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工效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工效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37696.jpg)
- 李森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42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管理学:工效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工效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什么是管理工效学1
1.1.1效率和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1
1.1.2工具和科技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主要手段2
1.1.3劳动和工作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方式3
1.1.4管理工效学的含义3
1.2管理工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6
1.2.1管理工效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6
1.2.2管理工效学的研究对象10
1.2.3管理工效学的特点和研究意义12
1.3管理工效学的历史发展13
1.3.1萌芽阶段13
1.3.2形成阶段14
1.3.3管理工效学的成熟和发展阶段15
1.4管理工效学的研究方法16
1.4.1方法概述16
1.4.2研究假设16
1.4.3管理工效学的研究方法22
第2章 人机系统32
2.1人机界面32
2.1.1人机界面的概念32
2.1.2人机硬件界面33
2.1.3人机软件界面34
2.1.4人—环境界面34
2.1.5人—人界面35
2.2人机系统分析35
2.2.1系统和人机系统的概念35
2.2.2人机系统的类型36
2.2.3人机系统的分析38
2.2.4人机系统人的因素分析40
2.3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评价45
2.3.1可靠性的概念45
2.3.2人机系统的可靠性45
2.3.3人机系统的评价48
2.4人的可靠性50
2.4.1人因差错的概念51
2.4.2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51
2.4.3人—机接口的可靠性设计52
2.4.4人机界面的工作负荷和心理负荷53
2.4.5人—环境接口的可靠性设计53
2.4.6人—人接口的可靠性设计54
2.4.7信道差错和人的可靠性55
第3章 人的信息加工56
3.1人的信息接收与传递56
3.1.1人的信息接收56
3.1.2熵和信息量59
3.1.3视觉的特点和工效61
3.1.4听觉的特性和工效66
3.2知觉和记忆71
3.2.1知觉的概念和特点71
3.2.2记忆的概念和特点76
3.3思维和决策79
3.3.1思维的概念和特点79
3.3.2决策的概念和特点81
3.3.3决策的类型和方式82
3.3.4思维和决策关系85
3.3.5思维和决策效率86
3.3.6风险识别86
3.3.7风险评估88
3.3.8风险评价方法89
第4章 心理负荷和应激92
4.1心理负荷和资源模型92
4.1.1心理负荷的概念92
4.1.2心理负荷的效应93
4.1.3心理负荷和安全95
4.1.4资源模型96
4.2心理负荷的评定和应激98
4.2.1心理负荷评定的方法和指标98
4.2.2应激反应105
4.3心理资源模型和安全职业适应性108
4.3.1心理资源有限理论的概述108
4.3.2心理资源模型109
4.3.3安全职业适应性114
4.3.4心理资源和安全职业适应性118
第5章 工作疲劳121
5.1疲劳概述121
5.1.1疲劳的概念121
5.1.2疲劳和事故122
5.1.3疲劳和心理厌倦123
5.2影响疲劳的因素124
5.2.1影响疲劳的因素124
5.2.2疲劳的原因和分类126
5.2.3疲劳和心理调节127
5.3疲劳测评129
5.3.1疲劳测评的理论129
5.3.2疲劳测评的方法和指标129
5.3.3疲劳测评的应用131
第6章 人因差错和事故135
6.1人因差错概述135
6.1.1人因差错的概念135
6.1.2人因差错的表现136
6.1.3人因差错的分类与分析136
6.1.4人因差错的预防139
6.2事故和事故理论140
6.2.1事故的概念140
6.2.2事故的分类141
6.2.3事故的原因144
6.2.4事故理论147
6.3事故分析和预防162
6.3.1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分析162
6.3.2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论)162
6.3.3系统归因理论166
6.3.4事故归因辩证法171
6.3.5事故分析和预防177
6.4系统安全评价183
6.4.1安全评价概述183
6.4.2安全评价的方法185
6.4.3评价方法的选择187
6.4.4评价体系188
6.4.5人机系统安全评价190
6.4.6人的安全评价192
第7章 工作环境和色彩194
7.1工作环境概述194
7.1.1工作环境概念194
7.1.2工作环境分析195
7.1.3工作环境和安全206
7.2色彩的生理、心理效应208
7.2.1色彩概述208
7.2.2色彩的生理、心理效应209
7.2.3色彩和安全211
7.3工作空间、色彩和视觉工效215
7.3.1工作空间的概念215
7.3.2色彩应用和视觉215
7.3.3工作空间色彩设计、应用原则216
7.3.4工作空间布局和色彩、视觉218
7.3.5色彩、视觉和安全220
第8章 安全管理工效222
8.1安全管理方法222
8.1.1风险分析的方法222
8.1.2安全检查表法(SCL)222
8.1.3事件树分析法(ETA)224
8.1.4故障树分析法(FTA)225
8.1.5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226
8.1.6因果分析法226
8.1.7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227
8.2人机系统安全价值工程管理227
8.2.1人机系统安全价值工程管理概述227
8.2.2人机系统安全价值工程管理方法228
8.3安全计划的管理与评价232
8.3.1安全计划管理的内容与重要性232
8.3.2安全控制234
8.3.3安全计划管理和评价237
参考文献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