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 苏金树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630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1

1.1.2 计算机网络基本分类2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5

1.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

1.2.2 OSI参考模型5

1.2.3 OSI参考模型与邮政系统的类比7

1.2.4 邮政局的路由11

1.2.5 封装与拆封12

1.3 网络标准12

1.4 数据通信的基础14

1.4.1 傅立叶分析14

1.4.2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15

1.4.3 信道与通信方式16

1.4.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7

1.5 数据传输18

1.5.1 数字数据的数据传输18

1.5.2 调制解调器20

1.5.3 模拟数据的数据传输24

1.5.4 数据同步方式26

1.6 差错控制与校验码28

1.6.1 差错控制28

1.6.2 校验码29

习题31

第二章 物理层32

2.1 传输介质32

2.1.1 磁介质32

2.1.2 双绞线33

2.1.3 基带同轴电缆33

2.1.4 宽带同轴电缆34

2.1.5 光纤35

2.2 电话交换系统40

2.2.1 电话系统结构41

2.2.2 主干和多路复用43

2.2.3 交换52

2.3 窄带ISDN59

2.3.1 ISDN服务59

2.3.2 ISDN系统体系结构59

2.3.3 ISDN接口61

2.4 无线传输62

2.4.1 电磁波谱62

2.4.2 无线电传输64

2.4.3 微波传输65

2.4.4 红外线和毫米波66

2.4.5 光波传输66

2.5 蜂窝无线通信67

2.5.1 寻呼系统68

2.5.2 无绳电话68

2.5.3 模拟蜂窝电话69

2.5.4 数字蜂窝电话72

2.5.5 个人通信服务73

2.6 通信卫星74

2.6.1 地球同步卫星74

2.6.2 低轨道卫星76

习题77

第三章 以太网系列技术79

3.1 10Mbps以太网络帧格式79

3.1.1 802.3与以太网帧格式81

3.1.2 802.3和以太网帧格式的例外情况83

3.2 802.3模型功能概述84

3.2.1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84

3.2.2 物理信号(PLS)规范87

3.2.3 介质接入单元(MAU)规范89

3.3 100Mbps以太网90

3.3.1 概述90

3.3.2 802.3u标准功能概述91

3.3.3 协调子层(RS)和介质无关接口(MII)92

3.3.4 介质无关接口(MII)和AUI92

3.4 网桥95

3.5 交换式以太网98

3.5.1 第2层交换定义98

3.5.2 交换式以太网99

3.6 全双工和流量控制100

3.6.1 全双工/流量控制100

3.6.2 流量控制101

3.6.3 PAUSE帧定义101

3.6.4 PAUSE帧控制和使用103

3.6.5 PAUSE协商103

3.6.6 混合交换式以太网拓扑结构104

3.7 虚拟LAN(VLAN)105

3.7.1 VLAN操作105

3.7.2 含VLAN标记帧格式106

3.7.3 VLAN维护108

3.8 1000Mbps(千兆位)以太网络108

3.8.1 半双工操作109

3.8.2 共享式千兆位网络实现110

3.8.3 帧突发111

3.8.4 GbE全双工操作113

3.8.5 流量控制114

3.9 100Mbps以太网和1000Mbps以太网的主要区别117

习题118

第四章 ATM及帧中继等传输网络120

4.1 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120

4.1.1 ATM网络技术概论120

4.1.2 ATM物理层122

4.1.3 物理介质子层123

4.1.4 ATM层123

4.1.5 ATM适应层131

4.1.6 ATM交换技术132

4.1.7 ATM局域网技术133

4.2 帧中继技术136

4.2.1 帧中继概述136

4.2.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框架139

4.2.3 帧中继网络的基本原理140

4.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145

4.3.1 802.11协议的结构145

4.3.2 MAC协议146

4.4 MAN和SMDS149

4.4.1 MAN的特点149

4.4.2 SMDS的特点150

4.4.3 MAN的拓扑结构和协议层次151

习题153

第五章 TCP/IP原理155

5.1 TCP/IP协议栈155

5.1.1 总体结构155

5.1.2 协议栈多路复用156

5.1.3 TCP159

5.1.4 UDP163

5.1.5 IP165

5.2 其他协议168

5.2.1 地址解析协议168

5.2.2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171

5.2.3 性能174

5.3 路由的基本原理175

5.3.1 路由器175

5.3.2 寻找IP目的地址176

5.3.3 网络掩码177

5.3.4 路由选择过程179

5.3.5 路由选择表180

5.3.6 管理距离181

5.3.7 路由选择表查找183

5.3.8 多路径操作183

5.4 子网化技术185

5.4.1 子网化举例186

5.4.2 如何使用掩码188

5.4.3 可变长子网化189

习题192

第六章 基本路由技术194

6.1 有类内部路由194

6.1.1 距离—向量协议194

6.1.2 RIP协议195

6.1.3 配置195

6.1.4 RIP协议的更新197

6.1.5 RIP协议的度量值198

6.1.6 RIP协议的记数到无穷大(Count-to-Infinity)198

6.1.7 距离—向量协议的水平分割199

6.1.10 阻止机制201

6.1.11 定时器201

6.1.9 瞬间更新201

6.1.8 毒性逆转201

6.1.12 报文格式203

6.1.13 有限的RIP协议更新204

6.1.14 RIP协议的网络设计206

6.1.15 诊断和显示命令209

6.1.16 RIP协议小结211

6.2 有类网络中的路由选择211

6.3 路由聚合213

6.4 无类路由214

6.4.1 路由器的工作过程214

6.4.2 无类路由和路径前缀215

6.5 RIP协议版本2215

6.5.1 与RIPv1协议的不同之处216

6.5.2 报文格式216

6.5.3 与RIPv1协议的互操作217

6.6 OSPF协议220

6.7.1 引言221

6.7 移动IP协议221

6.7.2 移动IP的基本模型222

6.7.3 移动IP中的IP组播224

6.7.4 无线应用协议(WAP)226

习题228

第七章 因特网应用基础230

7.1 因特网应用和工具230

7.1.1 因特网应用和服务230

7.1.2 因特网的基本工具230

7.2 上网的方法233

7.2.1 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234

7.2.2 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234

7.2.3 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234

7.2.4 用户选择连接方法的考虑因素234

7.3 环球信息网基本原理235

7.3.1 环球信息网WWW概述236

7.3.2 环球信息网WWW的特点237

7.3.3 环球信息网的基本概念238

7.4 Web浏览器和服务器240

7.4.1 浏览器241

7.4.2 Web服务器241

7.5 Netscape浏览器242

7.5.1 Netscape视窗242

7.5.2 Netscape浏览环境配置242

7.5.3 Netscape使用245

习题249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250

8.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250

8.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要求251

8.2.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要求251

8.2.2 网络保护策略253

8.2.3 风险253

8.2.4 安全计划与管理254

8.2.5 常用的安全工具255

8.3 访问控制技术257

8.3.1 基于口令的访问控制技术258

8.3.2 选择性访问控制技术261

8.3.3 生物统计学和特殊技术263

8.4 加密技术264

8.5 设备安全265

8.5.1 调制解调器安全265

8.5.2 传输媒介安全266

8.5.3 设备物理安全267

8.6 防火墙技术267

8.6.1 防火墙的优缺点269

8.6.2 防火墙设计270

8.6.3 防火墙的组成271

8.7.3 邮件炸弹274

8.7.2 拒绝服务(DoS)274

8.7 网络安全攻击及解决方法274

8.7.1 特洛伊木马274

8.7.4 SYN淹没攻击275

8.7.5 过载攻击275

8.7.6 入侵276

8.7.7 信息窃取278

8.8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解决方案279

8.8.1 网络安全的防卫模式279

8.7.8 病毒279

8.8.2 常用的安全措施原则280

习题281

第九章 Windows NT/98网络操作系统实验283

9.1 Windows网络配置283

9.1.1 安装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283

9.1.2 检测和选择网络适配器284

9.1.3 配置网卡285

9.1.4 选择网络协议285

9.1.6 选择网络服务286

9.1.5 配置TCP/IP286

9.1.7 确认网络组件设置287

9.1.8 调整网络绑定287

9.1.9 加入工作组或域288

9.2 计算机网络参数配置289

9.2.1 设置计算机使用网络289

9.2.2 修改网络软件或硬件289

9.2.3 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290

9.2.4 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文件和文件夹290

9.2.5 连接网络上的打印机291

9.2.6 共享打印机291

9.2.7 用资源管理器查看网络驱动器292

9.2.8 使用拨号网络293

第十章 WWW信息服务器实验296

10.1 安装IIS296

10.1.1 安装概述296

10.1.2 Windows NT安全性297

10.1.3 安装准备298

10.1.4 FTP Guest帐号访问298

10.1.5 安装IIS299

10.1.6 如何发布信息301

10.2 IIS工作原理302

10.3 配置和管理IIS307

10.3.1 Microsoft Internet服务管理器308

10.3.2 使用其他Windows NT工具312

10.4 Web安全机制315

10.4.1 IIS安全机制的工作方式316

10.4.2 控制匿名访问316

10.4.3 控制用户或组的访问318

10.4.4 设置文件夹和文件权限320

10.4.5 设置WWW目录访问权322

10.4.6 通过IP地址控制访问权323

10.4.7 运行其他网络服务323

10.4.8 用安全套接字层(SSL)保护数据传输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