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刀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刀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222186.jpg)
- 崔秀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959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9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805页
- 主题词:针刀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刀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3
序二3
前言3
上篇 基础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针刀医学概述3
第二节 针刀治病的作用原理及机制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观点16
一、重新界定人体系统更适用于针刀新学科领域的研究和临床诊疗16
二、针刀治疗创伤与创伤修复机制25
第三节 哲学思想在针刀医学体系中的指导作用36
一、针刀医学诞生的哲学基础36
二、中医整体哲学观在针刀医疗中的应用43
第四节 科学地看待针刀治疗疗效46
一、对疾病诊治的态度46
二、疾病疗效平台48
第二章 针刀医学基础原创理论51
第一节 概述51
第二节 针刀医学闭合性手术理论51
第三节 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认识52
第四节 针刀医学对骨质增生的新认识53
第五节 针刀医学调节电生理线路的理论53
第六节 脊柱区带病因学54
第七节 针刀医学对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研究的贡献55
第八节 针刀治病的作用原理59
一、针刀治病的一般原理59
二、针刀治病的作用机制60
第三章 针刀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及安全保障61
第一节 针刀的治疗目的和治疗原则61
一、针刀的治疗目的61
二、针刀的治疗原则61
三、针刀手术疗程62
第二节 针刀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及安全保障62
一、适应证62
二、禁忌证64
第三节 针刀术前术中术后工作流程65
一、针刀操作与无菌术65
二、针刀术前准备67
三、常用手术体位选择及常用施术部位定点68
四、针刀术中配合和术后处理71
五、针刀施术的注意事项72
第四节 关于麻醉的应用73
第五节 针刀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74
一、疼痛的处理及预防75
二、眩晕乏力的处理及预防76
三、出血血肿的处理及预防77
四、神经损伤的处理及预防78
五、颅内压降低的处理及预防79
六、发热的处理及预防81
七、感染的处理及预防81
八、硬脊膜外血肿的处理及预防82
九、术后固定的观察和处理84
十、术后腹胀的处理及预防85
十一、气胸的处理和预防85
第六节 针刀治疗的安全保障88
第四章 针刀刀法技术89
第一节 针刀刀法的技术概论89
一、针刀刀法的定义89
二、持针刀的方法89
三、针刀的四步进针规程90
四、针刀手术中患者的针感92
五、针刀手术医生的手感92
六、把握针刀操作时支点的重要性92
第二节 针刀手术器械93
第三节 针刀手术人路94
第四节 针刀手术的操作方法103
第五节 针刀与相关方法的配合110
一、配合适当的中西医药物111
二、配合相应的治疗器械111
第五章 针刀医学手法113
第一节 针刀手法概述113
第二节 手法设计原理117
第三节 各部位手法操作119
一、颈项部手法操作119
二、胸椎的常用手法129
三、腰椎的常用手法130
四、髋关节的常用手法137
五、膝关节的常用手法140
六、足部的常用手法149
七、肩背部的常用手法151
八、肘关节的常用手法154
九、腕部的常用手法158
十、手部的常用手法162
十一、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变时的手法167
十二、内脏器官病变时的手法167
第四节 针刀手法的相关生物力学基础理论168
中篇 临床篇179
第六章 诊断与治疗思路179
第一节 针刀临床诊断思路179
一、诊断要素—针刀医师的法宝之首179
二、详细认真的物理查体必不可少181
三、物理检查步骤181
第二节 在诊疗思路中引人中医辨证论治观念197
一、辨证要点198
二、论治要点202
第七章 软组织损伤性疾病206
第一节 头项背部软组织损伤206
一、帽状腱膜挛缩206
二、项韧带损伤208
三、项筋膜挛缩引起的偏头痛209
四、胸锁乳突肌肌腱炎212
五、肩胛提肌损伤213
六、头夹肌劳损215
七、斜方肌上段损伤216
第二节 上肢部软组织损伤216
一、肩周炎216
二、习惯性肩关节脱位219
三、冈上肌损伤222
四、冈下肌损伤224
五、菱形肌损伤226
六、三角肌滑囊炎228
七、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229
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230
九、肱骨外上髁炎232
十、桡肱关节滑囊炎234
十一、肱骨内上髁炎236
十二、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237
十三、腕管综合征238
十四、尺骨鹰嘴滑囊炎239
十五、屈指肌腱鞘炎241
十六、腕背伸肌腱鞘炎242
第三节 背部腰部及下肢软组织损伤243
一、腰段棘上韧带损伤243
二、棘间韧带损伤245
三、腹外斜肌损伤246
四、腰肋韧带损伤247
五、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248
六、骶棘肌下段损伤250
七、斜方肌中段损伤252
八、下后锯肌损伤252
九、臀中肌损伤253
十、慢性腰臀部肌肉损伤256
十一、髂腰韧带损伤262
十二、腰背筋膜炎264
十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265
十四、髌韧带损伤267
十五、髌下脂肪垫损伤268
十六、髌下滑囊炎269
十七、跖管综合征270
十八、跟痛症与跟骨骨刺272
第八章 枕下痛的基础与临床275
第一节 相关解剖与针刀治疗点的关系解析275
第二节 病因病理286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286
第四节 治疗288
第九章 颈椎病298
第一节 概述298
一、中、西医和针刀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298
二、对颈椎病定义和分型的商榷299
三、应用解剖302
四、病因病理307
五、临床表现与诊断314
六、颈椎病的鉴别诊断332
七、颈椎病的治疗总则333
八、颈椎病的预防334
第二节 各类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336
一、颈肌损伤型颈椎病336
二、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颈椎病341
三、寰齿关节错位型颈椎病345
四、颈椎移位及骨质增生型颈椎病348
第三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治353
第十章 颈椎管狭窄症365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365
第二节 临床与影像学表现366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68
第四节 治疗369
一、治疗思路369
二、疗程的统筹370
三、追求1mm2的椎管扩大371
四、典型病例讨论371
第十一章 胸、腰椎病374
第一节 与胸椎病诊治相关的应用解剖374
一、体表标志及与针刀治疗相关的体表解剖374
二、胸椎379
三、肋骨380
四、胸廓381
五、胸壁骨的连结382
六、胸壁表面神经支配384
七、胸部肌肉385
八、膈389
九、胸部神经389
十、胸腹前区部常用穴位断面解剖与内脏关系389
十一、胸腰背区针刀常用治疗点与经络输穴及内脏的关系394
第二节 与腰椎病诊治相关的应用解剖406
一、腰骶尾部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406
二、腰神经通道与针刀临床413
三、椎间盘417
四、腰椎棘突在针刀操作中体表定位的具体应用424
五、椎管内结构特点426
六、腰部血供及神经特点426
七、腰椎相关韧带440
八、腰骶(尾)部肌肉和筋膜442
九、腰骶关节及骶髂关节447
十、脊柱曲度449
十一、腰椎运动及生物力学453
十二、腰骶部解剖特点与腰痛455
第三节 胸椎管狭窄症457
第四节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460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62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462
二、腰椎病的治疗发展趋势463
三、针刀专科病历范文464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466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469
六、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制472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474
第六节 腰椎管狭窄症484
第七节 腰段侧隐窝狭窄489
第八节 腰椎前滑脱494
第九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后遗症的针刀治疗496
第十节 脊柱侧弯497
一、病因病理497
二、临床表现497
三、诊断497
四、治疗498
第十二章 脊柱区带病因性疾病499
第一节 概述499
一、病因病理501
二、临床表现50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07
四、治疗总则515
第二节 脊柱区带病因性各疾病527
一、头痛527
二、眩晕529
三、耳鸣、耳聋531
四、视力障碍534
五、血压异常537
六、失眠540
七、颅脑及颈椎外伤综合征543
八、咽部异物感545
九、心律失常及颈源性冠心病548
十、咳喘551
十一、糖尿病553
十二、胃痛及消化性溃疡556
十三、腹痛559
十四、慢性胆囊炎562
十五、月经不调及痛经564
十六、性功能障碍567
第十三章 骨关节炎571
第一节 概述571
第二节 脊柱骨关节炎573
颈椎骨关节炎574
第三节 胸骨及锁骨骨关节炎的治疗580
第四节 胸骨及肋骨骨关节炎的治疗580
第五节 椎肋关节骨骨关节炎的治疗581
第六节 四肢骨关节炎582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582
二、踝关节骨关节炎600
三、足部骨关节炎601
第十四章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及创伤性关节强直603
第一节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603
第二节 掌骨骨折畸形愈合604
第三节 指关节强直606
第四节 腕关节强直608
第五节 肘关节强直609
第六节 髋关节强直612
第七节 膝关节强直614
第八节 踝关节强直616
第九节 足趾关节强直617
第十五章 类风湿关节炎619
第一节 概述619
一、临床表现621
二、临床分期622
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623
四、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625
五、治疗626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各病627
一、手类风湿关节炎627
二、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33
三、肘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40
四、肩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43
五、髋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47
六、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50
七、足和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653
第十六章 强直性脊柱炎657
第一节 强直型强直性脊柱炎657
第二节 驼背型强直性脊柱炎664
第十七章 骨坏死668
第一节 股骨头骨坏死668
第二节 足舟骨坏死669
第三节 腕舟骨坏死671
第十八章 儿科疾病673
第一节 先天性肌性斜颈673
第二节 陈旧性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675
第三节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677
第四节 小儿支气管哮喘680
第五节 小儿支气管扩张684
第六节 婴幼儿慢性腹泻686
第十九章 皮肤病688
第一节 带状疱疹688
第二节 寻常疣692
第三节 扁平庆693
第四节 毛囊炎694
第五节 荨麻疹695
第六节 银屑病697
第七节 丹毒701
第八节 寻常座疮702
第九节 腋臭704
下篇 经验交流及理论研究709
第二十章 与患者有效沟通及术前谈话记录制度的建立709
第一节 与患者有效沟通709
第二节 术前谈话制度的建立710
第二十一章 典型病例及治疗分析713
第一节 头颈部典型病例分析713
一、脑挫裂伤后遗症713
二、脑外伤合并全身多关节损伤后遗症716
三、颈性眩晕719
四、高血压、失眠伴颈椎管狭窄症720
五、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723
六、颈腰椎管联合狭窄725
七、椎动脉型颈椎病寰枢椎半脱位726
八、椎枕肌损性枕下痛726
九、颈椎管及腰椎管狭窄726
十、寰枕后间隙狭窄治疗前后病例及影像资料726
十一、外伤性寰枢关节半脱位726
十二、头痛伴咽部异物感728
第二节 上肢及胸背部729
一、习惯性肩脱位729
二、肩胛翼动症730
三、冠心病伴心率失常731
四、哮喘732
五、糖尿病732
六、慢性胃炎733
七、严重冈下肌损伤733
八、下后锯肌损伤733
九、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734
十、腱鞘囊肿734
第三节 胸腰臀及下肢部735
一、胸椎管狭窄症736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737
三、腰椎前滑脱738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病例738
五、腰突症手术后遗症738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症740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病例2741
八、强直性脊柱炎伴股骨头坏死743
九、股骨头坏死744
十、膝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744
十一、小儿先天马蹄内翻足746
第四节 其他典型病例750
一、乔本甲状腺炎750
二、胸部外伤后综合征751
三、颈性视力障碍典型病例(一)752
四、颈性视力障碍典型病例(二)753
五、突发性耳聋574
参考文献756
附录一 有关针刀治疗的科学研究报告759
一、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实验研究759
二、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科学研究回顾769
三、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科学研究的总结770
四、针刀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论文771
附录二 葛芳健通痹药酒785
附录三 方剂组成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