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
  • 王进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411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列宁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形成的背景1

一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渊源1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学说是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基石1

(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思想是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重要来源8

二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3

(一)俄共(布)执政的时代背景14

(二)俄共(布)执政的历史前提15

(三)俄共(布)执政时的国内外形势19

三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1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22

(二)俄共(布)执政后自身面临的新问题23

第二章 俄共(布)必须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思想27

一掌握政权是实现党的使命的必要政治条件27

(一)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27

(二)俄共(布)要毫不犹豫地执掌政权29

(三)俄共(布)决不出让苏维埃政权32

二党执政后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35

(一)党执政后要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文化建设35

(二)党执政后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2

三党执政后要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46

(一)广大党员干部要跟得上工作重心转移的形势和要求46

(二)执政党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力量48

(三)对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批判54

第三章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64

一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64

(一)对以往剥削阶级旧政权的批判64

(二)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让人民群众管理国家65

二对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实现途径的探索67

(一)试图让所有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68

(二)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代表人民管理国家72

三以人民的“权利”制约国家权力76

(一)政务公开,保障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77

(二)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79

(三)让普通工农群众与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81

(四)强化人民对国家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82

第四章 关于实现执政党党内民主决策的探索与尝试90

一保障党员对党内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90

(一)党内的事务由全体党员决定90

(二)重大问题应当征求全体党员的意见93

(三)认真实行党的选举制和报告制94

(四)定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97

二党内决策要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100

(一)党内决策要展开不同意见的充分交流100

(二)“少数服从多数”是党实现党内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105

(三)保障少数反对派的正当权利,宽容对待持反对意见的同志108

三党的高层实行集体决策,反对个人专断112

(一)集体决定全党性的决议和重大问题112

(二)关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建议114

(三)集体决策要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119

第五章 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121

一从多党联合执掌政权到一党执政121

(一)与其他政党“分掌政权”的思想121

(二)与其他政党“分掌政权”思想的转变127

二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实行党政职能分开129

(一)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129

(二)明确党政职责,实行党政职能分开140

(三)党政机关之间可以交叉与合作146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执政148

(一)必须通过法律来管理社会主义的国家事务148

(二)正确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是不需要法律约束的政权”151

(三)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157

第六章 执政党要协调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160

一对执政党争取其他阶级、阶层重要性的认识160

(一)只依靠共产党的力量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160

(二)广大阶层的充分支持是稳固政权的保证161

二对社会其他阶级、阶层特点的认识163

(一)对农民阶级不同成分的分析164

(二)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性质的分析165

(三)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认识167

(四)把资本家区分为文明资本家和不文明资本家169

三协调执政党与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基本主张172

(一)把工农联盟作为党执政的基础和支柱172

(二)依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建设社会主义190

(三)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201

(四)向文明资本家“谋求妥协”并向他们学习做经济工作205

第七章 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的探索和尝试210

一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石210

(一)执政党要依靠群众的信任而不是强制力执政210

(二)执政党只有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才能管理213

(三)执政党要善于通过政治信仰教育来消化政治变革216

二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219

(一)执政党只有成为建设的榜样,才能说服广大工农群众219

(二)执政党只有懂行才能管理,懂行的人才有职权221

(三)执政党只有会经营,才能保持苏维埃政权225

三改善苏维埃政权的国际生存环境是保持政权的重要保证230

(一)对帝国主义包围给苏维埃政权构成的危险的认识230

(二)关于改善苏维埃政权国际生存环境的基本主张232

第八章 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243

一执政党要注重党员质量243

(一)对注重党员质量重要性的认识243

(二)为保证党员质量采取的措施246

二执政党要保持团结和统一,反对派别活动254

(一)对执政党保持团结和统一重要性的认识254

(二)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所采取的措施258

三执政党必须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261

(一)对执政党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重要性的认识261

(二)执政党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途径266

四执政党要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272

(一)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要性的认识272

(二)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具体要求275

第九章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当代意义278

一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历史地位278

(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先河278

(二)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局限性283

二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启示289

(一)党执政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89

(二)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292

(三)执政党必须重视发展党内民主297

(四)执政党必须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303

(五)执政党要善于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关系307

(六)执政党要把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作为执政的基石311

(七)执政党必须重视自身的先进性建设320

参考文献325

后记(一)330

后记(二)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