠171
第五节两栖类的经济意义172
第六节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173
一、两栖纲的起源173
二、两栖纲的演化176
第二十一章爬行纲180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180
第二节主要器官系统的演变和适应182
一、外形182
二、皮肤182
三、骨骼系统184
五、消化系统188
四、肌肉系统188
六、呼吸系统190
七、循环系统191
八、排泄系统194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95
十、生殖系统198
第三节爬行纲的分类199
一、龟鳖亚纲199
二、原蜥亚纲201
三、有鳞亚纲202
四、鳄亚纲208
第四节爬行类的生态209
一、繁殖209
二、休眠211
第五节爬行类的经济意义212
第六节爬行纲的起源和演化215
第二十二章鸟纲223
第一节鸟纲的结构和适应223
一、外形223
二、皮肤224
三、骨骼系统227
四、肌肉系统230
五、消化系统231
六、呼吸系统232
七、循环系统234
八、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235
九、泌尿生殖系统237
一、古鸟亚纲238
第二节 鸟纲的分类238
二、新鸟亚纲239
(一)平胸总目240
(二)企鹅总目240
(三)突胸总目241
第三节鸟纲的起源与演化262
一、鸟纲的起源262
二、鸟纲的演化263
第四节鸟类的生态263
一、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263
二、鸟类的繁殖264
三、鸟类的迁徙266
一、农林的益鸟和害鸟268
第五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268
二、狩猎鸟类和观赏鸟类269
第二十三章哺乳纲271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271
第二节哺乳纲的结构和功能272
一、皮肤272
二、骨骼系统278
三、肌肉系统284
四、消化系统和营养287
五、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296
六、血液和循环系统302
七、排泄系统312
八、内分泌系统317
九、神经系统323
十、感受器和感觉器官336
十一、生殖系统343
第三节哺乳纲的分类349
一、原兽亚纲349
二、兽亚纲352
(一)后兽附纲352
(二)真兽附纲353
第四节哺乳纲的起源及适应辐射383
一、哺乳纲的起源383
二、中生代的哺乳动物384
第五节哺乳类的生态388
一、分布和运动388
三、新生代哺乳动物的适应辐射388
二、食物和消化392
三、海兽的呼吸和潜水394
四、回声定位396
五、体温调节397
六、冬眠和夏眠398
七、生殖399
八、巢穴404
九、迁徙或洄游404
第六节哺乳类的经济意义406
一、经济兽类及其保护、利用406
二、害兽及其防治408
一、皮肤410
第一节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410
第二十四章脊椎动物总结410
二、骨骼系统412
三、肌肉系统416
四、消化系统418
五、呼吸系统418
六、循环系统421
七、排泄系统425
八、内分泌系统427
九、神经系统428
十、感觉器官430
十一、生殖系统433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演化433
二、动物的分布区438
一、动物的栖息地438
第二十五章动物地理分布438
第一节动物的分布438
三、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439
第二节世界及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440
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440
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443
第二十六章动物的生态450
第一节生态学的发展450
第二节生态因子450
一、气候因子451
二、土壤因子454
三、化学因子454
四、生物因子455
一、种群的概念和结构456
第三节种群456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457
第四节群落460
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460
二、群落演替462
第五节生态系统463
一、生态系统463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64
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466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67
五、生态金字塔468
六、生态平衡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