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家减灾委员会抗震求灾专家组,科学技术部抗震求灾专家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85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综合分析-四川省;地震灾害-评估-四川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灾区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分析第1章 灾区地质构造分析3
1.1 自然地理概况3
1.2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3
1.3 地层岩性9
1.4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 灾区地震烈度划分14
2.1 潜在震源区划分14
2.2 震区应急地震区划图14
2.3 地震烈度15
第3章 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分析18
3.1 地质灾害类型18
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18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36
3.4 地质灾害初步分析37
3.5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40
参考文献40
第4章 灾区气候与气象灾害分析42
4.1 地震灾区主要气候特点42
4.2 汶川地震灾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和次生灾害55
第5章 灾区堰塞湖与震损水库、堤防治理排序57
5.1 堰塞湖治理排序57
5.2 震损水库治理排序63
5.3 震损堤防治理排序68
第二篇 灾区综合灾害分析与评估73
第6章 灾区地震灾情应急评估73
6.1 总体技术路线73
6.2 灾情初判75
6.3 灾情应急监测与评估82
第7章 灾区范围综合评估94
7.1 灾害范围评估原则和依据94
7.2 综合灾情指数95
7.3 灾害范围类别及范围划定97
7.4 地震灾害范围类别评估结果97
7.5 综合考虑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人民政府要求后的评估结果102
第8章 灾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104
8.1 评估范围、目标与方法104
8.2 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106
8.3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110
8.4 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122
第9章 灾区农田损毁与影响评估126
9.1 极重灾区土地利用特点与农业基本情况127
9.2 极重灾区遥感样区耕地损毁评估128
9.3 主要结论134
第10章 灾区经济损失及影响评估136
10.1 地震损失估算方法137
10.2 四川省损失的总体推算138
10.3 地震损失的分类加总法估算140
10.4 其他地区的经济损失149
10.5 总体经济损失150
10.6 汶川地震的经济影响150
10.7 重建投入的初步估算153
参考文献155
第11章 灾区灾害损失综合模型评估156
11.1 基于脆弱性模型的居民住房损失评估156
11.2 基于易损性模型的房屋损失评估158
11.3 基于宏观易损性模型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162
参考文献165
第12章 灾区综合灾害损失评估166
12.1 评估原则166
12.2 评估依据167
12.3 评估方法167
12.4 结论173
第三篇 灾区恢复重建承载力分析与评估第13章 灾区断层“避让带”的划定177
13.1 汶川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调查177
13.2 历史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宽度185
13.3 建筑物的抗震标准问题187
13.4 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的识别187
13.5 结论188
参考文献188
第14章 灾区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评价190
14.1 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评价目的及范围190
14.2 数据来源190
14.3 数据处理191
14.4 灾区各县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196
第15章 灾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估200
15.1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200
15.2 基于耕地变化的承载力评估203
15.3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分析204
15.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承载力评估205
参考文献212
第16章 灾区生态与生产恢复分区213
16.1 划分原则与方法213
16.2 分区背景215
16.3 规划结果222
16.4 对策建议230
第17章 极重灾区恢复重建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分析232
17.1 评估目的、依据和数据来源232
17.2 评估原则233
17.3 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234
17.4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移民239
17.5 农田损毁与失地移民245
17.6 主要结论246
第18章 灾区恢复重建空间布局研究248
18.1 灾区土地利用规划总体思路248
18.2 以自然-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四川省重灾区人口宜居空间评估249
18.3 基于地震、地质和地形的极重灾区人口宜居空间布局研究253
18.4 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重建布局259
18.5 产业空间布局方案259
附录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