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声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声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1297255.jpg)
- (德)J. 布劳尔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55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通信-声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听觉场景的分析和合成Jens Blauert1
1.1引言1
历史的回顾1
通信技术的经典范例2
经典传输链的分离3
1.2听觉场景分析4
质量的识别和评价6
“鸡尾酒会处理”7
典型结果9
1.3听觉场景的合成10
双耳房间模拟11
虚拟环境发生12
1.4讨论和结论15
参考文献17
第2章 听觉通信进化中的适应性Georg Klump22
2.1引言22
2.2发送器的适应性23
2.3处理传输通道的特性24
2.4接收器的适应性24
听觉非线性和增益控制机制24
频率选择性27
声音定位28
2.5听觉场景分析30
2.6结论32
参考文献33
第3章 人类外围听觉器官的功能性观察Herbert Hudde38
3.1引言38
3.2耳蜗41
3.3耳道和中耳45
3.4到耳蜗的直接骨传导55
3.5结论57
参考文献58
第4章 双耳听觉的建模Jonas Braasch60
4.1引言60
4.2人的双耳线索分析61
4.3双耳线索的计算分析64
外围听觉系统的模拟64
耳间时间差66
耳间声级差70
单耳线索71
4.4判决过程71
偏侧性模型71
加权函数73
定位模型75
4.5检测算法78
4.6多声源场景下的定位80
参考文献83
第5章 多媒体应用背景下的视听交互作用Armin Kohlrausch, Steven van de Par89
5.1引言89
5.2视听刺激中空间-时间交互作用的基本观察90
允许多重解释的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91
错觉交互作用的影响92
时间-速率差异93
空间差异93
5.3跨模态对听觉视觉注意力的影响96
5.4听觉和视觉语音感知97
5.5听觉视觉刺激的感觉质量98
5.6对AV刺激时间不同步的灵敏度102
简单刺激中感觉的时间关系102
视频再现的异步检测和质量退化105
AV延迟具有不对称灵敏度的一种解释107
5.7结论108
参考文献109
第6章 心理声学和声品质Hugo Fastl114
6.1引言114
6.2方法115
“随机存取”排序程序115
语义差别115
类别划分116
幅度估计117
6.3心理声学量的建模117
响度118
尖锐度121
粗糙度122
起伏强度122
综合度量122
6.4声品质123
6.5声音的意义125
6.6品牌形象128
6.7视听交互作用129
6.8展望131
参考文献132
第7章 人-机器语音传输的质量Sebastian Mo11er134
7.1引言134
电话网络中的语音传输135
质量和服务质量137
7.2电话上人-人交互的质量状况139
人-人交互中质量状况的分类法139
人-人交互中传输通道的影响140
人-人交互中服务和背景因素的影响142
7.3电话通道上人-机交互的质量状况143
人-机交互中质量状况的分类法应用例子147
7.4质量的评价和预测147
人-人交互的评价方法148
人-机交互的评价方法149
人-人交互的质量预测150
人-机交互的质量预测152
7.5结论和展望154
参考文献156
第8章 给声音赋予意义——产品声音设计背景下的符号学Ute Jekosch159
8.1引言159
8.2产品的声音和符号学160
8.3作为符号的声音160
8.4符号学161
8.5符号163
8.6指号过程的内涵及指号过程的发生163
指号过程的规则165
试验图式的类型167
8.7符号的功能168
8.8符号学和产品声音设计之间的联系169
8.9产品声音的指号过程171
主导的图式和格式塔感觉171
在创建背景下指号过程的模式172
8.10产品声音设计取得的结论175
8.11创新和常规之间的声学设计177
8.12结论179
参考文献180
第9章 双耳技巧——录音、合成和再现的基本方法Dorte Hammershoi, Henrik Moller184
9.1引言184
结构184
9.2理论185
声音传输的模型185
完善的录音和回放链的校准187
个体之间的变化188
9.3耳机再现190
耳机的传输函数190
压力分配191
耳机均衡192
双耳录音的预均衡193
9.4双耳录音的性能193
定位实验193
非个别人的录音194
人工头195
9.5双耳合成197
测量198
低频控制200
滤波器长度和阶数201
双耳合成的性能202
9.6应用203
参考文献205
第10章 助听技术Inga Holube, Volkmar Hamacher212
10.1助听器的设计212
10.2芯片技术213
10.3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215
10.4技术限制216
10.5数字助听器216
10.6指向性传声器系统217
10.7依赖于频率的滤波221
10.8噪声降低222
10.9动态压缩223
10.10反馈的降低224
10.11收听情况分类225
10.12助听器元件227
10.13助听器的验配228
10.14总结和展望228
参考文献228
第11章 听觉虚拟环境Pedro Novo230
11.1引言230
11.2听觉虚拟环境组成231
引言231
声源231
环境模型232
再现方法234
信号处理236
11.3当前的系统和研究项目238
引言238
系统238
AVE方面的研究重点239
11.4结论240
参考文献241
第12章 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John N.Mourjopoulos247
12.1引言247
综述247
系统、格式和市场的趋势248
12.2技术进展250
数字音频技术发展历史简介250
进展机制251
12.3潜在的新兴技术258
全数字音频链259
声场控制259
便携式的、互联的无线器件259
12.4结论260
参考文献260
第13章 语音的产生——声学、模型和应用Arild Lacroix266
13.1引言266
13.2语音产生机理267
13.3语音产生的声学原理268
13.4离散时间基础上语音产生的声管模型268
13.5参数估计273
13.6应用277
参考文献277
第14章 针对高质量和低数据率的语音和音频编码Ulrich Heute281
14.1引言和基础281
信号数字化的简单综述281
编码效率282
语音产生的简要评论283
声音感觉的简单综述285
语音编码和“编码间隙286
宽带语音和音频的编码287
14.2语音编码287
间隙的原点287
弥合编码间隙的方法289
弥合编码间隙291
突破的基础292
CELP编码器294
频率域的编码295
宽带语音编码298
14.3音频编码的简短评论298
14.4将来的工作展望299
音频编码299
语音编码300
14.5更多相关资料300
参考文献302
通信声学英汉词汇索引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