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系统的集成管理 概念、体系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系统的集成管理 概念、体系及其应用
  • (德)Heinz-Gerd Hegering等著;曹阳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4762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系统的集成管理 概念、体系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3

第一章 网络系统管理:任务定义3

第二章 网络系统的基本结构9

2.1术语9

2.2通信体系结构10

2.2.1构造原则和一般协议功能10

2.2.2 OSI层次模型12

2.2.3因特网通信体系结构15

2.3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17

2.3.1分布式计算环境(DCE)17

2.3.2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21

2.3.3开放分布式处理(ODP)22

2.3.4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TINA)23

2.4通信网络资源24

2.4.1传输介质26

2.4.2 LAN和Internet组件27

2.4.3 WAN组件33

2.4.4网络服务37

2.5分布式系统资源38

2.5.1系统资源38

2.5.2系统服务38

2.6本章小结39

第三章 网络系统的管理需求41

3.1管理方案41

3.2管理功能48

3.2.1配置管理49

3.2.2故障管理50

3.2.3性能管理51

3.2.4计费管理和用户管理52

3.2.5安全管理53

3.2.6其他划分管理功能的方法54

3.3管理的组织方面55

3.4管理的时间方面56

3.5本章小结58

第二部分 管理体系结构61

第四章 管理体系结构及其子模型61

4.1信为开放式平台先决条件的体系结构61

4.2信息模型63

4.3组织模型64

4.4通信模型66

4.5功能模型67

4.6本章小结69

第五章 OSI管理和TMN70

5.1概述70

5.2 OSI信息模型71

5.3 OSI组织模型76

5.4 OSI通信模型77

5.4.1系统管理78

5.4.2层次管理82

5.4.3协议管理83

5.5 OSI功能模型83

5.6电信管理网络(TMN)86

5.7本章小结90

第六章 因特网管理91

6.1概述91

6.2因特网信息模型(SMI和MIB)92

6.2.1 SNMPv1-SMI92

6.2.2 SNMPv2-SMI100

6.3因特网通信模型(SNMP)102

6.3.1 SNMPv1102

6.3.2 SNMPv2107

6.4 远程监测MIB110

6.5 SNMPv3和其他开发成果114

6.6本章小结117

第七章 以CORBA作为管理体系结构119

7.1对象管理体系结构119

7.1.1 CORBA120

7.1.2对象接口类型121

7.2对象模型和接口定义语言122

7.2.1对象模型122

7.2.2接口定义语言(IDL)124

7.2.3 IDL到实现语言的映射125

7.3对象请求代理(ORB)和ORB间协议126

7.3.1 CORBA的客户端127

7.3.2 CORBA的服务器端128

7.3.3 ORB间协议129

7.3.4 示例产品和解决方案130

7.4组织模型131

7.5 CORBA服务132

7.5.1事件服务132

7.5.2其他服务133

7.6 CORBA设施和系统管理设施134

7.6.1受管对象集服务135

7.6.2实例管理服务135

7.6.3策略管理服务136

7.7域接口136

7.7.1通告服务137

7.7.2拓扑服务137

7.7.3日志服务138

7.8 CORBA3.0的扩展139

7.9本章小结139

第八章 DMTF桌面管理接口141

8.1体系结构与组织模型141

8.2信息模型142

8.2.1管理信息格式142

8.2.2 MIF定义的例子143

8.2.3标准化属性组144

8.3通信模型145

8.3.1组件接口145

8.3.2到管理应用的接口146

8.4功能模型147

8.5本章小结147

第九章 基于Web的管理体系结构149

9.1动机和目标149

9.2 Java管理API151

9.2.1体系结构151

9.2.2对象模型152

9.2.3通信模型154

9.2.4功能模型154

9.3基于Web的企业管理155

9.3.1体系结构155

9.3.2通用信息模型156

9.3.3受管对象格式157

9.3.4使用XML表示CIM159

9.4代理技术160

9.5本章小结161

第十章 管理体系结构之间的网关162

10.1不同体系结构类型的网关163

10.2管理网关164

10.2.1管理信息的转换164

10.2.2协议和服务的转换165

10.3 ISO/CCITT和因特网管理共存(IIMC)166

10.3.1管理信息的转换166

10.3.2协议和服务的转换169

10.4联合的域间管理(JIDM)170

10.4.1管理信息的转换171

10.4.2协议和服务的转换174

10.5本章小结176

第三部分 管理工具和技术179

第十一章 管理工具分类179

11.1管理工具分类标准180

11.2一般分类方法180

11.3集成的形式182

11.3.1用户界面集成182

11.3.2基于代理或网关的集成182

11.3.3数据集成183

11.3.4总体集成183

第十二章 独立的测试和监测工具184

12.1测试设备和接口测试器184

12.2协议分析仪186

12.3来自因特网环境的工具188

第十三章 管理平台190

13.1平台体系结构190

13.1.1基础设施191

13.1.2用户界面模块193

13.2基本应用模块196

13.2.1监测资源的状态197

13.2.2阈值监测198

13.2.3事件管理198

13.2.4配置管理199

13.2.5拓扑管理200

13.2.6性能监测201

13.3管理应用模块201

13.4选择标准203

13.5本章小结205

第十四章 集成工具206

14.1企业管理系统206

14.1.1企业应用的管理207

14.1.2体系结构的可伸缩性及集成208

14.1.3事件管理209

14.2故障票据系统(TTS)210

14.2.1 TTS的结构和功能210

14.2.2故障票据的信息结构212

14.2.3将TTS集成到操作环境中213

14.2.4故障票据系统的标准化214

14.3文档系统217

14.3.1电缆管理系统220

14.3.2文档系统介绍222

14.4本章小结222

第十五章 开发工具224

15.1 MIB工具224

15.1.1 GMDO工具225

15.1.2 UML和OMT建模工具225

15.2开发代理工具227

15.2.1 OSI管理代理工具228

15.2.2 SNMP管理代理工具228

15.2.3 DMTF-DMI工具229

15.2.4 CORBA代理工具230

15.2.5其他管理代理工具230

15.3管理应用模块的开发环境231

15.3.1管理协议接口231

15.3.2数据库接口232

15.3.3改进事件服务233

15.3.4 MIB编译器233

15.4设计用户界面的工具234

15.5本章小结236

第十六章 网络与系统管理的可选解决方案和工具237

16.1网络和组件管理237

16.1.1任务237

16.1.2与设备无关的组件管理239

16.1.3与设备有关的组件管理241

16.2系统和软件管理250

16.2.1功能域和资源250

16.2.2用于软件管理和清单管理工具252

16.2.3软件分发与安装255

16.2.4服务器监测257

16.2.5桌面管理260

16.2.6应用模块的监测工具261

16.2.7用户管理262

16.2.8其他领域263

16.3本章小结265

第四部分 操作实现269

第十七章 网络系统运作介绍269

17.1网络系统提供商提供的服务270

17.1.1服务目录的结构及内容270

17.1.2提供商与客户间的服务等级协定(SLA)272

17.2当前组织网络系统操作的途径274

17.2.1目标与任务274

17.2.2映射为提供商的操作结构274

17.3提供商组织的接口和任务276

17.3.1公司管理277

17.3.2规划278

17.3.3开发279

17.3.4培训279

17.3.5操作280

17.4在组织操作方面的现有工作280

17.4.1 OSI功能域与IT基础设施库280

17.4.2电信管理网络(TMN)中的服务管理282

17.4.3框架操作概念283

17.5为描述网络系统操作而引入的进程模型285

17.5.1三个核心操作进程285

17.5.2帮助桌面的接口和操作进程之间的接口286

17.5.3部署操作进程的操作实例287

第十八章 操作中管理工具的使用289

18.1用于网络系统操作的面向处理的管理办法(PoM)类型290

18.1.1信息支持291

18.1.2通信支持292

18.1.3处理支持292

18.1.4执行支持293

18.1.5 PoM与管理工具间的关系293

18.2决定面向提供商的工具功能的实用步骤294

18.2.1进程描述295

18.2.2动作描述296

18.2.3对请求的PoM及其工具实现进行分析296

18.3例程管理296

18.3.1监视组件状态299

18.3.2处理检测到的异常303

18.3.3编译操作统计数据307

18.4问题管理308

18.4.1问题通告分类309

18.4.2处理问题通告(在第n个支持级)312

18.5变更管理314

18.5.1表述变更316

18.5.2技术性能特征认定318

18.5.3变更分类319

18.5.4分配优先级321

18.5.5在测试操作中执行变更321

18.5.6在实际操作中接受变更324

18.5.7发布变更326

18.6用于变更管理的提供商可接受的工具327

18.6.1 GICC体系结构328

18.6.2基本服务329

18.6.3协同服务330

18.6.4应用服务330

18.6.5进程管理服务332

18.6.6其他方面333

第十九章 质量监测与操作保证334

19.1质量层的内容和进程335

19.1.1 符合IS09000的质量335

19.1.2信息处理中的质量管理系统336

19.1.3质量进程336

19.2操作质量监视和保证(QMA)337

19.2.1质量进程的内容和结构337

19.2.2 PoM和工具需求339

19.3案例分析:安全数据分析342

19.3.1 QI-源库:SN日志数据343

19.3.2 Q-目标:基于交换网络节点的攻击模式344

19.3.3 Q-保证支持:日志分析仪345

19.3.4 QI-采集支持:日志接收单元346

19.3.5 QI-归档:中央日志归档346

19.4操作进程协同助理的前景347

第二十章 两个面向提供商的管理产品实例350

20.1 Tivoli管理环境350

20.1.1安全350

20.1.2可用性350

20.1.3部署351

20.1.4操作和管理351

20.2 Mansys专家桌面352

20.2.1定义服务353

20.2.2目标353

20.2.3报警353

第五部分 展望357

第二十一章 未来IT管理的需求与解决方案357

21.1新的应用和需求357

21.2管理的新概念和新趋势359

第二十二章 管理体系结构与信息模型361

22.1管理体系结构的定位361

22.2管理信息模型362

22.3软件开发过程和实现语言363

22.4体系结构网关364

第二十三章 管理:驱动力还是障碍?365

参考文献367

缩写词375

作者简介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