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1227638.jpg)
- 国振喜,张树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5282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61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675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结构静力学-结构计算-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基本知识1
1.1 常用基本概念1
1.1.1 结构与结构的分类及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1
1.1.2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构造分析5
1.1.3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9
1.1.4 计算例题10
1.2 静定结构受力计算分析12
1.2.1 静定结构受力计算基础12
1.2.2 静定结构计算包括的内容14
1.3 单跨静定梁20
1.3.1 单跨静定简支梁计算20
1.3.2 简支斜梁计算25
1.3.3 计算例题27
1.4 多跨静定梁36
1.4.1 多跨静定梁计算36
1.4.2 计算例题36
1.5 静定平面刚架39
1.5.1 静定平面刚架计算39
1.5.2 计算例题40
1.6 静定平面桁架47
1.6.1 静定平面桁架计算47
1.6.2 计算例题48
1.7 三铰拱52
1.7.1 三铰拱的计算52
1.7.2 三铰拱的压力线及合理轴线54
1.7.3 计算例题56
1.8 静定组合结构62
1.8.1 静定组合结构的计算62
1.8.2 计算例题62
1.9 悬索结构67
1.9.1 悬索结构计算67
1.9.2 计算例题68
1.10 结构的位移计算69
1.10.1 结构的位移计算简述69
1.10.2 功和功能原理70
1.10.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单位荷载法)75
1.10.4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75
1.10.5 用积分法求结构位移计算例题78
1.10.6 图形相乘法83
1.10.7 用图形相乘法求结构位移计算例题87
1.10.8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92
1.10.9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例题93
1.10.10 线性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97
1.11 力法99
1.11.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及超静定次数99
1.11.2 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程的建立102
1.11.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109
1.11.4 力法计算例题111
1.11.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时的内力121
1.11.6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时的计算例题122
1.11.7 对称结构的简化计算124
1.11.8 对称结构计算例题126
1.11.9 用弹性中心法计算对称无铰拱131
1.11.10 对称无铰拱计算例题135
1.11.11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和计算校核141
1.12 位移法144
1.12.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144
1.12.2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146
1.12.3 位移法基本结构的确定156
1.12.4 位移法方程的建立159
1.12.5 位移法计算例题167
1.12.6 用典型方程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时的内力177
1.12.7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时的计算例题178
1.12.8 对称性的利用181
1.12.9 对称性计算例题182
1.12.10 直接利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184
1.12.11 利用平衡条件计算例题188
1.13 矩阵位移法194
1.13.1 矩阵位移法概述194
1.13.2 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方程197
1.13.3 整体坐标系中单元刚度方程202
1.13.4 单元、结点及结点位移分量编号、结点位移分量和结点力分量206
1.13.5 矩阵位移法的后处理法210
1.13.6 非结点荷载的处理218
1.13.7 矩阵位移法的先处理法221
1.13.8 计算例题222
第2章 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及力学特性240
2.1 简述及重心与形心240
2.2 面积静矩241
2.2.1 面积静矩的定义与计算241
2.2.2 计算例题242
2.3 惯性矩244
2.3.1 惯性矩的定义与计算244
2.3.2 计算例题248
2.4 常用截面的特性用表253
2.4.1 常用截面的力学特性用表253
2.4.2 常用截面的抗扭特性用表259
2.5 型钢规格表260
2.5.1 热轧等边角钢260
2.5.2 热轧不等边角钢260
2.5.3 热轧工字钢268
2.5.4 热轧槽钢269
第3章 单跨梁与水平曲梁的计算270
3.1 单跨梁计算简述270
3.2 单跨梁的计算公式271
3.2.1 悬臂梁的计算公式271
3.2.2 简支梁的计算公式275
3.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计算公式285
3.2.4 一端固定一端滑动的支承梁计算公式294
3.2.5 两端固定梁计算公式295
3.2.6 计算例题304
3.3 水平曲梁的计算307
3.3.1 水平曲梁计算说明307
3.3.2 水平圆弧梁和折线梁计算公式308
3.3.3 均布荷载作用下固端圆弧梁的实用计算309
3.3.4 连续水平圆弧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和扭矩计算310
3.3.5 计算例题311
3.4 矩形截面直线加腋梁的形常数及载常数313
3.4.1 对称直线加腋梁的形常数及载常数313
3.4.2 一端直线加腋梁的形常数及载常数314
第4章 连续梁计算317
4.1 钢筋混凝土等跨等截面连续次梁、板的塑性计算317
4.1.1 计算一般规定317
4.1.2 均布荷载作用下连续次梁、板的内力计算用表317
4.1.3 梯形(三角形)荷载作用下连续次梁的内力计算用表317
4.1.4 在各跨相同的任意对称荷载作用下连续次梁的内力计算用表317
4.2 等跨等截面连续梁的弹性计算318
4.2.1 计算简述318
4.2.2 两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及挠度计算系数用表319
4.2.3 三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及挠度计算系数用表320
4.2.4 四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及挠度计算系数用表322
4.2.5 五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及挠度计算系数用表322
4.2.6 计算例题322
4.3 不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329
4.3.1 两跨不等跨连续梁最大内力系数329
4.3.2 两边跨相等的三跨连续梁最大内力系数330
4.3.3 三跨不等跨连续梁最大内力系数330
4.3.4 计算例题330
4.4 钢筋混凝土等跨等截面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用表337
4.4.1 两跨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37
4.4.2 三跨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4.3 四跨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4.4 五跨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5 钢筋混凝土等跨等截面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用表343
4.5.1 两跨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5.2 三跨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5.3 四跨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5.4 五跨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系数343
4.6 钢筋混凝土等跨等截面连续深梁支座反力计算公式349
4.6.1 连续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计算公式349
4.6.2 连续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计算公式351
4.7 钢筋混凝土等跨等截面连续深梁在支座沉陷影响下的反力计算系数353
4.7.1 两跨连续深梁在支座沉陷影响下的反力计算系数353
4.7.2 三跨连续深梁在支座沉陷影响下的反力计算系数354
4.7.3 四跨连续深梁在支座沉陷影响下的反力计算系数354
4.7.4 五跨连续深梁在支座沉陷影响下的反力计算系数355
第5章 板的计算357
5.1 平板的弹性计算357
5.1.1 双向矩形平板的计算说明357
5.1.2 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向矩形板的弯矩系数362
5.1.3 局部荷载作用下双向矩形板的弯矩系数362
5.1.4 均布荷载作用下两邻边固定两邻边自由的矩形板弯矩系数364
5.1.5 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双向矩形板的弯矩系数364
5.1.6 扇形板承受均布荷载q(kN/m2)弯矩计算公式370
5.1.7 具有一个或两个角柱的矩形板的计算系数370
5.1.8 计算例题372
5.2 钢筋混凝土圆形板和环形板的弹性计算378
5.2.1 计算说明378
5.2.2 圆形板在各种荷载下计算系数表379
5.2.3 环形板在各种荷载下计算系数表381
5.2.4 悬挑圆形板在各种荷载下计算系数表385
5.2.5 圆心有支柱(有柱帽)的圆形板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计算系数表388
5.2.6 圆形板和环形板及圆心加柱的圆形板在各种形式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公式389
5.3 钢筋混凝土圆形板的塑性计算396
5.3.1 计算说明396
5.3.2 计算用表397
5.3.3 计算例题397
第6章 桁架的计算399
6.1 桁架计算简述与等节间三角形桁架参数399
6.1.1 桁架计算简述399
6.1.2 等节间三角形桁架参数399
6.2 豪式桁架399
6.2.1 节间等长豪式桁架399
6.2.2 不等节间豪式桁架407
6.2.3 豪式单坡桁架410
6.3 芬克式桁架与混合式桁架414
6.3.1 等节间芬克式桁架414
6.3.2 等节间混合式桁架415
6.4 梯形桁架417
6.4.1 上弦为四节间梯形桁架417
6.4.2 上弦为六节间梯形桁架418
6.4.3 上弦为八节间梯形桁架419
6.4.4 四节间梯形桁架420
6.4.5 六节间梯形桁架421
6.4.6 八节间梯形桁架422
6.4.7 四节间缓坡梯形桁架423
6.4.8 六节间缓坡梯形桁架424
6.4.9 八节间缓坡梯形桁架425
6.5 单坡梯形桁架427
6.5.1 上弦为四节间单坡梯形桁架427
6.5.2 上弦为六节间单坡梯形桁架428
6.5.3 单坡梯形豪式桁架429
6.6 弧形桁架430
6.6.1 下弦为三节间弧形桁架430
6.6.2 下弦为四节间弧形桁架430
6.6.3 下弦为五节间弧形桁架431
6.6.4 下弦为六节间弧形桁架432
6.7 平行弦杆桁架433
6.7.1 上升式斜杆的平行弦杆桁架433
6.7.2 下降式斜杆的平行弦杆桁架434
6.8 四坡水屋面梯形桁架435
6.8.1 四坡水屋面四节间梯形桁架(l/h=2?)435
6.8.2 四坡水屋面四节间梯形桁架(l/h=4)436
6.8.3 四坡水屋面六节间梯形桁架(l/h=2?)437
6.8.4 四坡水屋面六节间梯形桁架(l/h=4)438
6.9 计算例题439
第7章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井字梁计算446
7.1 简述与计算公式446
7.1.1 井字梁简述446
7.1.2 井字梁计算公式449
7.2 四边简支井字梁计算449
7.2.1 四边简支井字梁计算用表449
7.2.2 四边简支井字梁计算例题463
7.3 四边固定井字梁计算464
7.3.1 四边固定井字梁计算用表464
7.3.2 四边固定井字梁计算例题477
第8章 拱的计算478
8.1 圆拱及抛物线拱的几何数据478
8.1.1 圆拱的几何数据478
8.1.2 抛物线拱的几何数据479
8.2 三铰拱的计算479
8.2.1 三铰拱的计算简述479
8.2.2 各种荷载作用下三铰拱计算公式用表481
8.3 双铰拱的计算483
8.3.1 双铰等截面圆拱的计算483
8.3.2 双铰抛物线拱的计算484
8.3.3 计算例题486
8.4 无铰拱的计算488
8.4.1 等截面无铰圆拱的计算488
8.4.2 无铰抛物线拱的计算489
第9章 排架计算492
9.1 排架计算说明492
9.2 二阶柱的变位计算公式493
9.3 按不动铰计算排架柱顶反力的公式496
9.4 单跨排架内力计算公式497
9.5 二跨等高排架内力计算公式498
9.6 一高一低二跨排架内力计算公式499
9.7 三跨等高排架内力计算公式501
9.8 不等高排架内力计算公式502
9.9 计算例题505
第10章 刚架计算507
10.1 两端为固定铰支座的“?”与“?”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07
10.1.1 两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07
10.1.2 两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09
10.2 柱端为固定支座、横梁端为固定铰支座的“?”与“?”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1
10.2.1 柱端为固定支座、横梁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1
10.2.2 柱端为固定支座、横梁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3
10.3 两端为固定支座的“?”与“?”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6
10.3.1 两端为固定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6
10.3.2 两端为固定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19
10.4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的门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22
10.4.1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的门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22
10.4.2 两柱端为固定支座的门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25
10.5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28
10.5.1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28
10.5.2 两柱端为固定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30
10.6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的“∩”形刚架(横梁为抛物线形)内力计算公式534
10.6.1 两柱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34
10.6.2 两柱端为固定支座的“∩”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536
第11章 结构实用计算法540
11.1 力矩分配法540
11.1.1 力矩分配法计算540
11.1.2 计算例题546
11.2 无剪力分配法556
11.2.1 无剪力分配法计算556
11.2.2 计算例题558
11.3 分层法564
11.3.1 分层法计算564
11.3.2 计算例题565
11.4 反弯点法568
11.4.1 反弯点法计算568
11.4.2 计算例题569
11.5 D值法572
11.5.1 D值法计算572
11.5.2 计算例题584
第12章 结构静力计算常用数学591
12.1 初等代数591
12.1.1 代数运算591
12.1.2 二阶、三阶行列式与代数方程600
12.1.3 计算例题603
12.2 平面三角605
12.2.1 角的两种度量制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关系605
12.2.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图形与特性607
12.2.3 三角函数公式610
12.2.4 三角形基本定理与斜三角形解法和三角形面积公式611
12.2.5 反三角函数613
12.2.6 三角方程615
12.2.7 三角方程计算例题616
12.3 线性代数618
12.3.1 行列式618
12.3.2 矩阵621
12.3.3 线性方程组628
12.3.4 计算例题631
12.4 微积分634
12.4.1 函数极限634
12.4.2 函数的导数与微分635
12.4.3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639
12.4.4 不定积分643
12.4.5 定积分653
参考文献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