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
  • 白月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102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全面发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新中国50年课程的历史变革1

一、 我国课程的历史沿革1

二、 课程代的划分标准6

三、 我国三代课程的主要特点9

第二章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17

一、 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18

二、 新中国义务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23

三、 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发展历程31

一、 世界课程制度的类别39

第三章 我国课程制度的历史变革39

二、 我国课程体制的变革42

第四章 我国课程体制的主要弊病46

一、 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46

二、 课程实施方面的问题49

三、 课程体制弊病的性质52

四、 课程体制弊病的根源55

第五章 我国校历的变革及其横向对比62

一、 校历概念的释义62

二、 我国有关校历的规定65

三、 我国与各国学制的比较70

四、 我国与各国校历的比较73

一、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国家的课程改革82

第六章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时代特点82

二、 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改革83

三、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课程改革92

四、 日本的课程改革102

五、 当代世界课程重建的时代特点108

六、 课程重建中的“迷思”与“危机”121

第七章 俄罗斯课程改革及中俄对比125

一、 俄罗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背景126

二、 俄罗斯《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草案〉》131

三、 俄罗斯《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136

四、 俄罗斯《普通教育基础学校必修内容最低限度》146

五、 俄罗斯课程改革中的变与不变153

六、 中俄课程改革对比分析159

第八章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基础理论166

一、 素质教育的新阐释166

二、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171

三、 创新教育的新观念173

四、 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176

五、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设计180

第九章 课程体系的时代特征186

一、 古代课程体系的特征186

二、 近代课程体系的特征187

三、 现代课程体系的特征192

第十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特征194

一、 学科中心课程的学生中心课程195

二、 筛选教育课程与普及教育课程196

三、 素质教育内涵概要203

四、 “应试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205

第十一章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理念219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理念220

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222

三、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22

四、 终身教育的理念223

五、 创新教育的理念224

六、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理念227

七、 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理念228

十、 科目课程时编配弹性约定的理念232

九、 适应性与超越性结合的理念232

八、 爱国思想与世界意识结合的理念232

第十二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框架235

一、 实行多套课程方案:落实三级课程管理237

二、 加强各级学校素质教育,解决幼小衔接断层问题253

三、 界定课程目标,构建新目标体系259

四、 全面贯彻方针,加强审美教育273

五、 开发新型活动课,加强课程实践性282

六、 开发评价理论研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295

七、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制高质量教学课件298

第十三章 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299

一、 教学体系的含义300

二、 传统教学体系的弊病301

三、 教师的个性与学生的创造力303

第十四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实施观307

一、 课程实施的含义308

二、 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309

三、 课程实施研究对课程改革的意义312

四、 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315

第十五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育人观321

一、 推动课程发展的客观基础322

二、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核心326

三、 与“育人为本”相对立的课程观332

第十六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课程观336

一、 课程概念的各种界定337

二、 对各种课程界说的评析341

三、 改造封闭狭隘的课程观345

四、 摒弃学科本位主义349

第十七章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评价观351

一、 世界课程评价的发展概略351

二、 新中国课程评价发展历程354

三、 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评价观363

附录377

译者说明377

附录一:《俄罗斯学校教学标准》序言379

附录二:普通初等、普通基础、普通中学(完全)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总构想383

附录三:俄罗斯联邦联邦法《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草案)401

主要参考书目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