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326624.jpg)
- 邹统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682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高等学校-教材;旅游区-经济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1
一、旅游资源1
二、旅游景区1
三、旅游目的地3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与特征3
一、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3
二、旅游景区的特征5
第三节 旅游景区的分类7
第四节 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分类8
第二章 旅游景区管理前沿11
第一节 旅游景区定义与分类的发展11
一、旅游景区定义11
二、旅游景区分类12
第二节 新一代人的市场需求12
一、X、Y、Z三代人的界定13
二、X、Y、Z三代人的特征13
三、X、Y、Z三代人对旅游景区的要求14
第三节 旅游景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5
一、中外旅游景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6
二、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16
第四节 旅游景区管理理论演进17
一、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任务17
二、旅游景区管理体系18
三、旅游景区管理新思维20
第五节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创新22
一、5A级旅游景区摘牌——旅游景区评级动态化管理22
二、旅游景区生态认证——生态旅游兴起22
三、旅游景区免门票——旅游“门票”经济转型23
四、呀诺达之变——旅游景区资本运作24
五、复星购买地中海俱乐部——中国企业走出去25
六、迪士尼上海开园——外国主题公园落地中国25
七、万达战略——文化旅游综合体崛起26
第六节 旅游景区管理的地格基础论与体验过程论27
一、地格基础论27
二、体验过程论30
第三章 旅游景区开发规划32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前期32
一、旅游景区开发的影响与调控32
二、旅游景区开发的可行性研究34
三、旅游景区开发的资金筹划36
第二节 旅游景区规划基础38
一、旅游景区规划目的与原则38
二、旅游景区规划分类39
三、旅游景区规划流程40
第三节 旅游景区产品配置41
一、产品配置的一般规律41
二、开发型景区产品配置46
三、遗产型景区产品配置52
第四节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60
一、选址60
二、布局62
第四章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70
第一节 日常服务管理70
一、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管理70
二、旅游景区商业服务管理71
第二节 环境容量管理73
一、容量极值管理73
二、容量管理模式76
三、容量调控管理82
第三节 旅游解说管理83
一、旅游解说概述83
二、旅游解说系统要素85
三、旅游景区解说规划93
第四节 游客管理97
一、游客管理原则97
二、游客管理手段98
三、游客管理具体策略99
第五节 景区标准化管理102
一、旅游标准化体系102
二、景区标准管理105
三、分类示范管理108
四、绿色景区标准管理109
第六节 安全管理111
一、旅游安全111
二、旅游安全管理113
三、旅游危机管理115
第五章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119
第一节 旅游景区形象营销119
一、旅游形象与形象形成119
二、旅游景区形象定位120
三、地格与旅游景区形象营销121
第二节 旅游景区品牌营销123
一、旅游景区品牌123
二、旅游景区的品牌经营策略125
三、玉龙雪山的品牌建设与营销127
第三节 旅游景区节事营销127
一、景区节事概述127
二、旅游景区节事营销策略129
三、天门山节事策划与营销132
第四节 旅游景区创新营销133
一、“互联网+”的景区创新营销133
二、新科技手段的景区创新营销135
三、传统媒体的景区升级营销138
第六章 遗产型景区开发与管理141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141
一、管理概述141
二、管理要点143
第二节 森林公园147
一、管理概述147
二、管理要点149
第三节 地质公园153
一、管理概述153
二、管理要点155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160
一、管理概述160
二、开发利用与管理要点163
三、可持续发展166
第五节 文化遗产景区166
一、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现状166
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168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管理172
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开发与管理178
五、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区开发与管理180
第七章 开发型景区开发与管理185
第一节 主题公园185
一、发展概述185
二、开发管理策略190
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193
一、发展概述193
二、开发管理策略196
第三节 旅游综合体199
一、发展概述199
二、旅游综合体的基本特征200
三、发展案例201
第八章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创新——长白山204
第一节 长白山发展历程204
一、自然胜地长白山204
二、长白山管理体制沿革204
第二节 综合治理模式206
一、条块分割的管理痼疾206
二、从条块分割走向综合管理206
第三节 “人工巡护+智能科技”的资源保护模式208
一、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览与功能分区208
二、长白山保护区保护体制209
三、信息化高科技手段与传统人工巡护相结合209
第四节 “标准+精细”的运营模式210
一、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210
二、“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结构210
三、景区管理:“标准+精细”的运营管理212
第五节 管委会体制运转绩效初现213
一、布局科学、系统完备的规划体系213
二、助力旅游发展214
三、居民实现增收,生活水平得到改善214
四、促进自然保护与开发215
第九章 旅游景区开发模式创新——华侨城217
第一节 华侨城发展概况217
一、华侨城集团简介217
二、旅游地产开发217
三、主题公园进化论217
第二节 华侨城开发模式219
一、“旅游+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模式219
二、欢乐谷连锁模式220
三、理念创新224
四、未来——“文化+旅游+城镇化”与“旅游+互联网+金融”225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景区开发的新途径225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与类型225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226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227
第十章 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呀诺达229
第一节 呀诺达的发展历程229
一、先保护评价,后总体规划229
二、汗水意志浇灌助力景区建设231
第二节 呀诺达产品的开发与创新231
一、“四大”“三高”“文化”“精品”232
二、观光、休闲、度假三代产品升级234
第三节 呀诺达的经营与管理235
一、员工:军事化管理236
二、游客:感动服务237
第四节 呀诺达的营销与推广238
一、“三道圆融”关系营销238
二、政治营销——政府社区一家亲238
三、全员营销——呀诺达,我们一起微笑239
四、顾客营销239
第十一章 旅游景区整合营销——云台山242
第一节 云台山的发展历程242
一、云台山的概况242
二、云台山的历史沿革242
第二节 云台山的整合营销244
一、“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244
二、市场营销的品牌化244
三、精细化的服务营销247
四、绿色营销248
第三节 云台山经验249
一、景政合一,整合优势“集中”抓250
二、精品化建设,创一流旅游环境250
三、精准化营销,旅游品牌深入人心250
四、深入挖掘,不断创新251
第十二章 旅游景区合作治理模式——田子坊252
第一节 田子坊发展概况252
一、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老城区252
二、石库门里弄时期的厂居混杂252
三、里弄工厂时期的国有化与混杂使用253
四、创意休闲街区时期的商居混杂254
第二节 田子坊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管理255
一、利益相关者的自组织管理结构255
二、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257
三、基层政府的引领协调257
四、社会精英的帮扶影响258
五、现实的弊端与问题259
第三节 田子坊政府主导的合作治理模式259
一、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管理259
二、政府嵌入的合作治理模式261
三、合作治理的政府改进策略263
四、田子坊模式启发264
第十三章 国内外发展趋势266
第一节 旅游景区低碳化266
一、景区低碳化的发展趋势266
二、景区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方法267
三、发展案例268
第二节 旅游景区创意化272
一、文化创意与旅游走向融合272
二、景区创意化发展的形式274
第三节 旅游景区智慧化276
一、景区智慧化发展趋势276
二、智慧景区的构建方式278
三、功能体系281
四、发展案例282
第四节 旅游景区功能创新283
一、城市旅游功能区探索283
二、工业区旅游功能转型建设——北京一号地艺术园区285
三、居住区旅游功能转型探索——成都宽窄巷子286
四、商居混杂区的旅游提升改造——北京大栅栏288
五、城市旅游创新的发展展望289
第五节 旅游景区制度创新290
一、国家公园的体制探索290
二、森林公园的公益性探索292
三、世界遗产的服务创新294
四、遗产型景区经营与管理方向295
后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