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测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测量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366471.jpg)
- 臧立娟,王凤艳主编;王明常,贾俊乾,于小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9903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测量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测量学简介1
1.2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
1.2.1 大地体1
1.2.2 椭球体2
1.2.3 球体4
1.3 测绘参考系4
1.3.1 坐标参考系4
1.3.2 高程参考系9
1.3.3 坐标转换10
1.4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1
1.4.1 地球曲率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11
1.4.2 地球曲率对距离测量的影响12
1.4.3 地球曲率对高差测量的影响13
1.5 测量工作程序13
1.5.1 测量工作原则13
1.5.2 控制测量13
1.5.3 细部测量14
复习思考题15
第2章 角度测量16
2.1 角度测量原理16
2.1.1 水平角测量原理16
2.1.2 竖直角测量原理17
2.2 电子经纬仪18
2.2.1 电子经纬仪的轴系结构与主要组成部件18
2.2.2 电子经纬仪配套使用的工具23
2.2.3 电子经纬仪的功能与使用24
2.3 角度测量26
2.3.1 水平角测量26
2.3.2 垂直角测量28
2.4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32
2.4.1 仪器误差32
2.4.2 观测误差35
2.4.3 外界环境影响36
2.5 电子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37
2.5.1 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37
2.5.2 十字丝分划板的检验与校正37
2.5.3 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37
2.5.4 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38
2.5.5 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38
2.5.6 横轴的检验与校正39
复习思考题40
第3章 距离测量42
3.1 钢尺量距42
3.1.1 钢尺42
3.1.2 钢尺量距43
3.1.3 钢尺量距误差分析45
3.2 视距测量46
3.2.1 视距测量原理46
3.2.2 视距测量误差分析47
3.3 电磁波测距47
3.3.1 电磁波测距原理47
3.3.2 全站仪48
3.3.3 电磁波测距54
3.3.4 电磁波测距改正与归算54
3.3.5 电磁波测距误差分析56
3.3.6 电磁波测距仪的检验与校正57
复习思考题59
第4章 高差测量60
4.1 水准测量原理60
4.2 水准仪61
4.2.1 自动安平水准仪61
4.2.2 电子水准仪64
4.3 水准测量70
4.3.1 单站水准测量70
4.3.2 连续水准测量71
4.3.3 面水准测量71
4.4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72
4.4.1 水准仪与水准尺的误差72
4.4.2 观测误差73
4.4.3 外界环境影响73
4.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74
4.5.1 圆水准器轴检验校正74
4.5.2 十字丝横丝检验校正74
4.5.3 自动安平补偿器的检查74
4.6 三角高程测量75
4.6.1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75
4.6.2 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分析75
复习思考题77
第5章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78
5.1 测量误差78
5.1.1 测量误差来源78
5.1.2 测量误差分类79
5.1.3 测量误差处理79
5.2 偶然误差特性80
5.2.1 偶然误差分布的统计规律性80
5.2.2 偶然误差分布的数量特征81
5.3 测量精度评定指标82
5.3.1 中误差82
5.3.2 相对中误差83
5.3.3 极限误差83
5.4 偶然误差传播律83
5.4.1 倍数函数的中误差84
5.4.2 和或差函数的中误差84
5.4.3 线性函数的中误差85
5.4.4 一般函数的中误差86
5.5 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88
5.5.1 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88
5.5.2 不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89
5.6 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91
5.6.1 改正数91
5.6.2 用改正数计算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91
5.6.3 用改正数计算不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93
5.7 测量平差准则——最小二乘原理93
复习思考题94
第6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96
6.1 概述96
6.1.1 控制测量方法96
6.1.2 国家控制测量97
6.1.3 小区域控制测量98
6.1.4 控制测量数据处理99
6.2 直线定向99
6.2.1 标准方向99
6.2.2 方位角100
6.2.3 象限角100
6.2.4 坐标正、反算101
6.3 导线测量102
6.3.1 导线测量外业102
6.3.2 导线测量内业105
6.4 交会测量110
6.4.1 角度交会测量110
6.4.2 边长交会测量112
6.4.3 边角交会测量113
6.4.4 方向交会测量114
6.5 三、四等水准测量116
6.5.1 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116
6.5.2 三、四等水准测量内业119
6.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122
6.6.1 GNSS简介122
6.6.2 GPS系统构成及定位原理122
6.6.3 GPS网的设计要求127
6.6.4 GPS基线向量与高程平差129
6.6.5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130
6.6.6 RTK技术应用131
复习思考题132
第7章 地形图测绘及应用136
7.1 地形图基础知识136
7.1.1 地形图136
7.1.2 地形图比例尺138
7.1.3 地形图图式139
7.1.4 地形图分幅及编号145
7.2 地形图测绘149
7.2.1 图根控制测量149
7.2.2 细部测量151
7.2.3 数字化测图154
7.2.4 地形图编绘160
7.3 地形图应用161
7.3.1 地形图识读161
7.3.2 地形图上量测164
7.3.3 地形图上设计166
7.3.4 地形图野外应用171
复习思考题172
第8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173
8.1 施工测量概述173
8.2 角度放样174
8.2.1 直接法放样角度174
8.2.2 归化法放样角度174
8.3 距离放样175
8.3.1 直接法放样距离175
8.3.2 归化法放样距离175
8.4 平面点位放样175
8.4.1 极坐标法175
8.4.2 直角坐标法176
8.4.3 方向线交会法177
8.4.4 角度交会法177
8.4.5 距离交会法178
8.4.6 坐标测量法179
8.5 高程放样180
8.5.1 水准测量法180
8.5.2 不量高全站仪垂距测量法高程放样182
8.6 直线放样182
8.6.1 平面直线放样182
8.6.2 铅垂线放样182
8.6.3 坡度线放样183
8.7 曲线放样184
8.7.1 单圆曲线放样185
8.7.2 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放样188
8.7.3 复曲线放样192
8.7.4 竖曲线放样193
复习思考题194
第9章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196
9.1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概述和任务196
9.1.1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概述196
9.1.2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任务196
9.2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测量198
9.2.1 地质观察路线198
9.2.2 地质点及其测量198
9.2.3 矿体及岩层界线的圈定199
9.3 勘探网的布设199
9.3.1 勘探网的设计200
9.3.2 勘探网的测设200
9.4 勘探工程的布设202
9.4.1 钻孔测量202
9.4.2 探槽、探井、取样钻孔的布设203
9.5 勘探线剖面测量203
9.5.1 剖面起始点和剖面线的测设204
9.5.2 剖面点、测站点和剖面控制点的测量205
9.5.3 剖面图的绘制206
复习思考题207
第10章 物化探工程测量208
10.1 物化探工程测量概述和任务208
10.1.1 物化探工程测量概述208
10.1.2 物化探测量的任务209
10.2 物化探测网的设计与施测210
10.2.1 物化探测网的设计210
10.2.2 物化探测网的施测212
10.3 野外质量检查、精度评定及资料的整理和验收214
10.3.1 质量检查和精度评定214
10.3.2 资料的整理、验收与工作报告的编写215
10.4 RTK物化探测量216
10.4.1 原理与方法217
10.4.2 质量检查与精度分析219
10.4.3 RK物化探测量实例219
10.5 利用地形图或影像布设物化探测网221
10.5.1 利用地形图布设物化探测网221
10.5.2 利用正射影像布设物化探测网222
复习思考题223
第11章 建筑工程测量224
11.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224
11.2 场地平整测量225
11.3 施工控制测量228
11.4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30
11.4.1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30
11.4.2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236
11.5 管道施工测量238
11.5.1 地下管道的施工测量238
11.5.2 架空管道施工测量241
11.6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242
11.7 建筑物沉降观测243
11.7.1 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243
11.7.2 沉降观测系统的布置244
11.7.3 沉降观测的实施244
11.7.4 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245
11.7.5 沉降观测的成果表达与分析245
复习思考题247
第12章 道路工程测量249
12.1 道路工程测量概述249
12.2 道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250
12.2.1 初测250
12.2.2 定测251
12.3 道路施工测量254
12.4 道路竣工测量257
12.5 桥隧施工测量258
12.5.1 桥梁施工测量258
12.5.2 隧道施工测量260
复习思考题268
第13章 地籍测量269
13.1 地籍调查概述269
13.1.1 地籍及相关概念269
13.1.2 地籍调查的分类269
13.1.3 地籍调查的基本内容270
13.2 权属调查271
13.2.1 权属调查的概述271
13.2.2 地籍区、地籍子区与调查单元的划分271
13.2.3 地籍编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74
13.2.4 权属调查的基本过程275
13.3 地籍控制测量280
13.3.1 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280
13.3.2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281
13.3.3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281
13.3.4 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281
13.3.5 控制网的施测283
13.4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284
13.4.1 界址点测量方法284
13.4.2 界址点的外业施测287
13.4.3 地籍图测绘288
13.5 面积的量算与汇总289
13.5.1 地籍数据的面积量算289
13.5.2 地籍数据的面积汇总290
13.6 地籍数据入库290
13.6.1 数据库建设流程291
13.6.2 属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291
13.6.3 图形数据的采集与处理293
13.6.4 数据库成果293
复习思考题293
第14章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295
14.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介295
14.2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组织296
14.2.1 矢量数据297
14.2.2 栅格数据299
14.3 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简介302
14.3.1 国外GIS软件302
14.3.2 国内GIS软件304
14.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306
14.4.1 GIS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306
14.4.2 GI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307
14.4.3 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307
14.4.4 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08
14.4.5 GIS技术在环境资源分析中的应用309
14.4.6 GIS技术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310
14.4.7 社会宏观决策支持311
复习思考题311
第15章 遥感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312
15.1 遥感技术简介312
15.1.1 遥感概念312
15.1.2 传感器类型312
15.1.3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313
15.1.4 遥感数据的选择313
15.1.5 遥感在资源环境探测方面的应用313
15.2 遥感图像处理314
15.2.1 遥感图像增强方法314
15.2.2 遥感图像处理流程315
15.3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317
15.4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320
15.4.1 遥感影像地层岩性解译320
15.4.2 遥感岩浆岩解译330
15.4.3 遥感构造解译334
15.5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336
15.5.1 研究区位置336
15.5.2 遥感图像处理337
15.5.3 蚀变信息提取339
复习思考题341
参考文献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