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判与重构 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批判与重构 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
  • 岳伟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382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批判与重构 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认识你自己”之于教育学的永恒性和现实性1

一、人为什么要“认识你自己”1

二、“认识你自己”之于教育学的永恒性3

三、“认识你自己”之于教育学的现实性8

四、人的自我认识与人的形象10

第一章 人的形象的概述16

第一节 关于人的形象的相关研究述评16

一、关于“人的形象”本身的研究17

二、关于人的“形象”的研究18

三、评价与展望26

第二节 人的形象概念的界定与价值分析29

一、人的形象的概念29

二、人的形象的价值分析37

第二章 人的生存困惑与教育的出场40

第一节 人的生存困惑与问题根源的探讨40

一、生存困惑的现实分析41

二、“理性人”形象的自我认识:生存危机的深层根源43

第二节 问题的寻解与教育的出场52

一、对教育的期待:相关思想的解读53

二、对教育研究的期待:从关于教育学前景的一个预言说起57

三、需要澄清的几点忧虑59

第三章 教育物化问题的透视68

第一节 关于物化概念的论述71

一、什么是物化71

二、为什么要使用物化74

第二节 教育物化问题的现实分析79

一、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81

二、机械化的教育过程86

三、教育的物化与人的失落101

第三节 教育物化问题的实质探讨106

一、关于教育危机根源的已有认识106

二、“理性人”形象:教育物化的深层根源114

第四章 “理性人”形象及其批判的双重反思122

第一节 “理性人”形象与教育思想的流变122

一、历史的梳理122

二、现实的反思143

第二节 对“理性人”批判的几种人的形象述评149

一、“机器人”形象与教育149

二、“自然人”形象与教育153

三、“游戏人”形象与教育160

第五章 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168

第一节 本质主义思维及人的形象抽象化的反思168

一、思维方式的意义分析169

二、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内涵172

三、本质主义思维与人的形象的抽象化174

第二节 本质主义思维的消解与生成性思维的提出184

一、生成性思维方式提出的科学背景184

二、生成性思维方式的特性190

三、生成性思维把握“人”的主要方式197

第六章 人的生成性形象的诠释202

第一节 人的生成性形象的总体把握202

一、人的生成性形象是可以成立的203

二、“生成”是新思维范式中的“生成”205

三、人的生成性形象不是一种僵化的实体207

第二节 人的生成性形象的具体阐释210

一、关于“生成”概念的分析210

二、人的生成性形象的阐释215

第七章 人的生成性形象与教育观的变革243

第一节 人的生成性形象与“什么是教育”的再审视243

一、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建构生成”的实践活动244

二、教育是主体间的一种“双向建构”的“交往实践”活动247

第二节 人的生成性形象与教育目的观的重构264

一、现实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与反思264

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的观的重新定位266

三、自我实现教育目的观的意蕴271

第三节 人的生成性形象与教育过程的重新理解280

一、“过程”本身就是“实在”:教育过程的意义探索281

二、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教育过程的特性分析291

第八章 人的生成性形象与教育实践的转向305

第一节 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305

一、生活世界理论的梳理305

二、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310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314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两种态度314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一个真实的教育问题317

三、怎样回归生活世界319

参考文献324

后记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