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统计学
  • 张颖,杨国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568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经济统计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统计与统计学1

1.1.1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

1.1.2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3

1.1.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4

1.1.4 统计学的分科5

1.2 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6

1.2.1 总体与总体单位6

1.2.2 样本8

1.2.3 指标与标志8

1.2.4 变异与变量10

1.3 统计应用与模型11

1.3.1 统计的应用11

1.3.2 统计模型12

本章小结13

本章英文词汇13

本章习题13

2统计数据的搜集14

2.1 统计指标体系14

2.1.1 统计指标体系的含义14

2.1.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5

2.1.3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16

2.1.4 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成17

2.2 统计数据的类型与尺度17

2.2.1 统计数据的类型17

2.2.2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20

2.3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20

2.3.1 直接观察法20

2.3.2 报告法21

2.3.3 采访法21

2.3.4 通讯法22

2.3.5 实验调查法23

2.4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23

2.4.1 调查目的23

2.4.2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24

2.4.3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24

2.4.4 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24

2.4.5 调查的方式、方法25

2.4.6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25

2.5 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25

2.5.1 调查问卷的类型25

2.5.2 调查问卷的内容26

2.5.3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28

2.5.4 调查问卷的问题顺序29

2.5.5 调查问卷的问句设计30

2.5.6 调查问卷的答案设计32

2.6 统计调查误差与控制34

2.6.1 统计调查误差的概念和种类34

2.6.2 统计调查误差产生的原因36

2.6.3 统计调查误差的防止与减少36

2.7 案例分析:H公司人员匹配性的调查37

2.7.1 案例背景37

2.7.2 调查结果37

2.7.3 讨论问题38

2.7.4 问题分析38

本章小结38

本章英文词汇39

本章习题39

3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分布特征的测度41

3.1 统计数据的预处理41

3.1.1 资料的审核41

3.1.2 资料的筛选42

3.1.3 资料的排序42

3.2 统计数据的分组43

3.2.1 统计分组的概念43

3.2.2 统计分组的作用43

3.2.3 分组标志的类别45

3.2.4 分组标志的选择46

3.2.5 组数和组距47

3.2.6 组限和组中值49

3.3 统计数据的汇总52

3.3.1 统计资料汇总的概念52

3.3.2 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52

3.3.3 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法52

3.4 统计图表54

3.4.1 统计表54

3.4.2 统计图58

3.5 集中趋势的测度67

3.5.1 集中趋势的含义67

3.5.2 算术平均数67

3.5.3 调和平均数72

3.5.4 几何平均数74

3.5.5 众数76

3.5.6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77

3.5.7 平均指标的比较82

3.5.8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84

3.6 离散趋势的测度85

3.6.1 变异指标85

3.6.2 极差86

3.6.3 平均差87

3.6.4 方差与标准差89

3.6.5 变异系数94

3.7 分布形态的测度96

3.7.1 偏度96

3.7.2 峰度98

3.8 案例分析:某公司钢珠直径大小分析99

3.8.1 案例背景99

3.8.2 讨论问题100

3.8.3 问题分析100

3.8.4 分析结论100

本章小结101

本章英文词汇101

本章习题102

4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105

4.1 概率基础105

4.1.1 随机事件105

4.1.2 事件的概率107

4.1.3 概率分布110

4.1.4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118

4.2 抽样与抽样分布120

4.2.1 基本概念120

4.2.2 常用抽样统计方法122

4.2.3 抽样分布129

4.2.4 与正态分布有关的几种分布131

4.2.5 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135

4.3 参数估计的含义与类型136

4.3.1 参数估计的含义136

4.3.2 参数估计的类型136

4.4 参数的点估计138

4.4.1 矩估计法138

4.4.2 特征数法139

4.4.3 极大似然估计法140

4.4.4 估计量优劣的衡量标准144

4.5 参数的区间估计145

4.5.1 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45

4.5.2 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148

4.5.3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149

4.5.4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151

4.5.5 单个正态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152

4.5.6 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区间估计154

4.5.7 单侧置信区间155

4.6 样本容量的确定157

4.6.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157

4.6.2 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容量的确定158

4.7 案例分析:大学生自习时间差异分析159

4.7.1 案例背景159

4.7.2 样本数据159

4.7.3 问题与讨论160

4.7.4 分析与求解160

4.7.5 结果分析163

本章小结164

本章英文词汇164

本章习题165

5假设检验166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166

5.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166

5.1.2 小概率原理166

5.1.3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推理方法167

5.1.4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68

5.1.5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169

5.1.6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170

5.2 单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171

5.2.1 总体方差σ2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Z检验)171

5.2.2 总体方差σ2未知,关于均值的检验(t检验)172

5.2.3 均值μ未知,检验关于σ2的假设(x2检验)173

5.3 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174

5.3.1 关于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t检验)174

5.3.2 关于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F检验)176

5.4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177

5.4.1 一个总体比例的检验177

5.4.2 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检验178

5.5 总体分布类型的假设检验181

5.5.1 x2检验法181

5.5.2 偏度、峰度检验法183

5.6 其他非参数假设检验184

5.6.1 两独立样本曼-惠特尼U检验184

5.6.2 多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187

5.6.3 两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189

5.6.4 多配对样本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191

5.7 案例分析:广告效果检测193

5.7.1 案例背景193

5.7.2 三方争论的主要问题195

5.7.3 解决方案195

本章小结196

本章英文词汇196

本章习题197

6方差分析198

6.1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198

6.1.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198

6.1.2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199

6.1.3 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200

6.2 单因素方差分析201

6.2.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201

6.2.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201

6.2.3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不等重复问题205

6.3 双因素方差分析206

6.3.1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206

6.3.2 数据结构206

6.3.3 离差平方和的计算207

6.3.4 应用实例208

6.4 案例分析:员工生产效率差异分析210

6.4.1 案例背景210

6.4.2 问题讨论210

6.4.3 问题解决211

本章小结218

本章英文词汇219

本章习题219

7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21

7.1 变量的相关分析221

7.1.1 相关关系的概念221

7.1.2 相关关系的种类222

7.1.3 相关关系的显示223

7.1.4 相关关系的度量224

7.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29

7.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29

7.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231

7.2.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233

7.2.4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37

7.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38

7.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238

7.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239

7.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241

7.3.4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244

7.4 非线性回归分析244

7.4.1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意义244

7.4.2 非线性函数形式的确定245

7.4.3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247

7.5 回归模型建立的步骤248

7.5.1 理论模型的设计248

7.5.2 样本数据的收集249

7.5.3 模型参数的估计250

7.5.4 模型的检验250

7.6 案例分析:中国GDP与中国人口总数及价格指数的关系分析251

7.6.1 引言251

7.6.2 案例背景251

7.6.3 问题讨论251

7.6.2 问题解决252

本章小结254

本章英文词汇254

本章习题255

8时间数列分析257

8.1 时间数列的基本问题257

8.1.1 时间数列的概念257

8.1.2 时间数列的种类258

8.1.3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259

8.2 时间数列的水平与速度指标260

8.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260

8.2.2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265

8.2.3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67

8.2.4 平均速度269

8.3 长期趋势的分析271

8.3.1 时间数列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分解模型271

8.3.2 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273

8.3.3 指数平滑法277

8.3.4 最小平方法279

8.4 季节变动分析280

8.4.1 季节变动的分析原理280

8.4.2 季节变动的分析方法281

8.5 循环变动与不规则变动分析286

8.5.1 循环变动的目的与方法286

8.5.2 不规则变动的测定288

8.6 案例分析:中国1985—2007年人口问题分析293

8.6.1 引言293

8.6.2 案例背景293

8.6.3 问题讨论294

8.6.4 问题解决294

本章小结298

本章英文词汇299

本章习题299

9统计指数302

9.1 统计指数的概念与种类302

9.1.1 统计指数的概念302

9.1.2 统计指数的性质303

9.1.3 统计指数的作用304

9.1.4 统计指数的分类305

9.2 统计指数的编制306

9.2.1 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306

9.2.2 个体指数的编制307

9.2.3 总指数的编制308

9.2.4 综合指数的编制308

9.2.5 平均指数的编制313

9.3 统计指数体系317

9.3.1 统计指数体系的作用317

9.3.2 统计指数体系的构成317

9.3.3 统计指数体系成立的基本条件317

9.3.4 统计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的确定318

9.4 因素分析322

9.4.1 因素分析的概念322

9.4.2 因素分析的类型323

9.4.3 因素分析的内容323

9.4.4 因素分析的步骤324

9.4.5 总量指标因素分析325

9.4.6 相对指标因素分析328

9.4.7 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330

9.5 几个常用的统计指数333

9.5.1 工业生产指数333

9.5.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36

9.5.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339

9.5.4 股票价格指数342

9.6 案例分析: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编制349

9.6.1 案例背景349

9.6.2 问题讨论349

9.6.3 问题分析349

9.6.4 分析结论351

本章小结351

本章英文词汇352

本章习题352

附录 常用统计表355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