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姚运先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286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环境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污染1
一、环境和环境问题1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3
第二节 环境化学8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8
二、环境化学的特点9
三、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9
四、环境化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10
五、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10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12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12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12
二、大气污染物与大气污染源15
三、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16
四、大气环境标准18
第二节 气溶胶化学23
一、气溶胶粒子成核过程23
二、气溶胶的分类24
三、气溶胶的源与汇25
四、气溶胶的粒径分布27
五、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29
六、气溶胶的危害30
第三节 大气光化学反应30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31
二、污染大气中的重要光化学反应31
第四节 光化学烟雾37
一、光化学烟雾的产生37
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特征及其危害37
三、光化学烟雾的控制39
第五节 酸雨39
一、降水的化学组成39
二、酸雨pH的界定41
三、酸雨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42
四、酸雨的危害44
五、酸雨的防治45
第六节 大气中的碳化合物46
一、CO47
二、CO2和温室效应48
三、其他温室气体和地球气候的变化50
第七节 室内空气污染53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53
二、室内空气污染及其特征54
三、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5
四、室内主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59
第八节 臭氧层破坏61
一、臭氧层形成与耗损的化学反应62
二、臭氧层的平衡与破坏63
三、臭氧层空洞危害及其防治64
第九节 汽车尾气污染65
一、汽车尾气的危害66
二、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措施67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70
第一节 天然水的组成70
一、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70
二、天然水中溶解的金属离子71
三、天然水中溶解的重要气体71
四、水生生物71
第二节 我国的水资源72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72
二、我国的江河湖库水质73
三、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74
第三节 水体污染74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74
二、水体污染源75
三、水体中主要污染物78
第四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82
一、水质指标82
二、水质标准85
第五节 水体的自净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94
一、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94
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96
第六节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97
一、吸附作用97
二、配合作用98
三、氧化还原作用99
四、溶解沉淀作用100
五、几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水环境化学102
第七节 水体的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108
一、引起富营养化的物质108
二、氮和磷在水体中的存在及其形态109
三、氮和磷的发生源109
四、富营养化的形成110
五、富营养化对水质的影响和危害111
第八节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12
一、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112
二、水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112
第四章 土壤与固体废物环境化学118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18
一、土壤的形成118
二、土壤的组成118
三、土壤的性质121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127
一、土壤污染源和土壤污染物127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128
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31
四、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40
第三节 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144
一、固体废物来源144
二、固体废物种类146
三、固体废物特点147
四、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148
第五章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行为151
第一节 放射性的基本概念151
一、放射性核素151
二、放射性衰变的类型151
第二节 放射性活度与辐射量153
一、放射性活度153
二、辐射量154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放射性核素的环境行为155
一、非金属元素155
二、金属元素157
三、222Rn和220Rn的环境行为161
第四节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治162
一、环境放射性的来源162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损害164
三、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措施165
第六章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168
第一节 生物污染和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168
一、生物污染168
二、植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168
三、动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169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170
一、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170
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171
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累积173
一、生物富集173
二、生物放大174
三、生物积累175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175
一、微生物的生理特征176
二、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177
三、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180
四、微生物对重金属元素的转化作用183
第五节 污染物质的毒性184
一、毒物184
二、毒物的毒性185
三、毒物的联合作用186
四、毒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187
参考文献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