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郭金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374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司法鉴定-证据-司法制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司法鉴定解读1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概念1

一、司法鉴定称谓之争2

二、司法鉴定概念的界定4

三、对既有释义的分析与检讨6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诉讼品格与特征9

一、司法鉴定的诉讼品格9

二、司法鉴定的本质特征:司法目的和科学手段相结合12

第二章 鉴定结论适用简析16

第一节 鉴定结论适用的基础性问题16

一、鉴定结论的内涵17

二、鉴定结论的特性20

三、鉴定结论的诉讼功能25

第二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历史考察32

一、大陆法系鉴定结论适用的历史轨迹33

二、英美法系鉴定结论的适用:专家证言35

三、我国鉴定结论适用历史探源38

第三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静态分析40

一、鉴定结论的客观性40

二、鉴定结论的关联性43

三、鉴定结论的合法性46

第四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动态分析47

一、鉴定资料的条件与收集48

二、鉴定结论的生成50

三、鉴定结论的审查评断59

第三章 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69

第一节 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69

一、证据能力与鉴定结论70

二、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证据能力之比较分析71

三、我国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规范之现状及问题88

四、我国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规范与完善91

第二节 鉴定结论之证明力102

一、鉴定结论之证明力及其评判方式演进102

二、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证明力评判之比较分析110

三、对我国目前鉴定结论证明力现状的评价116

四、借鉴与完善119

第四章 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0

第一节 科学与鉴定科学130

一、科学技术与鉴定科学的内涵解读130

二、鉴定科学与纯粹科学之差异137

三、区分鉴定结论科学与非科学之必要性142

四、科学与非科学在科学哲学中的一般区分标准149

第二节 域外证据法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之评判标准152

一、美国证据法关于专家证言科学性评判标准的变迁152

二、其他国家证据法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的评判标准162

三、分析评价与问题启示173

第三节 我国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之问题与对策176

一、我国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的现状与问题177

二、确立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的价值选择181

三、完善我国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之对策182

四、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施行之制度保障185

第五章 鉴定资料收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90

第一节 鉴定资料对鉴定结论适用的影响190

一、问题的提出190

二、研究的必要性195

三、研究前提:鉴定资料的类型化198

第二节 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审查判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

一、现状与问题201

二、两大法系国家关于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的审查判断203

三、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审查判断规则建构206

四、审查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的内容211

第三节 鉴定资料收集程序之问题与对策212

一、我国鉴定资料收集程序的现状与问题212

二、鉴定资料的收集与人权保障214

第六章 鉴定结论生成之主体要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22

第一节 鉴定主体与鉴定结论适用222

一、鉴定人的内涵222

二、自然人鉴定人与法人鉴定人224

三、鉴定人的诉讼地位227

第二节 我国鉴定主体资格及认证制度的现状与问题231

一、我国鉴定人资格及认证制度的现状231

二、我国鉴定人资格及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234

第三节 两大法系关于鉴定主体资格及其认证规范238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鉴定人资格及认证238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人资格及认证240

第四节 我国鉴定人资格及认证制度完善对策241

一、鉴定主体职业资格:以能力适格为中心242

二、鉴定主体的法律资格:以独立和中立为中心250

三、鉴定主体的思想品德资格:以信誉评定和道德规范为中心251

四、鉴定主体资格审查模式:庭前控制与庭审控制并重254

第七章 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55

第一节 鉴定程序之内涵与外延255

一、鉴定程序的内涵与外延256

二、鉴定结论适用正当程序保障之必要性257

第二节 鉴定启动程序之问题与对策259

一、我国鉴定启动程序的现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259

二、域外鉴定启动模式之比较分析262

三、我国鉴定启动程序之完善对策274

第三节 鉴定实施程序之问题与对策276

一、我国目前关于鉴定实施程序的诉讼规范现状277

二、域外鉴定实施程序考察280

三、我国鉴定实施过程诉讼化的正当性要求283

四、完善对策:强化控辩双方对鉴定实施的参与权285

第四节 多头鉴定、反复鉴定问题与对策291

一、多头鉴定、反复鉴定根源探究291

二、多头鉴定、反复鉴定的诉讼应然性评析296

三、多头鉴定、反复鉴定问题规范构想298

第五节 鉴定结论质证程序之问题与对策302

一、鉴定结论质证的必要性303

二、我国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现状与问题305

三、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完善对策312

第八章 鉴定结论适用之证据规则体系简论319

第一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取证规则319

规则1笔录、照相、录像互证规则320

规则2人体物质类鉴定资料收集的特殊规范322

规则3鉴定资料的收集者出庭作证规则324

规则4当事人、见证人辨认规则325

规则5检察官监督规则326

第二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启动程序规则326

规则 鉴定启动规则326

第三节 鉴定实施之程序规则329

规则1鉴定实施规则329

规则2补充鉴定332

规则3重新鉴定333

第四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质证规则335

规则1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335

规则2鉴定人出庭的例外336

规则3鉴定结论质证的内容336

第五节 鉴定结论之科学性评断标准规则337

规则1鉴定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337

评判规则337

规则2其他专门知识评判规则339

第六节 鉴定结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规则340

规则1鉴定结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审查判断340

规则340

规则2鉴定结论证据禁止规则341

规则3鉴定结论无预定的、优先的证明力规则341

规则4心证公开规则342

第九章 几种新型鉴定结论适用的问题与对策343

第一节 DNA鉴定结论适用的问题与对策343

一、DNA鉴定技术的产生及在法庭上的应用344

二、我国DNA鉴定结论适用中存在的问题347

三、美国DNA鉴定结论的接受历程356

四、DNA鉴定结论适用规范对策359

第二节 心理测试鉴定结论适用的问题与对策364

一、心理测试技术的产生及其性质定位364

二、建构心理测试程序规范之必要性38

三、建构心理测试程序规范的原则372

四、心理测试程序规范的建构376

第三节 声纹鉴定结论适用的问题与对策381

一、声纹技术的产生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381

二、有关声纹鉴定结论证据性质的争论383

三、声纹鉴定结论在我国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386

结论391

参考文献393

后记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