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经济学
  • 赵邦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767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发展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发展经济学2

1.1.1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

1.1.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4

1.1.3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及研究方法5

1.1.4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7

1.2发展中国家10

1.2.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10

1.2.2发展中国家的分类11

1.2.3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3

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6

1.3.1经济增长16

1.3.2经济发展19

1.3.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25

本章小结27

习题30

第2章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演进32

2.1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33

2.1.1重商主义33

2.1.2重农学派34

2.1.3古典学派36

2.1.4马克思37

2.1.5熊彼特38

2.2当代发展经济学流派39

2.2.1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39

2.2.2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43

2.2.3激进主义经济发展理论47

2.3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50

2.3.1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思路51

2.3.2新历史经济学思路53

2.3.3寻租经济学思路54

2.4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理论56

2.4.1发展主义57

2.4.2“依附论”57

2.4.3巴里洛克模式57

2.4.4新经济自由主义58

2.4.5体制变革论58

2.4.6重新定向论58

本章小结59

习题60

第3章 经济增长理论61

3.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62

3.1.1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63

3.1.2多马经济增长模型65

3.1.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改进66

3.1.4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66

3.1.5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评论67

3.1.6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68

3.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70

3.2.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与假设70

3.2.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71

3.2.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72

3.3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73

3.3.1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模型的前提假设72

3.3.2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模型的数学推导及理论含义73

3.3.3对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74

3.4其他经济增长模型74

3.4.1米德经济增长模型74

3.4.2汉森经济增长模型76

3.5新经济增长理论78

3.5.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思想渊源78

3.5.2发展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简评80

3.5.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与知识经济的出现82

3.6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83

3.6.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的主要内容83

3.6.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86

3.6.3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的缺陷87

本章小结88

习题90

第4章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93

4.1收入分配问题94

4.1.1收入分配的类型94

4.1.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度量96

4.1.3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98

4.2贫困问题100

4.2.1贫困的概念100

4.2.2贫困的种类101

4.2.3贫困的度量指标102

4.2.4世界反贫困战略104

4.3中国扶贫战略105

4.3.1中国的贫困状况106

4.3.2中国贫困问题的原因107

4.3.3中国扶贫战略与科学发展观112

本章小结113

习题115

第5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118

5.1资本形成的含义与作用119

5.1.1资本与资本形成119

5.1.2资本形成的作用121

5.1.3正确认识资本形成的作用123

5.1.4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25

5.2资本形成的来源与方式130

5.2.1资本形成的来源130

5.2.2居民储蓄的决定因素132

5.3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134

5.3.1社会资本的概念134

5.3.2社会资本的特征及表现形式135

5.3.3社会资本与微观经济发展136

5.3.4社会资本与宏观经济发展138

5.4金融深化与资本形成139

5.4.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140

5.4.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结构141

5.4.3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与误区142

5.5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144

5.5.1基础设施的概念144

5.5.2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45

5.5.3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153

本章小结156

习题157

第6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160

6.1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161

6.1.1技术进步的内涵162

6.1.2技术进步的类型163

6.1.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68

6.1.4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69

6.2技术引进与经济发展172

6.2.1技术差距与技术转移172

6.2.2技术引进176

6.2.3技术选择180

6.3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184

6.3.1创新理论184

6.3.2技术创新的内涵190

6.3.3国家创新体系193

6.3.4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196

6.3.5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197

本章小结201

习题202

第7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206

7.1人口理论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状况207

7.1.1人口理论208

7.1.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措施213

7.2营养、健康与人力资源217

7.2.1营养与健康投资的收益217

7.2.2发展中国家营养、健康的状况与问题218

7.2.3提高发展中国家健康水平的政策思路221

7.3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223

7.3.1人力资本理论223

7.3.2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226

7.3.3发展中国家的教育233

7.4劳动力迁移理论238

7.4.1刘易斯模式239

7.4.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240

7.4.3乔根森模式241

7.4.4托达罗模式242

7.5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243

7.5.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244

7.5.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244

7.5.3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作用245

7.5.4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247

本章小结248

习题249

第8章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252

8.1可持续发展254

8.1.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254

8.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55

8.1.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256

8.2资源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258

8.2.1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258

8.2.2影响资源持续利用的因素259

8.2.3资源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59

8.2.4资源持续利用的几个概念性问题262

8.3环境公共品属性与经济发展265

8.3.1环境公共品属性265

8.3.2环境配置266

8.3.3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268

8.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69

8.4.1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形成过程270

8.4.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与任务272

8.4.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72

本章小结279

习题281

第9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283

9.1制度的定义与功能284

9.1.1制度的定义与本质284

9.1.2制度的构成287

9.1.3制度的功能290

9.2制度创新294

9.2.1创新及制度创新的概念294

9.2.2制度创新的动力294

9.2.3制度创新的过程295

9.2.4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296

9.3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与诱因297

9.3.1制度变迁及其发生机理297

9.3.2制度变迁的周期298

9.3.3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299

9.4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306

9.4.1计划经济制度307

9.4.2市场经济制度310

本章小结313

习题315

第10章 市场、政府与经济发展318

10.1市场319

10.1.1市场与市场经济319

10.1.2市场失灵324

10.1.3发展中国家的几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326

10.2政府330

10.2.1政府的经济职能330

10.2.2政府失灵331

10.2.3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336

10.2.4提高政府能力的途径338

10.3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40

10.3.1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340

10.3.2经济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动态演进342

10.3.3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343

本章小结349

习题351

第11章 传统农业改造与农村发展353

11.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55

11.1.1农业的含义355

11.1.2经典论述:农业的贡献356

11.1.3农业的多功能定位361

11.2传统农业的特征与改造362

11.2.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362

11.2.2传统农业基本特点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364

11.2.3传统农业的改造365

11.3农业转型与农业现代化367

11.3.1农业转型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367

11.3.2农业转型的有效途径367

11.3.3农业现代化的特征369

11.3.4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371

11.4中国新农村建设373

11.4.1农村发展理论373

11.4.2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374

11.4.3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内涵376

11.4.4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要求378

11.4.5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379

本章小结380

习题382

第12章 工业化、城市化384

12.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385

12.1.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385

12.1.2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389

12.2工业化与经济发展391

12.2.1工业化的内涵391

12.2.2工业化的模式393

12.2.3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概述396

12.3城市化与经济发展399

12.3.1城市化的含义399

12.3.2城市化的发展类型400

12.3.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02

12.3.4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405

12.4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408

12.4.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409

12.4.2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409

12.4.3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411

12.5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413

12.5.1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413

12.4.2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21

12.5.3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思路422

本章小结423

习题425

第13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427

13.1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428

13.1.1进口替代战略428

13.1.2出口导向战略431

13.2国外资本的引进与经济发展432

13.2.1双缺口模型432

13.2.2国外资本引进的途径435

13.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438

13.3.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438

13.3.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438

13.3.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440

13.4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443

13.4.1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机遇443

13.4.2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挑战446

13.4.3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447

本章小结448

习题449

第14章 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452

14.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454

14.1.1平衡增长战略454

14.1.2不平衡增长战略455

14.2增长与分配战略458

14.2.1先增长后分配战略459

14.2.2先分配后增长战略460

14.2.3边增长边分配战略461

14.3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463

14.3.1赶超战略463

14.3.2比较优势战略464

14.3.3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比较467

14.4要素禀赋与发展战略的选择468

14.4.1要素禀赋与经济发展468

14.4.2要素禀赋与发展战略——国家竞争优势战略的选择469

14.4.3国家竞争优势战略的措施分析471

14.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472

14.5.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战略模式的设想472

14.5.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475

本章小结477

习题478

参考文献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