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城市地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乃力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4816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城市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城市地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1
第一节 城市的成长1
一、何谓城市1
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3
三、城市的时代8
第二节 城市的特征10
一、城市景观的特征——主客体的双重性10
二、城市功能的特征——经济高度密集10
三、城乡结合的特征——城乡一体化13
第三节 城市和城市区域的划定14
【案例1—1】以行政区域为标准划定城市的实例——法国情况15
【案例1—2】以城市实体为标准划定的城市区域(其一)——美国大都市统计地区情况15
【案例1—3】以城市实体为标准划定的城市区域(其二)——日本人口集中地区(DID)的情况15
第二章 城市地理学17
第一节 何谓城市地理学17
一、城市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17
二、城市地理学分析的基本视角18
三、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内容18
第三节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20
一、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20
二、美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25
三、日本的城市地理学研究28
四、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35
【专题】城市地理学研究若干新领域38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环境41
第一节 城市的区位41
一、何谓区位41
二、城市区位的特点42
三、城市区位因素42
【案例3—1】城市的区位因素与城市兴衰45
第二节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46
一、地形、地质环境46
二、气候环境47
三、水文环境51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经济地理基础52
一、自然资源对城市的影响52
二、区域社会经济地理背景对城市的影响54
第四节 城市的信息环境55
一、信息向城市集中55
二、办公机构向郊区分散56
三、远程办公的进展57
四、城市的智能化57
第五节 城市的生态环境58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58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59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及调控62
第四章 城市化及其理论66
第一节 城市化概念66
一、何谓城市化66
二、城市化研究的视角67
三、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分类68
【案例4—1】城市化的研究实例——大城市近郊的土地利用变化69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71
一、城市化的影响因素72
二、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78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79
一、城市化类型80
二、城市化的测度82
第五章 城市化的进程与实践84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阶段论84
一、第Ⅰ阶段:城市化(Urbanization)84
二、第Ⅱ阶段:郊区化(Suburbanization)85
三、第Ⅲ阶段: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86
四、第Ⅳ阶段: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86
第二节 城市地域的扩大88
一、城市地域扩大阶段89
二、影响城市地域扩大的主要因素91
第三节 城市化的新局面94
一、城市的衰退94
二、城市的再生95
第四节 世界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95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城市化现状95
二、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01
【案例5—1】中、美西部城市化比较103
第五节 我国城市化的实践108
【案例5—2】新中国户籍制度沿革108
【案例5—3】中国特有的城市化现象120
第六章 城市系统123
第一节 城市系统的概念123
第二节 城市系统的分析125
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125
二、城市金字塔126
三、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127
四、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130
【案例6—1】中心地理论应用研究——城市系统的成长141
第七章 城市功能与都市圈143
第一节 城市功能143
一、商业功能143
二、工业功能143
三、服务功能144
四、行政功能144
五、其他功能145
第二节 城市的分类145
一、城市分类的目的145
二、奥隆索的城市功能分类(一般描述方法)146
三、哈里斯的城市功能分类(统计描述方法)146
四、纳尔逊的城市功能分类(统计分析方法)148
五、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151
六、依据多变量分析的城市分类153
【案例7—1】广州城市功能选择与培育156
第三节 都市圈159
一、都市圈概念159
二、都市圈的拟定162
【专题】城市化地域空间表现形式167
第八章 城市的内部结构171
第一节 城市内部结构的概念171
第二节 城市内部结构模式172
一、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172
二、扇形模式173
三、多核心模式174
【专题】中心商务区(CBD)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176
四、三地带模式183
五、从地租判断土地利用模式184
六、地价分布模式185
七、人口密度分布模式186
【案例8—1】从土地利用看日本城市空间的构成186
【案例8—2】美国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化188
第三节 城市社会空间分析190
一、城市社会空间的基本概念190
二、城市社会空间分析的常用方法190
三、城市社会空间分析实例192
第九章 城市空间感应与居民的行为196
第一节 城市空间感应196
一、城市空间的知觉研究196
二、城市空间的学习196
三、意象地图(Mental Map)198
四、语言的形象203
五、研究城市空间感应的作用204
第二节 城市居民的行为204
一、行为空间204
二、日常的生活行为205
三、城市内的人口迁移208
第三节 时间地理学210
一、时空间路径与棱镜212
二、时空制约条件214
三、时间地理学的应用215
第十章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216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216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念216
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16
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217
第二节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特点218
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218
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219
第三节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20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21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22
第十一章 城市问题223
第一节 城市环境问题223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223
二、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224
三、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226
第二节 城市交通问题227
一、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227
二、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230
三、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研究232
第三节 城市灾害235
一、城市灾害的类型235
二、城市灾害的特点237
三、城市综合减灾思路241
【专题】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243
第十二章 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245
第一节 城市形态245
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45
二、城市形态类型247
【专题】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249
第二节 城市规划概述249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249
二、欧美城市规划的进展250
【案例12—1】日本的城市规划制度253
第三节 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257
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257
二、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论”259
三、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260
四、《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261
五、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262
【案例12—2】 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264
第四节 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267
一、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沿革267
【案例12—3】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74
二、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275
【案例12—4】依法保护北京市的历史文化279
【案例12—5】城市标志应追求内涵281
【案例12—6】城市规划的误区283
参考文献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