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献给地球村长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献给地球村长的思考
  • 熊保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428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经济学(学科: 研究) 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献给地球村长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贺庆棠先生序1

孙钱章先生序2

卢继传先生序3

自序7

一、我的思路形成7

二、我的三问三思8

三、我的经济研究10

总前言13

导论15

一、经济学概论15

二、使用价值结构说16

三、剩余价值率平均、衡定论16

四、全部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16

五、人的消费循环论17

六、生产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19

七、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19

八、“失业规律”和“危机规律”28

九、“失业规律”和“危机规律”的应用30

十、“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30

十一、货币理论31

十二、经济周期理论33

十三、民族经济间的国际贸易理论33

十四、自由和干预经济学的局限34

十五、共产主义生产制的创立34

第一篇 经济体制分析前言37

一、原始社会蒙昧的自然经济37

二、奴隶社会野蛮的强霸经济38

三、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经济38

四、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商品经济38

五、社会主义社会理智的公有经济39

六、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安乐经济40

七、生产方式是人类经济的永恒课题40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用和借鉴43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43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43

二、对立统一规律47

三、辩证思维方法50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1

一、社会的本质52

二、社会结构54

三、社会的基本矛盾59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62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62

二、历史的创造者63

第四节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64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65

二、人的发展67

第五节 商品与商品经济75

一、商品75

二、商品经济75

第六节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83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83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84

第七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87

一、资本的循环88

二、资本的周转91

第八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94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95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95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96

第九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99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99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04

第十节 科学社会主义104

一、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05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106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106

小结107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准备和观点透视108

第一节 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至上法宝108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08

二、劳动改变了旧的使用价值,造成了新的使用价值108

三、劳动构成了价值109

第二节 商品是人类社会不可能废弃的生活介质109

第三节 资本是人类社会绝对不可回避的经济需要111

第四节 人的消费循环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112

一、人的直接消费性112

二、人的间接消费性113

三、人的消费循环113

第五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113

一、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是不彻底的113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阐述115

第六节 科技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120

第七节 宏观经济管理是消除生产关系障碍的关键122

一、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实践的借鉴122

二、社会经济动态实质的说理分析127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供求结构对称127

四、供求结构对称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无障碍生产关系129

第八节 商品经济是一切社会形态惟一可取的经济形式129

一、“按劳分配”的低效根源130

二、“按需分配”的低效根源130

第九节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导致应用时的历史局限性132

一、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性,以至于认为资本是罪魁,商品是祸首132

二、重视无产阶级的社会性,以至于认为计划是灵丹,分配是妙药134

第十节 资产阶级可恨的根本136

一、资产阶级投资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可恨的136

二、资产阶级最可恨的根本在于统治社会的方式136

小结137

第三章 经济体制分析的社会历程考察138

第一节 原始社会蒙昧的自然经济139

一、经济结构139

二、政治结构142

三、观念结构144

四、形态更迭150

第二节 奴隶社会野蛮的强霸经济154

一、经济结构155

二、政治结构161

三、观念结构167

四、形态更迭178

第三节 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经济182

一、经济结构182

二、政治结构195

三、观念结构200

四、形态更迭20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商品经济211

一、经济结构212

二、政治结构223

三、观念结构232

四、形态更迭235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智慧的公有经济242

一、经济结构243

二、政治结构254

三、观念结构265

四、形态更迭269

第六节 共产主义理想的安乐经济269

一、《乌托邦》和《太阳城》270

二、三大空想社会理论者270

三、对社会历程考察的总结271

小结275

第四章 社会经济体制的形式传真277

第一节 市场277

一、市场原形277

二、市场机制278

第二节 计划279

一、计划原形279

二、计划调节279

第三节 商品经济280

一、内涵280

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280

第四节 经济体制设置281

小结282

第五章 务实的经济体制283

第一节 经济结构284

一、生产力284

二、生产关系284

第二节 政治结构284

第三节 观念结构285

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285

二、自由以别人的自由为条件285

三、自尊以维护别人的自尊作前提285

四、宪法是维护公正的规则285

五、教育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工程286

六、科技是人类创造辉煌的力源286

七、军事是人类维护和平的根本286

八、卫生是人类幸福的基础286

九、福利是人间友爱的象征287

十、责任心是人大有作为的催化剂287

十一、义务感是人所以为人的方向盘287

小结287

第六章 经济增长走势的命脉288

第一节 生产资料的生产投入增加,经济增长288

一、前提288

二、内容289

第二节 消费资料的生产投入增加,经济增长289

一、前提289

二、内容289

第三节 经济快车道290

一、前提290

二、内容290

小结290

第二篇 生产方式演绎前言292

第七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回顾295

第一节 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在Ⅰ再生产中的使用295

一、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不吻合c1295

二、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部分吻合c1296

三、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吻合c1296

四、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结构对称且数量多于c1296

第二节 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在Ⅱ再生产中的使用297

一、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不吻合v2297

二、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部分吻合v2298

三、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吻合v2298

四、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结构对称且数量多于v2298

第三节 U1所包含的使用价值v1与U2所包含的使用价值c2在Ⅰ、Ⅱ再生产中的使用299

一、二者不吻合299

二、二者部分吻合299

三、二者结构对称300

第四节 生产方式的可取选择301

小结302

第八章 生产方式演绎的理论准备和观点透视303

第一节 生产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303

一、生产要素303

二、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303

三、剩余价值是社会财富聚积的惟一源泉304

第二节 全部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304

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304

二、使用价值和价值304

第三节 生产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305

一、产品的使用价值全部由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转化而来305

二、产品的价值全部由劳动力的劳动消耗凝结而来306

第四节 资本和商品并不具有阶级性306

一、资本是用作生产经营的成本306

二、商品是传承经济复兴的物品307

第五节 生产方式就是生产方式308

小结309

第九章 生产方式演绎的社会历程考察310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通力合作生产310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强行霸占生产312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生产314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商品生产318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智慧公有生产321

第六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安乐生产322

小结323

第十章 生产方式演绎的形式传真324

第一节 社会生产第一部类酿成经济危机的生产方式324

一、生产资料缺乏根源的生产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4

二、消费资料缺乏根源的生产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5

三、直接生产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6

第二节 社会生产第二部类酿成经济危机的生产方式327

一、生产资料缺乏根源的消费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7

二、消费资料缺乏根源的消费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9

三、直接消费资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性经济危机329

第三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酿成经济危机的生产方式330

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积压根源的社会产品绝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330

二、生产资料相对过剩根源的社会产品相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330

三、消费资料相对过剩根源的社会产品相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331

小结331

第三篇 社会发展永恒前言334

第十一章 上层建筑的抉择336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现实338

第二节 凯恩斯资本主义的顽抗339

一、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340

二、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梦境的破碎341

三、“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42

四、不确定性356

五、顽抗到底359

第三节 熊彼特资本主义的消亡363

一、经济发展364

二、经济周期370

三、资本主义的消亡376

第四节 哈耶克计划经济的无为378

一、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378

二、计划经济的无为386

第五节 生产制共产主义的实现394

小结396

第十二章 需求和供给398

第一节 需求398

一、需求概述398

二、需求法则407

三、需求弹性408

第二节 供给410

一、供给概述410

二、供给法则413

三、供给弹性414

第三节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414

小结416

第十三章 市场与计划417

第一节 市场417

一、市场因子417

二、市场机制418

第二节 计划419

一、计划对象419

二、计划目的420

第三节 市场与计划的辩证统一420

小结421

第十四章 投资和贸易422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422

第二节 货币理论422

第三节 投资424

第四节 贸易425

第五节 民族经济间的投资和贸易425

小结426

后记427

编者按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