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闻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闻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130918.jpg)
- 高也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17464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闻诊-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闻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闻诊的渊源1
1.1最早的闻诊记载1
1.2中国古代对声音的评价2
1.3五音与医学3
1.4音乐与健康5
1.5中国传统五音之源起6
1.6五音之判别7
1.6.1五声音阶7
1.6.2五声调式8
1.6.3十二律9
1.6.4二十五音10
1.7闻诊失传的原因12
1.7.1经典医书单传12
1.7.2传世医书以讹传讹13
1.7.3对个体素质要求高13
第二节 闻诊的现代化14
2.1人耳可分辨的最小音差14
2.2音阶的频率和数学计算14
2.3二十五音的频率计算16
2.3.1二十五音的命名与排列16
2.3.2音阶的频率16
2.3.3二十五音的频率计算16
2.3.4度与频率的关系17
2.4二十五音分析仪17
第二章 振动、和谐与生命18
第一节 振动:大自然存在的基本形式18
1.1生命发展进程中的三大之谜18
1.2从原子运动论到量子力学20
1.2.1古希腊哲学家:永恒的运动20
1.2.2科学之父:音乐与和谐21
1.2.3三分损益23
第二节 振动: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26
2.1量子理论26
2.2光、热和色28
2.3振动的计算单位:频率29
第三节 人体的振动与和谐30
第三章 发音生理35
第一节 声音35
1.1什么是声音35
1.2声音的基础频率与和谐36
第二节 人体发音器官38
2.1人体主要发音器官:喉上器官和喉38
2.2辅助发音器官39
2.3脏器活动影响发音41
2.4动物实验研究43
第三节 人体发音生理44
3.1人体发音过程44
3.2闻诊理论与技术和发音器官的解剖与生理关系47
3.2.1传统中医五脏与人体发音器官之间关系的思考47
3.2.2五脏振动与人体整体振动48
3.2.3影响单音发音频率的局部解剖与生理学原理49
第四节 细胞声学50
4.1纳米技术的细胞声学50
4.2国际学者对声细胞学的评论和展望52
4.3别具一格的音乐会52
4.4细胞发声的理论基础54
4.5纳米技术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能性56
第四章 听觉58
第一节 听觉器官的解剖结构58
1.1外耳58
1.2中耳59
1.3咽鼓管60
1.4内耳60
1.4.1内耳道61
1.4.2耳蜗61
1.4.3前庭62
1.4.4半规管62
1.4.5椭圆囊 和球囊64
1.4.6蜗管64
第二节 听觉生理64
2.1概述64
2.2声音的传导65
2.2.1空气传导65
2.2.2骨传导65
2.3外耳的生理66
2.4中耳生理66
2.4.1鼓室传声装置的生理66
2.4.2咽鼓管的生理66
2.5耳蜗的生理66
2.5.1耳蜗的传音生理66
2.5.2耳蜗的感音生理67
2.6大脑听觉皮层67
2.7听觉相关物质67
第三节 声音与听觉68
3.1人耳听觉要素68
3.1.1响度68
3.1.2音高69
3.1.3音色70
3.2人耳的掩蔽效应70
3.2.1掩蔽效应70
3.2.2掩蔽类型71
3.3临床应用的要点71
3.3.1频率71
3.3.2振幅72
3.3.3利用外界振动对人体进行临床治疗72
第五章 闻诊检测74
第一节 声频检测原理74
1.1振动的传播74
1.1.1声源74
1.1.2传播界质75
1.1.3拾音器75
1.2声强级75
1.3波形75
1.4频谱、不可靠原理和不确定原理76
1.5决定音色的要素78
1.5.1振源和共鸣腔78
1.5.2声音的传播和音色的穿透力79
1.5.3噪音成分80
1.6相位对听觉的影响80
1.7谐音的相互作用81
第二节 闻诊检测仪82
2.1技术领域82
2.2背景技术82
2.3发明内容83
2.4主要性能指标85
2.5二十五音的名称86
2.6闻诊检测仪与其他声谱检测仪的区别86
第三节 闻诊检测的标准读音88
3.1五腔成音88
3.2五韵天成88
3.2.1汉语的音节、音素、元音、辅音88
3.2.2汉字发音的五音分类89
3.3标准检测字的选择91
第四节 闻诊检测仪操作方法92
4.1开机前准备92
4.2开机92
4.3采样92
4.4存盘93
4.5二十五音频率分析操作93
4.5.1打开录音图谱93
4.5.2逐一打开十个读音94
4.5.3检测的基本原理94
4.5.4声音频率检测95
4.6打印检测结果96
4.7打印报告96
4.8其他96
4.9特别说明98
4.9.1声音检测与血压检测98
4.9.2与发音有关的社会心理的因素98
4.9.3语音变化100
4.9.4音量和速率100
4.9.5报告的文字101
第六章 二十五音频率分析的典型图谱102
第七章 二十五音频率分析的疑难复杂图谱128
一、平台形129
二、圆缓的正弦波形140
三、多倍频峰形143
第八章 临床应用与研究149
第一节 健康男性的闻诊分析149
1.1方法与结果149
1.1.1方法149
1.1.2年龄计算149
1.1.3年龄分组149
1.1.4检测结果150
1.2统计分析150
1.3讨论151
第二节 健康女性的闻诊分析152
2.1方法与结果152
2.1.1方法152
2.1.2年龄计算152
2.1.3年龄分组153
2.1.4检测结果153
2.2统计分析154
2.3讨论154
第三节 老年胆结石患者的闻诊分析156
3.1方法与结果156
3.1.1受测者156
3.1.2结果157
3.2统计分析157
3.3讨论157
第四节 老年男性尘肺患者的闻诊研究158
4.1尘肺的诊断原则158
4.2尘肺的X线诊断原则158
4.3方法159
4.4结果160
4.5讨论162
第九章 五脏相音165
第一节《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165
1.1《黄帝内经》现存的有关五脏相音的理论165
1.1.1《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篇》片段165
1.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片段165
1.1.3《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片段165
1.1.4《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中的较系统论述166
1.1.5《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中的较系统论述166
1.2五脏相音理论已经失传两千多年166
1.3现代化高科技使研究、继承和发扬五脏相音得以可能166
1.3.1物理声学的定理166
1.3.2对人发音分析的技术日益成熟166
1.3.3纳米技术开创细胞声学166
1.3.4动物实验研究167
1.3.5国内的研究167
第二节 中西医脏器实体解剖学相同169
2.1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还是虚形功能系统170
2.2《黄帝内经》对脏腑方位的描述170
2.2.1“肝生于左”的出处170
2.4.2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170
2.3《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171
2.4《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176
2.5脏腑说或藏象说176
第三节 从五音的数字化看中医五行的量化178
3.1二十五音的排列与量化178
3.1.1二十五音之的位置178
3.1.2五个上音179
3.1.3上音与正音180
3.1.4大、少、左、右和其他180
3.1.5二十五音的排列180
3.2闻诊与治疗是建立在数学量化的基础之上181
3.3归同反一183
第四节 阴阳二十五人的数学模型184
4.1阴阳二十五人的参数184
4.1.1三篇经典原著184
4.1.2自变量一:阴阳——《灵枢·通天第七十二》185
4.1.3自变量二:五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187
4.1.4自变量三:五音——《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189
4.2数学建模190
4.2.1建模目的190
4.2.2建模方法190
4.2.3变量设定190
4.2.4变量取值190
4.2.5数据模拟190
4.2.6建立数学模型191
4.3讨论192
4.3.1参数的选择192
4.3.2数学模型结论194
4.3.3阴阳二十五人数学模型的意义194
第十章 闻诊与治未病196
第一节 治未病——《黄帝内经》诊疗的最高境界196
1.1传统中医诊疗的层次196
1.2《黄帝内经》的最高诊治境界196
1.3闻诊的临床应用197
1.3.1治未病197
1.3.2养生延寿197
1.3.3美颜健身198
第二节 经络调理198
2.1金柜藏之,不敢扬之198
2.2《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199
2.3经络调理的方法200
2.4经络调理的取穴200
2.5五经穴201
2.5.1足阳明胃经解溪穴201
2.5.2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穴202
2.5.3足少阳胆经阳辅穴203
2.5.4手太阳小肠经阳谷穴203
2.5.5足太阳膀胱经昆仑穴204
2.6阴阳二十五人的经络调理的现实意义205
第三节 磁循经传感经络调理205
3.1磁疗的发展205
3.2当代磁穴疗法206
3.2.1使用器材206
3.2.2静磁疗法操作方法207
3.2.3适应范围207
3.2.4禁忌症208
3.2.5注意事项208
3.3经络调理磁疗贴208
3.4临床研究209
3.4.1体外检测210
3.4.2指捏测试210
3.4.3体表测试210
3.4.4统计分析210
3.5讨论212
第四节 饮食调理212
4.1五音人饮食调理212
4.2五味与脏腑214
4.2.1酸味214
4.2.2苦味214
4.2.3甘味215
4.2.4辛味215
4.2.5咸味216
4.3脏与腑216
4.4五味与阴阳217
4.5五味生克217
4.6食物五味的功用219
4.7五味食物在治疗中的作用220
第五节 中华传统养生观220
5.1从《三坟》说起220
5.2大道无形221
5.3天地人222
第十一章 闻诊与临床部分疾病的治疗225
第一节 肥胖症225
1.1肥胖症的病因病机225
1.2肥胖症的诊断标准225
1.3中医肥胖症的辨证分型226
1.4肥胖症的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26
1.4.1整体减肥选取经穴226
1.4.2局部减肥选取经穴227
1.4.3其他伴随症状的治疗228
1.5磁疗贴的临床应用228
1.6要点229
1.7疗效观察229
第二节 肝硬化230
2.1概述230
2.2中医病因病机230
2.3西医诊断要点231
2.4中医辨证分型231
2.5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32
2.6注意事项234
第三节 更年期综合征234
3.1概述234
3.2中医病因病机235
3.3诊断要点235
3.4中医辨证论治236
3.5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36
3.5.1传统治疗236
3.5.2参考治疗237
3.6治疗评价标准239
3.7防治要点239
第四节 过敏性鼻炎239
4.1概述239
4.2中医辨证分型240
4.3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40
第五节 便秘241
5.1概述241
5.2中医病因病机241
5.3诊断要点242
5.4中医辨证分型242
5.5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43
5.6腹四针法245
5.7防治要点245
第六节 痤疮246
6.1概述246
6.2中医病因病机246
6.3西医诊断要点246
6.4中医辨证分型246
6.5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47
6.6预防调理248
第七节 小儿积食与疳积248
7.1食积概述248
7.2临床表现248
7.3中医病因病机248
7.4中医辨证分型248
7.5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49
7.6推拿穴位借鉴249
7.7疳积概述250
7.8中医病因病机250
7.9辨证分型250
7.10磁疗贴经络调理治疗251
7.11注意事项251
7.12揑脊穴位参考251
7.13神阙穴磁疗贴的使用251
附录一 闻诊临床检测申请单253
附录二 闻诊临床研究方案254
附录三 闻诊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