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及完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及完善研究
  • 李有星,胡晓治,金幼芳,王琳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8079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企业融资-金融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及完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言1

2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理论基础3

2.1 民间金融的概念厘清3

2.1.1 民间金融的内涵3

2.1.2 民间金融的外延10

2.1.3 民间金融的特征17

2.2 民间金融的合理性分析18

2.2.1 内生需求:金融抑制与二元金融结构18

2.2.2 竞争优势: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20

2.3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依据23

2.3.1 金融深化理论23

2.3.2 公共利益理论25

2.3.3 理论冲突与调和26

2.4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律制度构建宗旨27

2.4.1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27

2.4.2 满足市场运行需求28

2.4.3 分类规制民间金融30

3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现实分析32

3.1 民间金融市场现状32

3.1.1 商事借贷行为不规范32

3.1.2 缺乏交易安全港制度33

3.1.3 缺乏投资者保护措施34

3.1.4 模式创新难以合法化34

3.2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制现状35

3.2.1 民间金融的法制发展历程35

3.2.2 民间金融的制度现状及缺陷41

3.2.3 民间金融的司法现状及缺陷47

3.3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制化障碍49

3.3.1 金融抑制政策迟滞民间金融法制化进程50

3.3.2 司法解释越位侵蚀民间金融法制化空间52

3.3.3 刑法过度介入妨碍民间金融市场机制53

4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制模式及其启示60

4.1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法制模式借鉴60

4.1.1 分类监管与市场自决:美国社区银行60

4.1.2 政府引导民间金融转型:日本无尽组织63

4.1.3 私法调整为核心:台湾合会组织65

4.2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模式与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66

4.2.1 经济结构影响民间金融市场发展66

4.2.2 民间金融市场发展诱致治理模式变迁67

4.2.3 治理模式变革引导民间金融市场发展71

4.3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治理模式的选择75

4.3.1 民间金融市场自决为核心75

4.3.2 健全民间金融法律为路径77

4.3.3 赋权政府干预调控为保障79

5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主体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81

5.1 民间金融主体法律制度构建的依据81

5.1.1 民间金融主体法律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81

5.1.2 民间金融主体法律制度构建的现实依据86

5.2 民间金融主体的类型化考量89

5.2.1 经营性标准下的民间金融主体类型化89

5.2.2 发展程度视角下的民间金融主体类型化91

5.2.3 涉众性标准下的民间金融主体类型化94

5.3 民间金融主体分类准入制度的构建100

5.3.1 民间金融主体准入制度的构建目标100

5.3.2 民间金融主体准入制度的规制范围101

5.3.3 民间金融主体准入的审批制度构建105

5.3.4 民间金融主体准入的备案制度构建109

5.3.5 民间金融主体准入的豁免制度构建110

5.4 民间金融主体退出制度的完善113

5.4.1 民间金融主体退出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113

5.4.2 民间金融主体退出的个人破产制度构建116

5.4.3 民间金融主体适用企业破产法的完善120

5.4.4 民间金融主体适用司法重整制度的完善121

6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行为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124

6.1 民间金融行为的类型化考量124

6.1.1 债权型融资125

6.1.2 股权及合伙份额型融资128

6.1.3 类信托型集资130

6.1.4 融资信息中介行为131

6.2 民间金融行为的民商法调整132

6.2.1 民商法调整民间金融行为的法理基础132

6.2.2 民商法调整民间金融行为的主要问题133

6.2.3 民商法调整民间金融行为的制度完善134

6.3 民间金融行为的刑法规制142

6.3.1 刑法规制民间金融行为的现实分析142

6.3.2 刑法规制民间金融行为的理念重构145

6.3.3 刑法规制民间金融行为的路径调整148

7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监管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155

7.1 民间金融监管现状分析155

7.1.1 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155

7.1.2 民间金融监管的现实瓶颈157

7.2 民间金融监管模式选择163

7.2.1 域外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及启示163

7.2.2 确立服务市场的有限监管理念169

7.2.3 建立“双线多头”的监管模式170

7.3 民间金融监管权责划分173

7.3.1 民间金融监管主体权责173

7.3.2 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权责的划分181

7.3.3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权责划分182

7.4 民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与完善186

7.4.1 监管协调机制可行性分析186

7.4.2 监管协调机制的价值目标194

7.4.3 境外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195

7.4.4 监管协调机制的具体设计204

8 民间金融市场治理的征信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207

8.1 民间金融征信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207

8.1.1 民间金融征信制度框架之界定207

8.1.2 我国民间金融征信的发展状况与核心缺陷210

8.2 民间金融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特殊性与难点分析214

8.2.1 民间金融的业态多样性与征信系统标准化之冲突214

8.2.2 民间金融征信效率与信用信息权保护之冲突216

8.2.3 民间金融信用评级市场化与评级利益寻租之冲突218

8.3 民间金融征信机制建立的可行性分析219

8.3.1 民间金融业态分类归集的标准与方法219

8.3.2 征信信息使用授权的路径与方法221

8.3.3 建立信用评价主体间博弈平衡机制的可能性分析221

8.4 民间金融征信立法思想的选择与法律框架的构建222

8.4.1 民间金融征信立法的三个基础性问题222

8.4.2 民间金融征信主体法律制度的构建224

8.4.3 民间金融征信行为法律制度的构建227

8.4.4 民间金融征信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231

9 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237

9.1 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现实背景237

9.1.1 我国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立法现状237

9.1.2 现行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缺乏体系性240

9.1.3 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立法的主要任务242

9.2 域外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借鉴244

9.2.1 域外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路径244

9.2.2 域外民间金融信息披露制度245

9.2.3 域外民间金融安全保障制度246

9.2.4 域外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启示247

9.3 我国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设重点248

9.3.1 民间金融风险市场监控制度248

9.3.2 民间金融安全保障制度252

9.3.3 民间金融风险预警应急制度254

10 结论257

附件1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法律制度研究260

附件2 加强企业民间融资的法治保障297

附件3 推进我省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的建议300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