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禅宗与道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禅宗与道家
  • 南怀瑾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0567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禅宗与道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代序1

禅宗与佛学3

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3

二、佛学内容简介9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9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10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11

1.建立师道的庄严11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12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轮回之说13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14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15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17

1.小乘的思想17

3.小乘的求证方法20

2.小乘的实践20

4.大乘的思想22

5.大乘的实践25

6.大乘求证的方法27

三、禅宗概要29

(一)有关禅宗的史迹31

1.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34

2.禅宗的禅35

3.达摩大师初传的禅宗36

(二)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37

1.关于六祖的开悟41

2.关于“不思善,不思恶”的问题45

3.关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问题46

(三)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47

(四)研究禅宗的几个锁钥51

1.时代方言的注意51

(1)禅宗语录52

2.几个重要术语的了解52

(2)禅宗机锋53

(3)棒喝56

3.研读禅宗典籍的重点57

4.必须具备禅学与文学的素养59

(五)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64

1.禅的目的与涅槃75

2.宋元以后注重参禅的禅风79

(1)参话头与止观、禅那的关系80

(2)看念头80

(3)参话头82

3.元明以后禅宗的三关界说与参禅的境界83

(六)禅宗与理学的关系84

(七)禅宗与中国文学92

1.隋唐以后文学意境的转变与禅宗93

(1)诗93

(2)词曲101

(3)小说103

2.禅与文学的重要性105

(1)禅师与诗106

(2)宗教与文学107

四、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109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110

(二)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113

1.丛林的规模115

2.丛林的风规119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125

4.丛林与中国文教130

结论132

道家与道教137

一、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137

(一)道家与黄老137

(二)道家与老庄139

(一)上古历史传说上的反证142

二、隐士思想与道家142

(二)孔子与隐士的思想143

(三)隐士与历史政治的关系145

1.历史上畏惧“隐士”思想的反面146

2.历史上尊重“隐士”思想的正面147

三、方士的学术与道家150

(一)有关原始自然科学151

(二)有关阴阳家演变为人文科学152

(三)有关理论物理科学153

四、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156

(一)上古传统文化与周代的道术157

(二)战国时期北方齐鲁燕宋的文化背景172

(三)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文化思想179

五、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182

(一)道有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182

1.关于阴阳的观念185

2.关于五行的观念187

3.关于天干和地支的甲子观念189

(二)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195

1.道家与道教对于人生意义的估价195

2.方士思想的影响198

(1)养神论者的理论与方法198

(2)养气与炼气论者的先声199

(3)服饵者的理由203

(4)祀祷派的修炼208

六、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214

(一)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215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222

七、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234

1.儒道不分家的“天”字的含义234

2.儒道不分家的“道”字的含义235

(一)老子236

1.老子思想的天道无为与自然的观念236

2.老子对于仁义与圣人的观念238

3.有关老子政治思想的误解240

4.老子被人陷害为阴谋权术的教唆者241

5.老子政治思想的重心243

6.老子摄生养生的学术246

(1)入手立基虚极静笃的养静论247

(2)由静极进于绵绵若存的养神论247

(3)辅助养静养神的养气论247

(4)恍惚至精的道妙248

(5)摄生养生的成果248

7.道教《清静经》250

(二)庄子251

1.《庄子》的寓言252

2.《庄子》的《逍遥游》与内七篇253

3.《庄子》外篇的风规255

4.《庄子》内篇养生学与方士神仙的因缘256

(三)战国时期阴阳家与方士的声势260

1.驺衍阴阳学说的动机与目的262

2.阴阳学说的内容263

3.驺衍地球物理的思想263

4.齐国学术的风气265

(四)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与神仙的思想渊源266

1.秦始皇与封禅266

2.汉初的神道与神仙270

3.汉魏以下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概略273

八、道教277

(一)汉末道教形成的因缘277

(二)魏晋以后的道家与道教286

1.唐代的道教293

2.宋元明清的道教295

九、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298

《禅与道概论》后语 杨管北305

南怀瑾著述目录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