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220049.jpg)
- 杜灵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15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选题的缘起以及研究的意义和方法1
一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我国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
二当前国内关于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综述7
三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20
(一)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意义20
(二)研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23
第一章 绪论24
一道德能否建设26
(一)道德的内容与存在形式决定着道德的可建设性26
(二)道德的实践精神本质决定着道德的可建设性29
二何谓道德建设31
(一)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32
(二)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35
三道德怎样建设37
(一)从“实然”到“应然”,从“应当”到“正当”38
(二)继承·创新·发展41
四何谓道德建设的实效性44
(一)何谓实效性?45
(二)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体现46
第二章 衡量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两个维度50
一社会维度: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与社会的文明程度52
(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风气的美善52
(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文明程度55
二个体维度:社会成员道德信仰的普遍确立59
(一)社会成员道德知、行能力的不断提高61
(二)社会成员对道德信仰的自觉追求63
第三章 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分析及其低效原因探究67
一对我国道德建设现状的考察68
(一)争论与求证:“滑坡”还是“爬坡”?70
(二)困境与原因:“工具”还是“目的”?74
(三)现实与未来:“适应”还是“超越”?78
二对我国道德建设现实效果的评价82
(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84
(二)对社会行为的解说乏力,对精神世界的导引滞后87
三对我国道德建设低效原因的探究90
(一)在道德建设目标设定上缺乏梯次性91
(二)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治化、形式化倾向93
第四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99
一物质基础原则101
(一)道德与利益关系辩证104
(二)物质生活对道德建设实效的制约108
二实践至上原则113
(一)行胜于言: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本真114
(二)知行统一:全面而深入的道德实践117
三教育人本原则120
(一)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122
(二)“自我”与“忘我”的和谐统一125
四制度正义原则128
(一)制度正义是道德建设走向实效的首要前提131
(二)制度优化是道德建设走向实效的切实保障134
第五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主要对策137
一发展经济:夯实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139
(一)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140
(二)道德“资本”与道德“人本”143
二革新教育:焕发道德主体的德行自觉147
(一)建构“主体一发展性”德育148
(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151
(三)突出道德体验的核心地位153
三强化实践:完善道德建设的全员参与机制156
(一)有效开展全民道德实践活动157
(二)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的道德建设160
四完善规范: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164
(一)加强伦理制度建设165
(二)实现“德”、“法”之间的有机衔接168
(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173
五突出重点:加强核心群体的道德建设177
(一)加强官员道德建设178
(二)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184
(三)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189
六优化风习:传承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193
(一)风习与道德建设194
(二)让教化回归公民的现实生活198
(三)弘扬“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202
七舆论引导:营造道德建设的人文环境206
(一)“道德场”与道德建设207
(二)为道德建设营造积极的人文环境210
八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214
(一)非政府组织与道德建设的关系215
(二)培育公民的伦理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自治水平216
(三)有效整合道德资源,促进社会道德进步219
第六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着力点222
一提高家庭道德建设的实效性222
(一)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226
(二)实现“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229
二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233
(一)努力培养敬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236
(二)将职业道德操守引入绩效考察机制240
三提高社会公德建设的实效性244
(一)培育科学的公德精神246
(二)健全公共生活领域内的道德赏罚机制248
第七章 对国外道德建设经验的借鉴253
一行动哲学:新加坡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科学指南255
(一)弘扬传统、兼容并蓄的道德文化256
(二)制度先行、人格感召的道德实践259
二企业集团主义:日本道德建设的推进器262
(一)对儒家思想的自我建构264
(二)实现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契合266
三自由与公正:美国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268
(一)对人权的充分尊重与保障269
(二)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与追求273
参考文献277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