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 牟书令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98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52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海相-油气田-油气勘探-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海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与战略意义3

1.1.1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重要地位4

1.1.2 中国石化进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选择6

1.2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历史回顾7

1.2.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历程7

1.2.2 南方海相领域油气勘探历程15

1.3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的特殊性16

1.3.1 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6

1.3.2 中国海相盆地与陆相盆地对比分析39

1.3.3 中国海相盆地的特殊性问题42

第2章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基础49

2.1 中国海相地层区划及其发育特征51

2.1.1 中国海相地层区划及其基本特征51

2.1.2 中国海相地层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性和差异性55

2.1.3 中国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58

2.2 中国海相沉积特征59

2.2.1 中国海相沉积体系特征60

2.2.2 中国海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87

2.2.3 与油气形成有关的海相沉积物质聚集特征与分布规律108

2.3 海相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盆地演化116

2.3.1 中国板块构造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116

2.3.2 沉积盆地类型、特征、演化及其叠合关系141

2.4 中国海相层系烃源岩特征170

2.4.1 中国海相烃源岩概述170

2.4.2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与控制因素171

2.4.3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176

2.4.4 中国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188

2.5 中国海相层系储层特征221

2.5.1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221

2.5.2 中国海相碎屑岩储层特征272

2.6 中国海相层系盖层特征284

2.6.1 盖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284

2.6.2 油气封盖层研究与评价285

2.6.3 对油气封盖层的评价299

2.6.4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盖层发育与展布306

2.6.5 塔里木盆地海相层系盖层分布319

2.7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328

2.7.1 典型油气藏解剖328

2.7.2 天然气分布规律364

第3章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技术方法379

3.1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技术的特殊需求381

3.1.1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381

3.1.2 钻探工程技术384

3.1.3 测井工程技术385

3.1.4 储层改造技术385

3.2 海相层系地震勘探技术386

3.2.1 海相层系地震勘探概述386

3.2.2 海相层系地震资料的采集技术389

3.2.3 地震资料处理406

3.2.4 地震资料的解释技术433

3.2.5 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识别和预测455

3.2.6 展望473

3.3 海相层系油气勘探钻井技术473

3.3.1 海相层系地质特点及钻井工程技术难点473

3.3.2 钻井工程优化设计技术475

3.3.3 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479

3.3.4 欠平衡钻井技术482

3.3.5 巨厚盐膏层钻井技术486

3.3.6 海相复杂层系钻井液技术491

3.3.7 复杂地质条件固井技术497

3.4 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测井评价技术509

3.4.1 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测井面临的技术问题509

3.4.2 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测井系列的优化517

3.4.3 海相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523

3.4.4 海相层系测井地质与工程应用技术541

3.5 储层保护技术549

3.5.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及损害机理549

3.5.2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完井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实践555

3.6 海相油气储层改造技术560

3.6.1 海相油气储层酸化及酸压技术原理561

3.6.2 海相油气储层压裂技术原理569

3.6.3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主要改造工艺及增产技术后评估580

3.6.4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新工艺技术发展趋势588

3.7 海相油气勘探中其他方法技术591

3.7.1 碳酸盐岩油气重磁电勘探技术591

3.7.2 海相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及其应用617

3.7.3 微生物勘探技术631

第4章 海相油气勘探实践651

4.1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勘探规划部署与组织实施653

4.2 川东北地区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实践654

4.2.1 普光气田概况654

4.2.2 普光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实践657

4.2.3 普光气田成藏机理660

4.2.4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快速拓展672

4.3 西北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实践与塔河油田的快速增储上产674

4.3.1 塔河油田的勘探历程674

4.3.2 成藏地质特征677

4.3.3 勘探实践与认识679

4.3.4 勘探经验683

4.3.5 前景展望与攻关方向685

4.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海陆过渡沉积体系勘探实践与大牛地气田的发现686

4.4.1 大牛地气田发现过程688

4.4.2 大牛地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成藏模式692

4.4.3 大牛地气田勘探配套技术698

4.5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几点启示706

4.5.1 坚持勘探是大油气田发现的必要条件707

4.5.2 组织管理创新是海相大油气田突破的根本保障707

4.5.3 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海相大油气田发现的重要基础708

4.5.4 发现大油气田是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的关键710

4.5.5 海相层系是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711

第5章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与展望713

5.1 海相烃源岩研究新进展715

5.2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的继承与创新717

5.2.1 海相油气勘探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与技术难题720

5.2.2 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继承与创新724

5.2.3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工程技术的继承与创新725

5.3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勘探战略规划与前景展望728

参考文献7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