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总体教学法的创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总体教学法的创新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1206482.jpg)
- 梁晓林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5076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总体教学法的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学及其意义1
一、教学的涵义1
二、教学的意义2
三、教学任务4
第二节 教学方法5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及意义5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10
三、教学方法的最优化20
第三节 总体教学法23
一、总体教学法溯源23
二、总体教学法所阐发的理念25
三、总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关系26
第二章 总体教学法内涵、特点和价值28
第一节 总体教学法诞生的背景28
一、知识激增的困惑28
二、人才培养的迷雾30
第二节 总体教学法诞生的条件32
一、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32
二、整体美学的诞生34
三、教改观念的充分孕育35
第三节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90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点90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95
第五章 总体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及原则99
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99
一、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99
二、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102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104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108
一、教学规律研讨观点述评109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16
第三节 教学原则体系124
一、民主合作原则126
二、系统有序原则127
三、联系实际原则128
四、灵活施教原则129
五、质效统一原则131
六、审美愉悦原则132
七、“教”“学”转化原则133
八、综合创新原则134
第六章 总体教学法的具体运作137
第一节 总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137
第二节 总体教学法的运作机理139
第三节 总体教学法的操作原则141
一、整体性原则141
二、层次性原则142
三、程序性原则143
第三节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90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点90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95
第五章 总体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及原则99
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99
一、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99
二、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102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104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108
一、教学规律研讨观点述评109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16
第三节 教学原则体系124
一、民主合作原则126
二、系统有序原则127
三、联系实际原则128
四、灵活施教原则129
五、质效统一原则131
六、审美愉悦原则132
七、“教”“学”转化原则133
八、综合创新原则134
第六章 总体教学法的具体运作137
第一节 总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137
第二节 总体教学法的运作机理139
第三节 总体教学法的操作原则141
一、整体性原则141
二、层次性原则142
三、程序性原则143
四、开放性原则144
五、现实性原则145
第七章 高等院校总体教学法模式和原则147
第一节 总体教学法的模式与意义148
第二节 总体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50
一、整体与局部的一体化150
二、教学与教材的一体化151
三、学生与老师的一体化151
第八章 总体教学法的教学设计153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153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153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156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模式159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59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160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65
一、教学目标设计165
二、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170
三、教学内容设计173
四、教学时间设计176
五、教学措施设计183
六、教学评价设计186
第九章 总体教学法的教学艺术与风格188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本质及规律188
一、教学艺术的本质188
二、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190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特点与功能194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194
二、教学艺术的功能197
第三节 课堂教学艺术201
一、课堂教学导课艺术201
二、课堂教学组织艺术202
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202
四、课堂教学提问艺术203
五、课堂教学启思艺术203
六、课堂教学板书艺术204
七、课堂教学教态艺术204
八、课堂教学应变艺术205
九、课堂教学节奏艺术205
十、课堂教学结课艺术205
第四节 教学风格及形成途径206
一、教学风格及其意义206
二、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208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212
第十章 总体教学法的教学评价218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意义218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218
二、教学评价的作用219
三、教学评价的范围220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其内容222
一、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222
二、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225
三、标准化测验评价与教师自编测验评价227
第三节 教学评价工具的编制与使用228
一、有效测验的必备条件228
二、测验的设计与编制231
三、测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235
第四节 总体教学法的评价体系237
一、教学过程的评价237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238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