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新认识毛泽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立胜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494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新认识毛泽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石仲泉1
序&樊瑞平1
前言1
导论关于毛泽东再认识的几点思考1
一、毛泽东再认识的历史认识论根据1
二、毛泽东再认识的确切含义6
三、毛泽东再认识的丰富内容8
四、毛泽东再认识的基本原则14
五、毛泽东再认识与毛泽东学的发展16
卷一新维度:毛泽东哲学再认识25
第一章 毛泽东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2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提出2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29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途径和方法30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38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43
一、毛泽东对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发展43
二、实事求是与实践唯物主义48
第三章 毛泽东哲学与儒家中庸思想56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本来面目56
二、毛泽东对中庸思想的阐释与深化58
三、墨家“两而无偏”与儒家之中庸观59
四、几个方法论问题61
第四章 价值学维度中的《实践论》《矛盾论》64
一、一个新的视角:《实践论》《矛盾论》研究的价值学维度64
二、《实践论》《矛盾论》之价值的逻辑生成67
三、《实践论》《矛盾论》的价值涵量71
四、《实践论》《矛盾论》的价值实现74
五、从价值学角度看《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76
第五章 毛泽东的一元真理观79
一、“真理只有一个”与真理的具体性79
二、“真理只有一个”与真理的客观性81
三、真理一元性与历史一元论83
第六章 毛泽东的政治意识观87
一、政治意识及其本质87
二、不同层次的政治意识92
三、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102
四、政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10
五、政治活动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113
第七章 毛泽东的个性观118
一、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与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118
二、党性与个性125
三、创造性的个性与破坏性的个性130
第八章 人民群众哲学用哲学运动133
一、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兴起及过程133
二、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特点136
三、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意义和缺陷139
卷二新反思:晚年毛泽东再研究146
第九章 关于晚年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146
一、毛泽东晚年失误的深层原因到底应当到哪里去寻找146
二、怎样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149
三、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153
第十章 论毛泽东晚年的探索160
一、探索的过程160
二、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166
三、探索的基本原则175
四、探索中失误原因之剖析181
五、对探索中所遇到的几个重要关系的辩证思考186
第十一章 再论毛泽东晚年的探索192
一、批判教条主义,开始摆脱苏联模式192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207
三、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与规模认识上的变化222
第十二章 晚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233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233
二、晚年毛泽东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形成及其构成240
三、晚年毛泽东社会主义理想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和理论来源249
第十三章 晚年毛泽东论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258
一、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战线是识意形态领域258
二、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为什么还存在阶级斗争260
三、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特点262
四、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264
第十四章 晚年毛泽东改造哲学体系的基本思路267
一、要搞实际的哲学267
二、哲学就是认识论275
三、一元论的辩证法287
第十五章 晚年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实质化的基本思路299
一、人民主体地位与社会制度建设299
二、人民主体地位与权力运作301
三、人民主体地位与社会平等之寻求303
四、人民主体地位与民主之发展304
五、人民主体地位与自由之路的探索306
卷三新思路:毛泽东邓小平之比较311
第十六章 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的回顾和展望311
一、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的历史进程311
二、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中取得的若干成就319
三、深化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329
第十七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前提337
一、背景分析:哲学视野中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观337
二、超越与选择: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定位343
三、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思维坐标351
第十八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构想之比较358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358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构想的继承与发展363
三、邓小平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构想的显著特点367
第十九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之比较372
一、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联姻: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共同选择372
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强烈共识379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和发展382
卷四新视野:建构毛泽东学390
第二十章 毛泽东学何以可能390
一、历史根据:毛泽东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生成390
二、科学根据:毛泽东研究继续深化和拓展的迫切需要394
三、现实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热切呼唤398
第二十一章 毛泽东学的研究对象402
一、毛泽东学研究对象的界定402
二、毛泽东学与毛泽东思想研究403
三、毛泽东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411
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学理论体系的建构416
一、建构毛泽东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16
二、毛泽东学理论的涵义、对象及其与相近学科的关系422
三、毛泽东学理论的任务、目的、性质和特点423
四、建构毛泽东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424
十年感言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