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郭嵩焘全集 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郭嵩焘全集 14
  • (清)郭嵩焘撰;梁小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5538088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郭嵩焘全集 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诗集3

自序3

卷一4

晓行4

黄陂道中阻雨,酬邓庭柟孝廉4

平原道中4

大风行,同杨性农和孙芝房4

过黄村5

游龙泉寺5

陶然亭遇雨5

得家书5

黎丈吉云侍御见示近作,戏赠6

秋蝉7

金松茹《烹茶图》7

晏云唐和坡老岐亭诗至数章,人多诵之,用其韵以赠7

雨晴出游,用岐亭韵7

仍用岐亭韵述别8

除夜寄怀曾伯涵兄、刘孟容兄8

入都示仲毅、叔和两弟9

哭萧韶10

秋夜曲,效温飞卿体11

次韵李仲芳孝廉11

示从弟象文11

哭李春和11

南湖洲阻风12

沅江杂感12

昼长13

寄怀13

晚登岳阳楼值雪13

祷风石头关武侯庙13

河南道中14

雨14

二月八日雪宿兰仪14

赵州桥14

隆兴寺14

北河展杨忠愍公墓15

汤阴岳鄂王庙15

唐丈太常二图守平乐时防江华瑶警作15

陈三兄太史源兖属和悼亡诗16

次韵王兄子寿比部《雨过曾伯涵学士饮》17

卷二18

出都杂感18

丰乐镇书壁六首20

齐河驿21

夜宿章夏21

奉高城楼望岱21

谒岱庙二十二韵22

金山寺阁望焦山22

定香亭雪,用东坡聚星堂雪韵赋禁体22

水西门春眺,效温飞卿体23

六和塔23

金华试院双柏歌23

沈隐侯八咏楼23

衢州夜雨24

严先生祠24

钓台24

罗学使文俊《纺车课读图》24

送王荣泽之荆州25

于役辰州,为王太学题《潇湘话别图》,送其归江南25

赠周荇农兄赴吕观察幕26

访陈慧基常德兼晤吴登书26

清浪滩26

桀滩26

横石滩27

九溪滩27

书《陶园诗集》后27

次韵徐朝彝28

夜闻邻舍吹箫28

寄呈罗学使浙江兼简幕中诸子28

寄唐孝廉治江南28

沅江晚泊29

卷三30

与方重30

胡云璈《屺瞻图》30

寄呈陆方伯建瀛31

水晶阁31

送陈霖,即题其《山居图》32

余秋恬《捕鱼图》32

高平离感32

游北塔,呈李春暄明府33

顾希元兰花障子33

欧阳纪馈干豆炙卵34

书事34

岁暮寄唐治34

龚迺训画蝉36

龚迺训画梅36

文昌阁看荷花,限韵同易堂俊、萧贡淮、嵇讚作二首36

七夕饮陈嵘宅,以“乞巧迎秋”为韵四首37

陈隆钧画蝉38

长沙阻风,戏与宋炽昌及族叔家墉两秀才38

送张广文归武陵38

泛舟南湖至百花洲38

鹭洲呈陈三兄太守39

陈太守源兖招同邓孝廉蔚春饮,邓君有诗,次韵三首39

青原山39

送邓孝廉蔚春南归兼讯赵广文璘40

蒋毓丰太守诗册40

送汪太史廷儒使毕还朝40

陈太守《落叶哀蝉图》41

猛虎滩41

夹沙滩42

江树42

奉简陈信州五首42

卷四44

新郑寄李明经兄应垣三首44

送陈源豫南归44

送王待聘归湘乡兼寄曾九弟国荃45

大艑行,效张文昌体45

靖海县45

河西堡遇雨46

法源寺46

送吴英樾之官浙江46

纪事47

王君《读书图》,陆员外钟汉属作48

送陈星焕之官保定48

送李孝廉庆清归湘潭48

为洪君题其大父吴兴守《著书图》49

与周大令琛49

奉赠唐太常丈49

赠刘刺史衡50

送吴开煦之山西50

书赵广文璘诗集,即送其南归三首51

戏作三首51

赠陈庆覃侍御丈二首51

戏简李如崑52

桂太守超万招饮闲园52

奉赠陆中丞丈建瀛52

奉赠太子太保李一丈四十韵53

与黄太史彭年54

唐方伯树义《梦研斋诗》54

王立《望云思亲图》54

奉赠陶观察樑55

唐方伯席上赋赠朱侍御琦55

王比部柏心举消寒会,得八人,仆与黄太史前后至,并因比部阑入,为赋此诗55

姚氏园56

赠王比部兼怀曾伯涵侍郎56

次韵陈六兄学受兼呈令弟溥57

次韵夏广文成业三首57

再答夏广文57

卷五59

桂阳道中寄萧石渠师三首59

八面山59

邓章远席上遇雨兼示令侄悦三60

与邓君60

病风寄示仲毅60

陈以岩《饲鹤图》61

别雷大令崶61

江行戏作62

耒阳县62

叶大令梅花画册62

与戚天保、庄心庠、任瑛、黄淳熙、雷崶、叶维藩六明府会饮怡园三首63

赠刘一兄蓉63

寄赠毛广文英卓64

匡绍篯《西村止宿图》64

潭州别仲毅三首64

永兴驿次馆人韵65

汉水湘云递雁声图,为夏观察廷樾作65

赴湘潭,赵广文璘枉赠,次韵奉答65

再次嵇讚见赠66

闻振清樾生及仲毅弟会次前韵,往复至百馀首,作此讯之66

书叹66

东方曼倩歌66

岸花亭小集和陈刺史67

《召伯甘棠图》题赠朱大令孙诒67

宋司马翔凤罢官归江南68

卷六69

雨69

秋柳词,同陈懿叔作69

雨霁望岳69

夜行69

夜宿三元宫70

接龙桥70

玉板桥70

宝胜寺70

铁佛寺70

九仙岭71

观音岩71

会仙桥71

祝融峰71

上封寺72

观日台72

丹霞寺72

方广寺72

晚谒二贤祠呈刘霞仙72

洗衲石73

石镜潭73

黑沙潭73

自莲花峰南行,午憩东林禅寺73

水帘洞74

谒衡岳庙74

晓至南台寺74

山行杂咏75

夜与陈懿叔谈山水佳处76

杨大令《归田图》77

示石笏、淳溪两道人77

淳溪《拈花图》77

书鹤傭诗后兼示西枝77

为高处士寅亮题《雪韵楼诗》78

将赴宁乡,先柬齐大令德五三首78

访廖大令宗元不遇78

谭处士《海上钓鳌图》79

卷七80

九日,嵇樾生招饮吴氏大观楼,以乐天“一年年觉惜重阳”句为韵,赋诗七首80

次韵赵广文璘四首81

杨千户载福二图81

次韵庞大令作人《感事》兼呈庄司马心庠82

移居82

胡刺史镛招饮东园82

仓太守景恬见示先世手册83

奉观仓悔谷先生所临各家书83

嵇樾生牡丹画幅83

丁伊辅学士邀同罗研生陪曾侍郎游岳麓寺83

岳麓山屈子祠84

萍乡道中书感三首84

羊头岭周氏庄84

感事五首85

临江道中寄示仲毅、叔和85

奉呈江廉使忠源三首86

瑞昌县86

乌石86

九日87

汉川别江岷樵一兄、邹叔绩三兄三首87

与海量87

黄翰周芭蕉画幅88

次韵周太学开锡88

感事四首88

避地89

哭江中丞89

周氏媛山水图歌89

辰山道中89

卷八90

邵南90

与李孝廉仲芳90

爱莲池90

偕彭洋中、冯卓怀、邓?、邹骧迪四孝廉游双清寺,遂至五台庵方丈小酌91

入新化91

过游孝廉淳世饮酒罢见赠,次韵三首91

书李孝廉洽《都城杂志》后92

过邹广文孔搢罗洪山庄92

洋溪道中寄题邹孝廉《野鹅山居图》92

十里山92

黄板桥92

半山93

飞鹅潭93

马蹄界93

小雨旅次,青蝇满帷,孤灯无寐,怃然成咏93

石子坳93

首望山高处93

邓小渠约展王处士治模墓94

晓渡资江94

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94

资胜岩94

仙院95

与邓上舍绎95

桂花树下饮酒至夕96

武冈邸舍开户见云山,感而有作96

旋岩晚步,遂至明公寺97

蓼溪97

高沙樟树歌97

九日游袁氏园97

寄李洽,时病盲98

喜闻官兵复武昌99

寄朱太守三兄孙治99

十月一日99

出南城郭外微雨忽霁,望云山99

赤竹铺99

岐塘100

独游西岩寺100

与陈尉观峡口置防处100

陆广文协恭见和硖口诗,即赠100

鹰100

洞口山东北至林家溪101

黄金洞101

空明溪101

马鞍砦102

铁山庙102

龙王宫102

三门103

水口寺楼103

卷九104

江口见月104

闻严丈方伯正基还溆浦,适前二日过江口104

饮萧氏园示萧秀才104

石龙桥104

桥亭野望105

新市105

偶步尹氏园105

闻雁105

下山峒105

奉寄夏方伯廷樾三首106

硖口官阁后同观古柏树歌106

硖口题壁107

鸱鸮107

山行杂诗107

雉110

麂110

橙110

笋110

至日赴新宁途中作110

展江中丞故居,感赋六首111

感怀三首111

戏示曾衍潢、刘卓汉、罗联芳三绝句112

黄桥戏示李亮南112

桃花坪早行值雪113

晴113

重游双清亭二首113

展陈参政祠113

黑田古杉歌,追和南村诗老作114

长塘铺114

永丰道中114

永丰过赵司马焕联、刘孝廉象恒、朱博士蓂114

过湘潭115

有感115

纪异115

重宿檀木岭五首116

喜嵇讚至116

重感116

黄禄西、冯树棠招饮连日117

会合诗一首,奉和曾少司马117

再和会合诗,奉答刘孟容兄117

得王比部柏心消息却寄118

船具诗有序118

题罗研生同年《苍松老屋图》120

梅根居士寄示《桂井寻秋》诗,次韵奉答120

再题罗研生同年《苍松老屋图》,时在章门水师作121

卷十122

次韵笙阶叔移居四律122

奉酬沈朗亭尚书122

和研生次韵东坡《岐下岁暮寄子由》123

得杨仪曹书并惠大集,却寄一首124

大行皇帝挽词124

胡恕皆中丞招饮,次研生韵124

意城四十生日125

辛酉元旦125

重感126

感事辛酉十一月十一日作126

由粤东假归述怀留别四首126

述怀127

题曾劼刚《归朴斋诗钞》,并以为别,即效其体127

卧云居士六十诗日本末松谦澄之父127

题胡桂因女史遗像127

烈妇张徐氏诗128

酬黄小鲁廉访见赠128

为彭葆初题其尊人筱航太守遗诗128

题《东山十八景》画册有序128

泛舟吕仙亭阻风,留宿阁上132

九江楼132

约南屏相见岳州城,喜而有作132

霞老约为君山之游,兼约研生、南屏两君同会132

与研老泛舟洞庭湖,谋迎候霞仙中丞岳阳楼下133

泛舟君山133

东轩观雷劈古松歌134

小泊湘阴城下134

白鱼圻塔134

磊石山135

泊舟芦林潭,与研老散步洲上135

崇胜寺僧惠君山茶135

二妃墓135

崇胜寺136

洞庭君祠136

舒仲和属题其尊人苏桥先生《宦迹图》四册136

张紫联《树萱种竹图》137

邹见岳太仆《嘉靖壬戌会试朱卷》诗,为邹资山作137

寄金眉生都转138

题裕时卿《晚凉看洗马图》138

卷十一139

东林上人晚赴慈云庵,阻之不可,不遇寺僧而归,有诗寄兴,奉和139

次韵罗研生舟行堕水139

次韵罗研生大风雨初度139

次韵罗研生仰天庵140

次韵罗研生登万楼140

苦雨四首141

和金眉生都转谈津门旧事感赋二首141

和眉生见赠四首142

和李申甫饮朱氏园142

和周昌辅游岳麓143

与吴莱庭143

九日次意城韵143

次韵意城书感六首144

龙树棠见示梦亡儿诗,次韵四首144

赠黄昌期军门145

次韵罗小溪见赠145

题白兰岩诗集146

金眉生用东坡《竹枝歌》韵枉寄146

书夏贵溪真迹后146

题李辅堂《三山归棹图》147

送张笠臣赴黔南147

赠越南使臣阮懦夫侍郎147

杨海琴以所藏《春明忆旧图》摹赠杨性农148

张笠臣邀同海琴诸君小集,海琴有诗,笠臣见示和作,并邀同作148

次韵刘史亭见赠149

次韵周昌辅五十初度149

题曾达舟《慈航归庆图》149

刘笏堂赴官滇南到长沙,属题《芹苋图》,赋赠即以为别150

朱香荪馈岁枉辞兼有诗,次韵一首150

次韵朱香荪见赠150

次韵刘史亭见赠151

次韵张辛伯见赠二首151

张笠臣招同南屏、研生、笏山、友石、香荪、史亭上巳日絜园修禊152

罗研生见示陈岱云所撰其尊人沛林先生九十双寿序152

絜园展禊分韵得“山”字152

吴南屏见示“簁邰韵”诗册,时湘乡相国薨已逾月矣153

题张笠臣《无知知斋诗》册154

苦雨,次吴南屏韵154

彭丽生题《食笋斋遗诗》,次韵奉酬155

题埙侄《读书秋树根图》诗155

赠张子恒155

吴南屏《君山骑驴图》155

意城赋长句调吴南老,次韵155

卷十二157

九日邀同吴南屏、邹咨山、龙皞臣、周桂坞、石似梅、张笠臣、黄子寿、张子恒及意城登定王台、天心阁,归饮养知书屋157

吴南屏有诗索和,重赋一首157

次韵杨性农见赠157

白兰岩所藏钱竹初《潇湘揽胜图》158

冯树棠《重游万川图》158

腊月二十九日和香荪诗老作158

和龙皞臣《闻蝉》158

和龙皞臣《苦旱》诗,时雨三日,民间意犹未厌也158

题王立斋《琴鹤图》159

再和皞臣《闻蝉》159

题袁守愚诗集159

《石笋山房诗》为吴称三作159

蒋金门《洞庭晓泛图》159

蒋仲友《梅溪垂钓图》160

彭雪芹宫保枉诗,次韵四首160

久迟雪芹宫保不至,度湘阴必可一见,而已由间道回省,惘然成咏,却寄一首160

题韩魏公遗像161

次韵龙皞臣《北征留别湘中亲友》161

题陈东涣《船斋诗草》162

同张笠臣送别彭雪芹宫保162

周句赓《修竹图》162

送曾劼刚北上163

书赠黄子寿163

胡理轩《洞庭秋泛图》163

周步瀛《拈花图》164

劳文毅公《挑经图》164

中秋日,王壬秋邀同张笠臣过朱香荪饮164

题吴云谷《樊篱固守图》164

重阳日会饮絜园,限韵赋诗,分得“阳”字164

题杨性农《越裳片羽》诗册165

渡河至?峿驿阻雪165

朵城夜雪,早发书壁165

车中望泰山二首165

德州途次感作166

方存之述其尊人鹤栖先生遗训曰“到处留心皆学问”,属曾文正公书之,邀同人作诗166

题吴春海《望云就日图》166

题潘伯寅《补柳图》166

题李艺渊所藏华亭姚简叔允在所画《浔阳琵琶图》166

题刘拙庵大令《拙存诗集》167

题画梅扇赠钟小溪167

潘伯寅枉诗,次韵奉答167

书易实甫《雪鸿小草》167

题陈小舫所藏王兰渚恕《墨凤图》167

次韵周荇农见赠168

题白兰岩诗集168

次韵黄再同见赠168

严伯雅《万里看山图》168

严伯雅《东皋负土图》169

息柯居士《寿芝图》为林初老人作生日169

《钟馗图》为裕时卿作169

送卫濂士还美国169

次韵方子箴都转见赠169

题《幽阱雪鸿》画册,冯竹儒属为其尊人尹平司马作170

日本百武参赞枉诗,奉答兼示上野公使170

昭君怨,和董韫卿尚书170

移居171

早起见雪喜而有作171

金眉生寄示《魏忠节公遗书石刻》171

卷十三172

绿奇女史催妆辞172

哭谢麟伯172

赠长崎道志173

题希斯园林173

朱香荪为刘韫斋中丞作《绿野引春图》173

喜袁予文至173

酬朱香荪173

香荪枉赠《春灯话旧图》,奉和五绝句174

次韵朱香荪始自海外归见赠175

次韵朱香荪见赠175

题袁予文《三友图》175

黄子寿五十寿辰175

陈右铭于长安市中得高碧湄为李眉生书册属题176

张笠臣邀同傅青馀、李次青、邓弥之、黄子寿、黄小麓、黄杭生定王台修禊176

题丁禹生《苍茫独立图》小照176

题向修梅《秦人室诗册》176

奉送陈右铭之官河北177

题张寄农《太虚独鹤图》为其父铁南学博作177

龙潭山177

十月九日曾太傅祠集同人为展九会177

次韵熊鹤村催诗,用东坡尖叉韵178

意城招同诸君颐园修禊179

九日东山作179

次韵朱香荪见赠179

题陈骏声舜邻《芳草堂诗集》179

次韵黄笏堂见赠180

正月二十一日浩园小住,为屈子作生日180

清明日,朱禹田邀集萱圃赏牡丹,次张笠臣《龙华岭》韵180

谒屈公祠,有怀李次青180

何塘晚泊181

河伯潭《说文》:长沙汨罗渊,屈原所沉水即此181

磊石山181

自夹洲出豪河作有序181

赵公桥《隋书》:罗有湄水、汨水。人知此水出鸭子湖,不知为湄水之委也182

琴棋淖182

送曾沅甫宫保赴广东182

次韵周昌辅六十初度183

无题183

次韵朱香荪和张笠臣作184

戏柬龙树棠184

邓湘皋先生所藏《双砚图》,邓子柔属题184

次韵周昌辅185

定王台与贺礼耕、杨砥皆同游作185

酬朱香荪185

喜陈右铭来湘,瞑庵有诗,次韵185

次韵酬陈右铭185

瞑庵五叠韵见示,道为东坡作生日,次韵要之186

再次前韵酬陈右铭见赠186

为东坡作生日,与瞑庵同作186

次韵朱瞑庵《闻边报有感》186

卷十四187

陈右铭次瞑庵“非”字韵诗见示,和答187

和朱瞑庵《岁暮杂感》187

喜雪,和陈右铭187

和朱瞑庵《岁暮杂感》188

和张笠臣《人日对雪》188

次韵袁绶瑜《饮集玉池别墅》188

次韵李瀑仙为炎儿举行冠礼189

赵吟篁、李瀑仙先后邀为贾公祠之游不赴,奉柬190

殷少侨以诗为予贺生日,奉答一首190

答周荔樵《题食笋斋诗后》见赠190

周定轩初赴书局二首190

和李瀑仙《贾太傅祠作》191

山谷江安偶住亭书《琴操》墨迹,为黄子润作191

次韵魏弼峰见赠二首191

次韵陈伯涛《二贤咏》一首,即题其《袌碧斋集》192

赠王益吾还京192

为瞿子玖题其大父鲁青先生《自济图》192

为瞿子玖题其祖母《课子图》193

赠瞿子玖还京193

姚桂轩八十求诗194

次韵朱香荪九日诗194

朱香荪移居次韵194

息柯居士山水小幅,为任筱棠作195

熊鹤村见示立春日和周笠樵诗,次韵195

次韵熊鹤村《偕王雁峰妙高峰观涨》197

寄朱次江武昌197

次韵子瀞留别四诗198

次韵王益吾祭酒见寄198

次韵熊鹤村见寄198

即事一首答熊鹤村199

程定甫先生《秋夜读书图》,次王益吾韵199

次韵朱香荪《感事》一首199

颜贞女诗199

柳贞女诗200

左恪靖侯挽词201

熊鹤村拟乡试题文,以省城水道为言,俞鹤皋以左恪靖有此议,其实议此者鄙人也。鹤村欲改正之,鄙人以为无庸也,诗以订之201

次韵答王君豫,时为其远祖山长先生题黄九烟所书“人在缑山”小帧201

熊鹤村约为九日之会,次答奉寄202

九日寄熊鹤村202

乙酉榜放,所得皆知名之士,喜赋二律202

龚蔼人方伯枉赠四律,奉答202

为友人题《竹石图》203

卷十五204

次韵答周小崧枉赠二首204

《花底》用杜公韵204

《柳边》用杜公韵204

笠云、寄禅召饮上林寺,次西枝韵204

次韵王壬秋碧浪湖看月遇雨小步还城行205

书夏芝岑《岳游草》205

和夏芝岑赋别诗韵205

和唐懋陔《陟慕台》诗206

九日柬熊鹤村206

碧浪湖为展重九会207

陈伯严、涂次蘅邀陪碧浪湖修禊,分韵得“条”字208

六月三日王壬秋集饮碧浪湖208

侯桂舲《疏勒望云图》209

九日登浩园高阁,喜鹤村诗老至,戏作209

九日陪熊鹤村登浩园楼,次鹤村韵209

易芝生喜其孙补博士员,次韵209

戏和熊鹤村209

酬周昌辅见赠210

春日小集萱圃210

周啸虹画兰置贾太傅故宅210

戏寄禅兼送其回衡山210

喜刘希陶至枉诗奉答211

戏书小像211

小除夕和刘希陶211

朱瞑庵馈菜212

元日雪,用“乖”字韵212

周渭臣赠裘212

奉答丁次谷示别213

书西枝诗册213

病后示西枝213

书西枝所藏诗册后213

易铁樵为陈右铭廉访作丛竹扇面,属题句214

陈程初《禊园图》214

《湘江送别图》为王夔石制军作214

次韵周荔樵所藏乡先生手迹,用唐陶山、黄虎痴唱和原韵214

重题《碧湘老屋图》,为陈淀生观察作215

题王夔石《湘江送别图》215

为李幼梅题所藏越南贡使阮恂叔诗札册215

素蕉《小绿天庵图》诗216

题张悟庄《禅悟图》216

酬杨蓬海216

张叔平见寄《黄花井歌》,遥和217

夏至有序217

枕上作218

补遗219

和答金伯生枉赠四首之二录求皞臣仁兄大人灿正219

九日风雨,追思去岁天心阁之游,怆然于怀,漫成一首,录奉洁园主人大教219

东坡生日,奉同絜园先生作219

联语223

五言联一百四十九首223

六言联三十六首236

七言联一百五十一首239

八言联七十七首252

九言联二首259

十二言联259

十三言联259

十五言联259

二十言联259

自署书屋260

题思贤讲舍260

题王船山画像260

储芳堂堂联260

题长沙开福寺方丈室260

题玉笥山屈子祠前厅261

题玉笥山屈子祠中厅261

题天台国清寺261

赠子通仁兄261

赠龙汝霖261

赠又江尊人262

寿某人冬月十一日生日262

赠古虞一兄262

赠云庵世兄262

赠芑庵二兄262

赠古虞尊兄263

赠艾卿尊兄263

赠维允仁兄263

赠懋亭世兄263

挽周太宜人263

挽曾国藩264

挽左孝威264

挽左宗棠264

挽左宗棠264

挽彭玉麟265

挽曾国荃265

文集269

卷一269

宋儒订正古《易》考269

释“六宗”270

《鸿范》朝鲜本增多五十二字辨271

《春秋》始隐公说272

《周官》“九两系民”说273

读《论语》二则274

释“三归”276

读《孟子》277

卷二279

论士279

辨霸280

驳魏禧论岳鄂王朱仙镇班师事281

与朱石翘观察论宗祠飨堂282

与吴南屏舍人论罗水出巴陵284

与李次青方伯论吴有汉昌郡无吴昌郡285

与王益吾祭酒论汉武帝纪元元鼎以上五元皆追改286

文中子论288

卷三290

王实丞《四书疑言》序290

王氏校定衢本《郡斋读书志》序291

《魏郑公谏录校注》序292

《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序294

《绥边征实》序296

《史书纲领》序297

《罪言存略》小引298

《十家骈文汇编》序299

卷四301

《江忠烈公遗集》序301

《罗忠节公遗集》序302

姚桂轩《论语衍义》序303

重刻瞿唐来氏《周易集注》序304

毛西原《杜诗心会》序305

代刘韫斋中丞重刻《李中丞遗集》序306

李舜卿《夜谈追录》序306

《古微堂诗集》序307

《张叔容遗稿》序308

饶月樵《五十三松草堂诗集》序308

陈文泉诗集序309

彭晓航遗集序310

张小野《梦因阁诗集》序311

熊云渠先生时文序312

卷五313

重刻《夏忠靖公集》序313

夏忠靖公《立身训》跋后314

重刻《安愚斋文集》序315

唐悫慎公《省身日课》序316

刘荩臣尚书疏稿序317

《汪氏遗书》序318

祁阳陈氏《清芬录》序319

黄海华先生《玩灵集》遗诗序320

《小琅环园诗集》序321

言灵笙《琴源山房遗诗》序322

赵振卿《一鹤山房诗抄》序323

《小邓尉梅花园诗文集》序324

赵吟篁学博《归里吟》序325

赵吟篁《醉吟阁诗集》序325

《剑水诗抄》序326

蛰存《萝华山馆遗集》序328

卷六330

彭笙陔《明史论略》序330

丁冠西《中西闻见录选编》序331

张叔平重刻《万卷读馀》序332

跋《万卷读馀·人部》第三卷后333

龙皞丞《坚白斋遗集》序334

谭荔仙《四照堂诗集》序335

陈右铭观察赠别诗序335

赵君靖《悔初集》序336

熊鹤村“瓯”字叠韵百首序337

李鹿苹《竹石山房遗诗》序338

金眉生《烟雨寻鸥图卷》序338

津市《吴氏支谱》序339

《苏氏族谱》序340

营盘洲《张氏族谱》序341

安化《梁氏族谱》序341

《萧氏族谱》序343

《巢氏族谱》序343

《罗氏族谱》序344

募修上林寺小引345

卷七347

重刻《历代循吏传》序347

重修《南岳志》序348

《湖南疆域驿传总纂》序350

黎肇琨《读史法戒论》序350

梧冈《姚氏宗谱》序351

槠山《刘氏族谱》序353

《闵氏族谱》序354

《李氏家谱》序355

板桥《周氏族谱》序356

《神鼎法嗣谱》序357

书《海国图志》后358

书江统《徙戎论》后360

书《经韵楼集·明世宗非礼九论》后360

《名贤手札》跋后362

《史略便蒙》序363

《学颜篇》序363

《诵芬书屋文集》序364

《瓶莲馆诗草》序365

《吟香阁遗诗》序366

《鸿爪诗存》序366

《款冬禅室诗抄》序367

《会合联吟集》序367

附:《会合吟诗》小引368

《三礼通释》序368

新会陈氏模刻《殿板二十四史》序370

姚舸丞《地理元合会通》序372

《韩斋文集》跋373

《广东武乡试录》前序373

卷八376

重刻《李中丞遗集》跋后376

潘伯寅《直庐唱和诗》跋376

冒小山《枕戈录》跋377

跋黄德堂《修竹堂记》后378

跋吴南屏《鹤茗堂记》后379

书龙禹门《苏秦论》后379

跋彭丽生书蒋艺林《追尊定陶濮兴献议》后380

书李生《闺训》后381

《郑母陈夫人家传》跋后381

《德范词源》册跋后382

跋《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382

再跋《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后384

跋欧阳伯元《李少温三坟记》385

跋李果仙所藏《褚书兰亭》386

跋僧寄凡集方外帖387

跋吴称三所藏徐星伯收辑诸家尺牍册387

跋王君豫所藏黄九烟为王山长书“人在缑山”手帧388

日本郑永宁译侍读学士福羽美静《鉴古钟说》跋后389

意城书刻家集跋后389

跋亡儿遗稿后390

书城南书院经费册端390

卷九392

送朱肯甫学使还朝序392

送陈右铭赴任河北道序393

送钟夏卿归龙山序394

相国曾公六十寿序代395

曾宫保五十寿序397

李玉阶中丞六十寿序398

秦星樵六十寿序400

罗研生七十寿序401

冯树堂六十寿序402

罗搢臣六十寿序403

唐曦臣六十寿序404

黄叔涛六十寿序405

杨玉川八十寿序407

杨紫楼八十寿序408

李选臣先生七十寿序409

周翰臣双寿序410

王静山七十寿序411

卷十413

送李申甫方伯西归序413

送陈右铭廉访序414

刘韫斋中丞八十寿序415

王夔石尚书六十寿序417

松锡侯廉访五十寿序419

曾沅甫宫保六十寿序420

李筱荃尚书六十寿序422

陈隽臣中丞暨颜夫人六十双寿序423

梅小岩中丞六十寿序425

傅青馀廉访七十寿序426

刘彦丞牧伯六十双寿序428

韩宝臣五十双寿序429

李次青六十寿序431

萧廉泉七十寿序432

李芋生六十寿序434

朱禹田六十寿序435

卷十一437

吴梅轩先生双寿序437

周筱松先生八十寿序438

韩六皆七十寿序439

张菉潭七十寿序441

刘新楼先生七十寿序442

区云甫先生七十寿序443

常南庚亲家七十寿序445

衡唐三叔大人六十寿序446

笙陔五叔大人六十寿序447

志城五十寿序448

邓母孔太夫人八十寿序449

李母徐太夫人六十寿序450

蒋母朱太淑人八十寿序452

常母钟宜人八十寿序453

余母许太宜人七十寿序454

涂母曹太恭人七十寿序456

聂母张太夫人六十寿序457

李母柳太恭人七十寿序459

曾母唐太恭人七十寿序460

卷十二462

赠总督安徽巡抚江忠烈公行状462

赠总督湖北巡抚胡文忠公行状487

诰授中宪大夫湖北汉黄德道彭公行状498

诰授朝议大夫候选郎中彭君行状502

卷十三504

郭武壮公家传504

任府君家传505

李石帆别传508

樗叟家传509

冯府君家传511

郭席儒传512

沈仲怡家传514

唐蘋洲家传518

黄南坡事略519

卷十四522

曾文正公墓志522

罗忠节公墓志铭524

陕西巡抚刘公墓志铭526

诰授光禄大夫薛公墓志铭528

诰授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530

诰授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533

诰授资政大夫署理福建巡抚周公墓志铭535

署广东盐运使罗君墓志铭538

湖南盐法长宝道郭君墓志铭540

张少衡先生墓志铭541

湖南即补知府戚君墓志铭544

胡文忠公神道碑铭545

署理四川潼川府知府彭公墓志铭548

卷十五550

广西布政使江公神道碑铭550

赠太子少保席公神道碑铭552

郭武壮公神道碑铭555

诰授建威将军王公神道碑铭557

诰封光禄大夫刘府君神道碑铭559

诰授荣禄大夫萧公神道碑铭561

诰授光禄大夫刘勇介公神道碑铭563

诰封光禄大夫胡府君墓志铭565

诰封通奉大夫黄府君墓志铭566

诰封朝议大夫张府君墓志铭567

貤封承德郎黄君墓志铭569

卷十六572

诰授荣禄大夫萧公墓志铭572

陈府君墓碑铭574

邓伯昭墓志铭576

诰封资政大夫瞿君墓志铭577

陶益谦墓志铭579

翰林院编修谭君墓志铭580

罗研生墓志铭581

姚桂轩墓志铭583

诰授通奉大夫汪君墓志铭585

王子寿先生墓志铭587

赠光禄大夫陈府君墓志铭588

卷十七591

敕授文林郎辰州府教授李君墓志铭591

曾伯祥墓志铭593

杨小皆墓志铭594

诰授通议大夫邹府君墓志铭595

诰封通议大夫黄君墓志铭597

赠荣禄大夫储府君墓志铭599

诰授通奉大夫周府君墓志铭600

龙襄尧先生墓志铭602

诰封通议大夫白公墓表603

诰封通奉大夫汤府君墓表605

吴南屏墓表606

卷十八609

诰封奉直大夫黄君墓表609

黄琴坞先生墓表611

拣选知县杨君墓表613

周毖予先生墓志铭615

喻母朱恭人墓志铭616

舒母罗夫人墓志铭618

王母鲍太夫人墓志铭619

张母许宜人墓志铭620

罗母周夫人墓表622

黎母宋孺人墓志铭623

谭烈妇墓志铭624

卷十九626

左彦冲及妻郭氏合葬铭626

魏母王夫人墓志铭627

陈母李太夫人墓志铭628

胡母陶夫人祔葬志铭629

李母吴宜人墓志铭631

杨母陈夫人墓志铭632

胡母全太夫人墓志铭633

周母陶夫人墓志铭634

杨母向太夫人墓志铭635

曾母熊夫人墓表637

陈恭人墓碣638

郭母罗太夫人墓志铭639

胡母彭太夫人墓志铭640

卷二十642

新宁县江忠烈公祠记642

江氏义塾记643

罗忠节公祠堂记644

岳麓书院碑记645

九忠祠碑记647

江幼陶重修新宁书院记648

船山祠碑记649

城南书院名宦院长二祠碑记650

湘潭郭氏义庄记651

《絜园展禊图》记652

石笋山房记653

《浩园雅集图》记654

瞿鲁青先生二图记655

聂仲芳心斋跋656

卷二十一657

武宁刘氏孝友记657

新宁县育婴堂记658

五贤祠碑记660

金鹗书院记661

重建湘水校经堂记663

舫泊记664

书湘乡易龙长先生轶事665

忠义祠明知县杨开家属题名碑记666

郭氏义庄后记667

重修考棚碑记668

记戒坛僧668

卷二十二670

太子少保益阳胡公祭文670

祭曾文正公文671

祭黄南坡文672

陈恭人初七告文673

陈恭人小祥奠文674

陈恭人百日祭文674

告陈夫人墓文675

船山先生祠安位告文675

船山祠祭文676

小祥祭亡儿文676

箎儿大祥告文676

昌蒲塘告奠亡儿柩文677

道林冲新垄成告墓文677

支祠安主告文678

节孝祠告文678

节孝祠安主文678

船山祠祭文679

王益吾祭酒永慕庐铭679

聂仲芳戒欺室铭680

方子听缀遗斋铭680

克己存诚二箴680

船山先生像赞681

胡道生像赞681

卷二十三682

丁伊辅先生馆课藏本书后682

《湖南通志·地理·沿革考》列洪亮吉《三国东晋疆域志》、洪?孙《梁疆域志》并自补《陈疆域志》举例683

问挽河复行淮徐故道与仍行大清河二者孰利684

复淮南引地议686

铁路议690

铁路后议692

新疆阿尔泰山设防议693

卷二十四695

谏垣疏稿弁言695

运米章程695

为英领事入潮州城之晓谕697

评议陈宝箴文698

朱宇田五十寿序716

论禁烟718

在英国呈递国书之致词719

在英国南堪兴坦万物楼书学馆之致词719

与安友会论鸦片烟之害720

告驻英使馆同仁贴721

在法国呈递国书之诵词722

顾曼启事723

马格里启事723

调张德彝赴俄差遣札724

《台湾杂记》序725

跋云泉同年联725

戊子元旦书示裴仁李二726

省城事局议726

为西枝和尚募修南泉山双林寺作启728

盐务议二则730

卷二十五733

跋罗泽南会合诗733

先明本末之序734

兼顾水陆之防735

登嘉峪关序737

《养知书屋札记》二则737

绥边征实738

慎终录740

思旧录741

嘉言录742

郭氏佚书附录744

郭集义公德配廖太孺人七秩寿序747

颂辞论749

述录明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诗749

汀龙黄氏四修族谱序750

立锳、葆訚课读计划751

论为政用财之道751

八思752

手书条屏752

《宣讲集要》序752

札件三则753

卷二十六755

玉池老人自叙755

附录:先大夫自叙后述783

子部787

庄子评注787

管子评注835

年表891

郭嵩焘年表8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