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桂五论检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桂五论检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07601.jpg)
- 王桂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93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桂五论检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丛书出版说明1
第一编 人民检察制度概论3
第一章 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简要历史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检察制度3
第二节 建国以后人民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5
第三节 人民检察制度的中断时期12
第四节 人民检察制度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4
第五节 检察工作“三起三落”的经验教训17
第二章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22
第一节 确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所根据的理论原则22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内容和要求26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的任务29
第四节 坚持法律监督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32
第五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错误思想34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组织原则37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人员任免37
第二节 检察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40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原则43
第四章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48
第一节 检察权是统一的国家权力的一个方面48
第二节 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等重大案件的检察权50
第三节 刑事案件的侦查权52
第四节 审查批捕权和决定起诉权56
第五节 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权58
第六节 对执行刑事判决和监所工作的监督权61
第七节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64
第五章 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程序66
第一节 程序法的重要意义66
第二节 立案和侦查67
第三节 审查批捕工作的程序及其法律意义71
第四节 提起公诉的法律程序和要求75
第五节 支持公诉的活动和对法庭审判的监督80
第六节 上诉程序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84
第七节 监督执行刑事判决和监所工作的程序88
第六章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路线和工作原则90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路线90
第二节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94
第三节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97
附录 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检察制度102
第一节 我们对待旧的检察制度的基本态度102
第二节 中国《周礼》上的“检察官”和封建社会的御史制度105
第三节 检察制度的起源109
第四节 对旧中国检察制度的批判114
第五节 对资本主义检察制度的评述118
第二编 检察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125
四十年检察理论研究述评125
检察工作如何结合运动和抓典型137
关于检察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典型试验141
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组织原则145
人民检察制度的优越性153
就检察工作的若干问题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节选)159
检察工作“三起三落”的经过及其经验教训167
社会主义法制和群众运动173
我国第一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起草情况和经过177
来之不易的我国第二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82
关于一般监督问题的争论及其经验教训188
关于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问题及其争论214
政法战线也要冲破禁区221
反对违法乱纪保障公民民主权利223
检察制度与人民民主22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解放思想232
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斗争236
在法学研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1
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246
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党委不审批案件的指示248
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必须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251
关于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几个问题254
执行法律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260
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263
必须重视公开审判制度266
学习列宁关于检查监督工作的论述269
学会使用法律武器273
执行法律要考虑形势276
坚定、正确地执行依法从重从快方针279
略谈人治与法治的统一28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88
谈谈检察工作的理论研究问题291
试论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298
评“无罪推定”的诉讼原则307
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执行《刑事诉讼法》315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定名321
政法部门的职能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32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发展和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328
略论检察官的法律属性332
略论互相制约与法律监督的异同及其他338
检察制度与行政诉讼342
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今昔和有关问题的探讨349
试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359
关于检察机关监督行政诉讼问题给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项淳一同志的信367
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问题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王汉斌副委员长的信370
检察机关应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372
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关系377
关于建立检察学的方法论381
从“唯刑事论”过渡到全面法律监督385
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和现行体制388
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初步研究397
第三编检察回忆415
中共高检署党组的成立415
肝胆篇—高检初期党内外人士合作共事片断416
广义的司法机关418
高检初期的检察专员和检察员的级别420
第一次取消风421
检察宣传内外并重上下齐进422
大区检察长座谈会与高克林到高检任职424
走出外行的第一步426
开“五反”之先河427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由来429
人大代表称赞互相制约的原则430
支持第一的特殊含义432
熨熨帖帖和别别扭扭—毛主席对检、法两院组织法的评语433
处理日本战犯是政治问题435
处理日本战犯片断437
检察员红一色的由来和问题439
高检的苏联法律顾问440
苏联检察代表团访华花絮442
黄金时期444
最高监督是非谈446
检察批判的误区448
薛克明的五百条和我的平反450
一般监督在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点滴情况452
第二次“取消风”454
中兴小高潮456
从碍手碍脚到举双手赞成458
高检对《刑事诉讼法》的贡献460
多变的检察领导体制462
独立行使检察权含义的变化464
检察立法:一条未被理解,一条未被执行466
唯独不监督检察立法的实施468
李六如亲自动笔470
高克林如何对待挽留471
张鼎丞的高风格472
杨易辰的谦逊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