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来自上面的革命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小荣,王萍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12497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247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来自上面的革命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人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1
一、深刻总结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的重大意义1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分析4
三、对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判断10
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13
第一章 “不能这样下去了”——改革的社会背景19
一、“勃列日涅夫现象”与社会停滞20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21
(二)权力的共同协定27
(三)停滞的社会状态32
二、“安德罗波夫现象”与社会心理37
(一)安德罗波夫其人38
(二)短暂的安氏改革41
(三)安德罗波夫现象45
三、“戈尔巴乔夫现象”与社会期望47
(一)受挫的心理:契尔年科上台48
(二)戈尔巴乔夫:精力充沛的人51
(三)政治代沟:不用为过去负责54
第二章 “多一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原则60
一、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61
(一)破除对外部世界的扭曲观念62
(二)选择自由和不干涉他国内政69
(三)要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正75
(四)总书记:社会主义的新特征77
二、新思维:意识形态改革79
(一)列宁改革的政治象征80
(二)赫鲁晓夫的改革意义85
(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88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92
(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回归93
(二)全人类利益:避免核战争96
(三)要使人民获得自由和尊严101
四、总书记“战胜”了马列主义107
(一)《苏共中央纲领》110
(二)《苏共民主纲领》110
(三)《马克思主义纲领》111
第三章 “让人民参与政治”——改革的动力机制113
一、公开性:人民有权了解真相114
(一)赫鲁晓夫式“梦魇”117
(二)绝不同意隐瞒真相119
(三)应该向人民讲真话125
(四)公开性能造就干部128
(五)如实恢复历史面目132
二、民主化:要从下面发动起来140
(一)打破经济官僚垄断141
(二)要给社会输送氧气144
(三)选举就应该是选举149
(四)要给新闻界以自由152
(五)保障游行结社权利156
三、知识分子:体制内的异见者160
(一)知识分子与异见者161
(二)报纸:意见多元化168
(三)舆论:思想的背弃175
四、政治话语:从胜利走向失败179
(一)“胜利式话语”的特征179
(二)“胜利式话语”的成因184
(三)“胜利式话语”的失败189
五、消极的大众:沉默的大多数194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195
(二)台上的都是些什么人啊197
(三)沉默:我们不需要改革200
第四章 “没有现成的药方”——改革的方法策略205
一、“对纪律的强调”: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206
(一)“新阶级”:行政命令体制206
(二)纪律与道德:反酗酒运动209
(三)障碍机制:向新状态转变212
二、“不要崇拜计划”:要跟上现实生活节奏215
(一)从经济到政治:改革转向216
(二)学会在民主的条件下工作221
(三)要用协议的方法推动改革226
三、“改革的杠杆”:发起对官僚特权的反对228
(一)“官名录”:特权阶层的形成228
(二)“反腐败”:改革的政治杠杆241
四、“政治的考量”:谋求保守与激进的平衡247
(一)焦躁: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248
(二)领导者与裁判者:改革中间派251
(三)改革:既以说开头也以说结束256
第五章 “破除社会阻碍机制”——苏联共产党的改革262
一、改革的保证人:苏联共产党262
(一)共产党与政权263
(二)改革就是革命267
(三)更新干部队伍268
(四)策略:拉住党274
二、上面的革命:党的自我纯洁278
(一)不改革就得靠边站280
(二)允许政治派别存在287
(三)向多党体制的过渡294
(四)竞争选举下的失败298
三、政治局、书记处与中央委员会302
(一)政治局:从团结到分裂304
(二)书记处:从执行到空置313
(三)中央委员会:咨询机构320
四、全党意志:关键的代表大会327
(一)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329
(二)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334
(三)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343
五、党的反抗:反对戈尔巴乔夫350
(一)尼娜的信:《我不能放弃原则》350
(二)苏共纲领派的形成与政治主张357
(三)为什么不能放弃戈尔巴乔夫?368
第六章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改革378
一、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建设法制国家379
(一)重塑执政的政治合法性382
(二)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款392
(三)不能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397
二、苏维埃制度改革: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06
(一)第一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09
(二)第二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16
(三)第三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18
(四)第四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19
(五)第五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421
三、部长会议—苏联内阁—苏联国务会议423
(一)部长会议424
(二)苏联内阁426
(三)苏联国务会议430
四、权力转换的中介人:“总书记—总统”432
(一)领袖:中央总书记433
(二)新职业:苏联总统437
第七章 “志同道合者的事业”——改革领导集体分析450
一、三驾马车: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与雷日科夫451
(一)戈尔巴乔夫451
(二)利加乔夫457
(三)雷日科夫464
二、左膀右臂:雅科夫列夫与谢瓦尔德纳泽466
(一)改革的“灵魂”:雅科夫列夫466
(二)外交“新思维”:谢瓦尔德纳泽478
三、叶利钦: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竞争对手485
(一)莫斯科市委书记485
(二)政治局的出局者492
(三)政治反对派领袖494
(四)俄罗斯首位总统497
四、政治智囊:博尔金、格拉乔夫与切尔尼亚耶夫504
(一)博尔金506
(二)格拉乔夫510
(三)切尔尼亚耶夫512
五、“天使们的起义”:改革精英的集体背叛513
(一)苏联政治体制不可挽救吗?514
(二)苏联共产党是否不可改造?520
(三)戈尔巴乔夫有改革计划吗?528
(四)改革是否受到西方的诱惑?533
(五)叛变流行病:精英的共谋?542
第八章 “建立主权国家联盟”——党—国联邦化失败551
一、联邦党、联邦国:戈尔巴乔夫新构想551
(一)民族分裂与国家联邦化的构想552
(二)政治离心与苏共联邦化的构想564
(三)全民公决与主权国家联盟努力568
二、保卫联盟: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575
(一)举棋不定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577
(二)挽救苏联的三天:“八一九事件”584
(三)“跪着的骚乱”:胜利还是失败?589
三、政治的冷漠:危急关头的苏联共产党602
(一)分裂:中央书记处602
(二)辞职:中央总书记607
(三)取缔:苏联共产党609
(四)自辩:戈尔巴乔夫612
四、主权独立: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大分裂615
(一)别洛韦日协议617
(二)阿拉木图宣言621
(三)苏联总统辞职623
结语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625
附录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大事记633
参考文献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