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分泌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分泌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1249666.jpg)
- 刘新民,齐今吾,杨晓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49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3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内分泌病-鉴别诊断;内分泌病-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分泌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垂体疾病1
第一节 垂体腺瘤概述1
第二节 原发性垂体癌和转移性垂体瘤10
一、原发性垂体癌10
二、转移性垂体瘤12
第三节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15
第四节 高催乳素血症27
第五节 库欣病32
第六节 促甲状腺激素瘤41
第七节 促性腺激素瘤44
第八节 无功能垂体腺瘤45
第九节 颅咽管瘤48
第十节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51
第十一节 垂体性侏儒症60
第十二节 空鞍综合征65
第十三节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68
第十四节 垂体卒中72
第十五节 中枢性尿崩症76
第十六节 肾性尿崩症84
第十七节 妊娠尿崩症86
第十八节 原发性烦渴症88
第十九节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89
第2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3
第一节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93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并发症100
一、甲状腺眼病100
二、局限性黏液性水肿103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104
四、急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105
五、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105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重症肌无力105
七、甲状腺危象106
八、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06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殊类型107
一、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107
二、毒性腺瘤107
三、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107
四、碘甲状腺功能亢进108
五、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108
六、垂体TSH腺瘤108
七、恶性肿瘤伴甲状腺功能亢进109
八、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109
九、人为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09
十、儿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109
十一、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10
十二、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10
十三、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10
十四、T4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11
十五、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11
第3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2
第一节 成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2
第二节 黏液性水肿昏迷113
第三节 散发性克汀病114
第四节 地方性克汀病116
第五节 幼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7
第六节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7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特殊临床表现118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118
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垂体瘤118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乳溢-闭经(Van-Wyk-Ross-Hennes综合征)118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119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浆膜腔积液119
六、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119
七、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20
八、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神经精神异常120
九、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肌肉-关节表现120
十、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硬皮病120
十一、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垂体肥大121
第八节 多发内分泌自身免疫性功能减退综合征121
一、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Ⅰ型121
二、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Ⅱ型121
第4章 甲状腺炎123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23
第二节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123
第三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124
第四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25
第五节 无痛性甲状腺炎126
第六节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126
第七节 产后甲状腺炎127
第5章 甲状腺肿130
第一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130
第二节 散发性甲状腺肿131
第三节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132
第四节 高碘性甲状腺肿132
第6章 甲状腺肿瘤133
第一节 甲状腺腺瘤133
第二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33
第三节 甲状腺恶性肿瘤135
一、甲状腺乳头状癌135
二、甲状腺滤泡细胞癌136
三、甲状腺未分化癌136
四、甲状腺髓样癌137
五、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37
六、儿童期甲状腺癌137
第7章 甲状腺其他疾病139
一、甲状腺囊肿139
二、甲状腺结节139
三、异位甲状腺141
四、甲状舌管囊肿142
五、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142
第8章 碘缺乏与碘过量147
第一节 碘缺乏147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148
二、克汀病148
第二节 碘过量150
一、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0
二、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炎150
三、高碘甲状腺肿151
四、碘过量与甲状腺癌151
五、含碘药物的不良反应151
六、碘过量的甲状腺外危害151
第9章 甲状旁腺疾病及钙磷代谢153
第一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53
第二节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61
第三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66
第四节 假性及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69
第五节 钙受体病171
第六节 佝偻病与骨软化症177
第10章 肾上腺疾病185
第一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85
第二节 醛固酮减少症及盐皮质激素抵抗191
一、原发性单一的醛固酮减少症191
二、继发性单一的醛固酮减少症191
三、盐皮质激素抵抗192
第三节 库欣综合征192
第四节 肾上腺性征异常症199
第五节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07
第六节 肾上腺危象211
第七节 肾上腺髓质增生212
第八节 神经母细胞瘤213
第九节 节神经细胞瘤214
第十节 肾上腺意外瘤215
第十一节 嗜铬细胞瘤217
第十二节 嗜铬细胞瘤危象220
一、高血压危象220
二、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危象221
三、低血压、休克危象221
四、急性左侧心功能不全221
五、上消化道大出血222
六、低血糖222
七、脑水肿危象222
第11章 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223
第一节 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223
一、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减(IHH)和Kallmann综合征223
二、Prader-Labhart-Willi综合征(PLWS)225
三、Barder-Biedl和Laurence-Moon综合征225
四、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和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225
五、继发性GnRH缺乏225
六、垂体前叶功能低减225
第二节 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226
一、Klinefelter综合征226
二、精索静脉曲张227
三、睾丸炎228
四、生殖细胞发育不良(惟支持细胞综合征sertoli cell only syndrome,SCO)228
五、××男性综合征229
六、睾酮合成异常229
七、促性腺激素受体失活性突变229
八、性腺发育不良229
九、药物和放疗对睾丸的损伤230
第三节 男性性早熟230
第四节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232
一、正常青春发育232
二、青春发育延迟233
第五节 儿童和青春期常见发育异常235
一、睾丸下降不全235
二、小阴茎和隐匿型阴茎236
三、男性乳房发育237
第六节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239
第七节 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症——迟发性性功能减退症242
第八节 男性不育症244
一、高促性腺激素型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症伴不育245
二、低促性腺激素型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伴不育246
三、混合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伴不育248
四、内分泌激素治疗248
第九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249
一、性激素的影响250
二、基因多形性的影响250
三、抗激素治疗250
第十节 性别分化异常疾病251
一、定义与分类251
二、嵌合型染色体致性别分化异常253
三、男性假两性畸形255
四、女性假两性畸形256
五、真两性畸形257
第十一节 雄激素的替代治疗258
一、睾酮替代治疗的适应证258
二、睾酮治疗的药物制剂258
三、替代治疗疗效和副作用监测259
第十二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治疗260
第十三节 男性避孕261
一、现有男性避孕方法261
二、激素类避孕药物262
三、激素类免疫避孕药物263
四、其他治疗263
第十四节 男性乳房发育症264
第十五节 多毛症265
第12章 闭经268
第一节 子宫性闭经及隐经269
一、处女膜无孔269
二、阴道发育异常270
三、阴道横膈270
四、宫颈闭锁270
五、子宫未发育或子宫发育不全271
六、宫腔粘连271
七、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72
八、子宫卒中综合征272
第二节 卵巢性闭经272
一、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272
二、单侧条索状卵巢综合征273
三、卵泡膜增殖综合征274
四、卵巢酶缺乏274
五、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275
六、卵巢肿瘤277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278
八、自主神经性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279
九、嗅觉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综合征279
十、卵巢过度抑制综合征279
十一、绝经期综合征279
第三节 垂体性闭经280
一、席汉综合征280
二、垂体肿瘤281
三、糖蛋白类激素瘤281
四、垂体破坏282
五、空蝶鞍综合征282
六、闭经-溢乳综合征282
七、原发性垂体单一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283
八、垂体生长激素缺乏症283
九、垂体功能障碍性难产综合征283
第四节 下丘脑性闭经284
一、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284
二、下丘脑器质性闭经285
三、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286
四、药物性闭经286
第五节 其他内分泌疾病286
一、甲状腺疾病287
二、糖尿病287
三、肾上腺疾病288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288
五、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288
第13章 月经失调290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90
第二节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90
第三节 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91
一、黄体功能不足292
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292
第四节 绝经期及激素替代治疗292
第14章 内分泌性水肿297
第一节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水肿297
第二节 异位ACTH综合征性水肿297
第三节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性水肿298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299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昏迷301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水肿302
第七节 皮质醇增多症性水肿304
第八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性水肿304
第15章 代谢障碍性水肿307
第一节 糖尿病性水肿307
第二节 糖原贮积症性水肿308
第三节 淀粉样变性水肿309
第四节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性水肿310
第五节 血色病性水肿310
第16章 内分泌相关性水肿312
第一节 内分泌相关性肾源性水肿312
第二节 内分泌相关性心源性水肿313
第三节 内分泌相关性肝源性水肿314
第四节 经前期水肿315
第五节 特发性水肿316
第六节 妊娠期水肿317
第七节 肥胖性水肿319
第八节 老年性水肿320
第九节 更年期综合征性水肿320
第十节 激素类药源性水肿321
第十一节 神经性厌食所致的水肿322
第17章 肥胖症326
第18章 糖尿病的定义、新概念、分类、分型与诊断342
第19章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诊断要点349
第一节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349
一、1型糖尿病349
二、2型糖尿病350
第二节 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352
一、线粒体(mt)基因突变糖尿病352
二、青年人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353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相关高血糖和(或)糖尿病356
一、胰升糖素瘤356
二、生长素瘤[肢端肥大症和(或)巨人症]357
三、生长抑素瘤及异位生长抑素综合征357
四、血管活性肠肽瘤——Verner-Morrison综合征357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8
六、皮质醇增多症358
七、嗜铬细胞瘤358
八、醛固酮增多症358
九、泌乳素瘤或高泌乳素血症359
十、多发性内分泌腺病359
第四节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359
一、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359
二、胰腺外分泌疾病所致糖尿病359
三、药物或化学因素诱致糖尿病359
四、感染致糖尿病360
五、少见类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360
六、可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360
第20章 糖尿病的基本治疗363
第一节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363
一、饮食治疗的意义363
二、饮食治疗的原则364
三、糖尿病的饮食处方375
四、食谱设计378
五、饮食制作383
六、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营养治疗386
七、饮食营养治疗中的其他问题388
第二节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394
一、运动对机体的生理影响394
二、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潜在益处395
三、运动疗法的副作用395
四、运动疗法患者的选择396
五、运动处方396
第三节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和管理399
一、血糖的自我监测400
二、尿糖的自我监测402
三、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402
四、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监测403
五、血脂的测定404
六、体重的测定404
七、有关胰岛素注射的问题404
八、饮食须知405
九、低血糖的防治教育406
第四节 糖尿病的预防407
一、1型糖尿病的早期预防407
二、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410
三、2型糖尿病的预防410
第五节 口服降血糖药414
一、磺酰脲类414
二、双胍类417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418
四、噻唑烷二酮类419
五、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420
六、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的合理应用422
第六节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425
一、胰岛素的种类及其效应425
二、胰岛素的剂型及其作用时间425
三、胰岛素的临床使用方法427
四、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427
五、胰岛素剂型的选择428
六、胰岛素治疗的参考标准428
七、胰岛素用量的估计、安排和调整429
八、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法429
九、胰岛素泵434
十、单峰胰岛素和单组分胰岛素的纯度435
十一、胰岛素的注射器具436
十二、胰岛素的抗药性436
十三、胰岛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437
十四、胰岛素的注射次数和部位的调整438
十五、胰岛素的保存439
十六、影响胰岛素剂量作用的因素439
十七、胰岛素的不良反应439
第21章 餐后高血糖的诊断及其治疗442
一、餐后高血糖的定义及病理生理442
二、餐后高血糖的危害442
三、餐后高血糖的治疗444
第22章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448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48
第二节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455
第三节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461
第23章 糖尿病手术前后的内科治疗及预防465
一、外科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465
二、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评价465
三、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466
四、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468
五、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469
第24章 低血糖症471
第25章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导476
第一节 全面评估危险476
第二节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476
一、体重管理476
二、营养疗法476
三、体力活动476
第三节 血压控制建议476
第四节 血脂管理建议477
第五节 其他建议477
一、抗血小板477
二、血糖控制477
三、戒烟478
第六节 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处理建议478
第26章 妊娠糖尿病479
第27章 代谢综合征488
第28章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及治疗493
第29章 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496
第一节 糖尿病脑梗死496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506
第30章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及肺部疾病512
第一节 糖尿病与高血压512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7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心绞痛520
一、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520
二、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522
第四节 糖尿病合并心肌病525
第五节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与心力衰竭527
第六节 直立性低血压530
第七节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31
第31章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532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532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534
第32章 糖尿病的血液系统改变538
第一节 红细胞异常538
一、红细胞形态异常538
二、红细胞膜流动性异常538
三、细细胞变形能力异常538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异常539
五、红细胞聚集异常539
第二节 白细胞异常539
第三节 血小板异常539
一、血小板形态异常540
二、血小板的激活540
三、血小板黏附功能异常540
四、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540
五、血小板释放反应异常540
第四节 凝血-纤溶系统异常541
一、凝血因子异常541
二、纤溶系统异常541
第五节 血液流变学异常541
第六节 血管内皮细胞异常541
第七节 糖尿病血液学异常的治疗542
第八节 糖尿病合并血栓形成542
第33章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545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545
一、糖尿病合并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547
二、糖尿病合并单神经病变和多发性单神经病变547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549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551
一、糖尿病性脊髓病551
二、糖尿病性脑病变552
第四节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554
第34章 代谢性疾病与眼病562
第一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62
第二节 糖尿病玻璃体病变568
第三节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569
一、缺血性视盘病变569
二、视神经炎569
第四节 糖尿病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70
第五节 糖尿病与屈光不正571
第六节 糖尿病与白内障572
第七节 糖尿病与葡萄膜病变572
一、前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572
二、后葡萄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573
第八节 糖尿病与角膜病变573
第九节 糖尿病与结膜病变573
一、结膜血管瘤573
二、结膜下出血574
第十节 糖尿病与眼外肌病变574
第十一节 糖尿病与眼睑病变574
一、糖尿病性上睑下垂574
二、眼睑黄色瘤(睑黄瘤)574
三、皮肤感染574
第35章 糖尿病与消化道疾病576
第一节 糖尿病与胃肠动力576
第二节 糖尿病食管577
一、口咽型咽下困难578
二、糖尿病食管580
第三节 糖尿病性胃节律紊乱综合征581
第四节 糖尿病性胃轻瘫582
第五节 糖尿病性腹泻与脂肪泻584
第六节 糖尿病性慢性假性肠梗阻586
第七节 糖尿病性便秘590
第八节 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594
第九节 糖尿病与胆系疾病596
一、糖尿病与胆结石596
二、糖尿病继发胆囊运动功能障碍596
三、糖尿病继发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596
第十节 糖尿病性脂肪肝与肝硬化597
第十一节 糖尿病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601
一、糖尿病与慢性胰腺炎601
二、糖尿病与胰腺癌602
第36章 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605
第一节 糖尿病肾病605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及肾盂积水611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膀胱收缩功能障碍614
第37章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616
第38章 糖尿病足618
第39章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628
第一节 感染性皮肤病628
一、皮肤细菌感染628
二、皮肤真菌感染630
三、病毒感染635
第二节 糖尿病性皮肤发红638
第三节 糖尿病性皮肤病639
第四节 糖尿病性局部缺血639
第五节 糖尿病性神经疾病639
第六节 水疱病639
第七节 糖尿病性甲病640
第八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640
第九节 皮肤瘙痒症640
第十节 神经血管性溃疡641
第十一节 糖尿病性坏疽641
第十二节 湿疹641
第十三节 其他皮肤病变642
一、紫癜642
二、发疹性黄瘤642
三、黄斑瘤642
四、出汗异常642
五、硬肿病642
六、胡萝卜素沉着症642
七、胫前色素斑643
八、色素性紫瘢性苔藓样皮炎643
九、环形肉芽肿643
第十四节 综合治疗措施643
第40章 继发性糖尿病645
第一节 应激性糖尿病645
第二节 血色病646
第三节 胰高血糖素瘤649
第四节 生长抑素瘤651
第41章 1型糖尿病的免疫抑制治疗654
一、诱导免疫耐受654
二、免疫调节655
三、细胞因子656
四、转基因技术656
五、T细胞疫苗657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657
七、中药免疫干预657
第42章 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658
第43章 痛风661
第44章 骨质疏松667
第一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667
第二节 骨质疏松的营养方法669
第三节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