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环境卫生检验技术 供卫生检验士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环境卫生检验技术 供卫生检验士专业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181828.jpg)
- 曾成大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04298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环境卫生检验技术 供卫生检验士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环境卫生检验的意义和内容1
第二节 环境卫生检验的分析方法简介1
一、感官检查法2
二、物理检查法2
三、化学分析法2
四、物理化学分析法2
第三节 环境卫生检验中的干扰和消除5
一、干扰的原因5
二、消除或减弱干扰的方法6
第四节 环境卫生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6
第二篇 仪器分析法8
第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
第一节 基本原理8
一、光源系统9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9
二、原子化系统10
三、分光系统12
四、检测系统12
第三节 常见干扰和消除12
一、光谱干扰13
二、化学干扰14
三、电离干扰14
一、标准曲线法15
第四节 分析方法15
四、物理干扰15
二、标准加入法16
第五节 特点和应用17
一、特点17
二、应用17
第六节 测汞仪18
一、F-732型测汞仪18
二、590型汞蒸气浓度测量仪20
一、电极电位和指示电极23
第一节 基本原理23
第三章 电位分析法23
二、电极电位的测定和参比电极26
第二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27
第三节 离子选择电极法29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35
第四章 电导分析法40
第一节 基本原理40
一、钱、DDS-11A型电导率仪41
第二节 电导分析的仪器41
二、雷磁27型电导仪42
第三节 DDS-11A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43
第四节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45
第三篇 水质检验46
第五章 水质检验概述46
第一节 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6
第二节 水质检验的意义46
三、各类水样的一般采集方法47
二、采样量47
一、水样瓶的选择和清洗47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47
第四节 水样的保存50
一、影响水样组分改变的因素50
二、水样的保存51
第五节 检验项目的确定52
一、调查水源卫生状况一般应检验的项目52
二、选择自来水厂水源一般应检验的项目54
三、检查城市和工矿企业自来水水质一般应检验的项目54
第一节 水温55
一、表层水温的测定55
第六节 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的步骤55
第六章 水的物理性质检验55
二、深水温度的测定56
第二节 臭和味56
一、味的测定57
二、臭的测定57
第三节 色度59
二、铬钴标准比色法60
一、铂钴标准比色法60
三、文字描述和稀释倍数法61
第四节 浑浊度61
比浊法62
第五节 PH值63
一、PH电位计法63
二、比色法65
第六节 肉眼可见物67
一、石棉坩埚法68
第七节 悬浮物质68
二、滤纸法69
第八节 电导率69
一、用电导仪测定电导率70
二、用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71
第九节 溶解性固体71
一、重量法71
二、电导率法71
第一节 溶解氧72
第七章 水中有机污染有关项目检验72
一、碘量法74
二、叠氮化钠碘量法77
三、高锰酸钾碘量法77
第二节 生物化学需氧量78
五日20℃培养法79
第三节 化学耗氧量82
一、酸性高锰酸钾法83
二、碱性高锰酸钾法85
三、重铬酸钾法86
第四节 氨氮88
一、直接纳氏比色法88
二、蒸馏纳氏比色法90
三、酚盐比色法92
第五节 亚硝酸盐氮94
一、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94
二、α-萘胺比色法96
第六节 硝酸盐氮97
一、二磺酸酚比色法97
二、镉柱法100
三、戴氏合金还原-纳氏比色法103
第七节 有机氮104
硫酸铜-硫酸消化法104
第八章 水中金属成分检验106
第一节 铜106
一、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比色法106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铜、锌、铅、镉、铁、锰)108
一、测汞仪法112
第二节 汞112
二、双硫腙比色法(单色法)114
第三节 铅120
一、双硫腙比色法120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4
第四节 锌124
一、双硫腙比色法124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6
第五节 镉126
一、双硫腙比色法126
二、不用氰化钾的双硫腙比色法129
第六节 总铬132
一、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法)132
二、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135
第七节 锰137
一、过硫酸铵比色法13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39
第八节 铁139
一、二氮杂菲比色法140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142
第九节 总硬度142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2
第九章 水中非金属成分检验146
第一节 氟化物146
一、离子选择电极法146
二、氟试剂比色法148
三、茜素锆比色法151
第二节 氰化物152
一、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153
二、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156
一、醋酸铅定性法158
第三节 硫化物158
二、对二甲氨基苯胺比色法159
三、碘量法161
第四节 碘化物163
一、硫酸高铈催化比色法163
二、碘化钾比色法166
第五节 氯化物167
一、电位滴定法168
二、硝酸银容量法169
三、硝酸汞容量法171
第六节 硫酸盐172
一、硫酸钡重量法173
二、铬酸钡比色法175
三、硫酸钡比浊法176
第七节 砷177
一、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177
二、砷斑法180
一、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182
第八节 硒182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184
第九节 磷酸盐185
一、钼酸铵比色法(测总磷)185
二、钼酸铵比色法(测可溶性磷酸盐)187
第十章 水中有机成分检验189
第一节 挥发性酚类189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189
第二节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194
亚甲蓝比色法195
第三节 石油196
一、红外法198
二、重量法200
三、比浊法201
第四节 有机磷农药202
一、气相色谱法203
二、酶抑制-薄层层析法204
二、氨氮207
一、pH值207
第二节 主要污染指标和有毒物质检验207
第一节 水质快速检验的意义207
第十一章 水质快速检验207
三、亚硝酸盐氮208
四、砷化物209
五、氰化物209
六、汞化物210
七、铅和钡210
九、有机磷农药211
八、生物碱211
十、余氯212
第十二章 水质检验中的质量控制212
第一节 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213
第二节 采集水样的质量控制215
第三节 经常性检验的质量控制215
第四篇 土壤和底质检验223
第十三章 土壤和底质检验概述223
第一节 土壤和底质检验的意义223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224
第二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24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226
第三节 底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227
一、底质样品的采集227
二、底质样品的保存228
第十四章 土壤和底质中有害物质的检验228
第一节 镉228
一、双硫腙比色法229
三、镉试剂比色法23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31
第二节 铅232
一、双硫腙比色法233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35
第三节 汞235
一、测汞仪法236
二、双硫腙比色法238
第四节 铬241
一、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241
二、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用酸性过硫酸铵氧化)24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244
第五节 砷244
第六节 氰化物245
一、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246
二、氰离子选择电极法246
第七节 挥发性酚类248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248
第八节 六氯环己烷250
气相色谱法250
第一节 植物检验的意义252
第二节 植物样品的采集252
第五篇 植物检验252
第十五章 植物检验概述252
一、植物采样的一般原则253
二、植物样品的采集253
第三节 植物样品的制备254
一、新鲜样品的制备254
二、风干样品的制备254
第一节 铬255
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255
第十六章 植物中有害物质的检验255
第二节 汞257
测汞仪法257
第三节 铅258
双硫腙比色法258
第四节 砷259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259
第五节 氟化物260
一、离子选择电极法260
二、氟试剂比色法261
第六篇 大气检验263
第十七章 大气检验概述263
第一节 大气检验的意义263
第二节 大气采样点的选择263
一、风向和风速的影响263
二、废气排出高度的影响264
三、选择采样点265
第三节 大气采样方法266
一、浓缩采样法266
第四节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68
二、直接采样法268
三、无动力采样法268
第十八章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检验269
第一节 二氧化硫269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269
第二节 氧化氮273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273
第三节 一氧化碳275
气相色谱法276
碱性碘化钾比色法277
第四节 光化学氧化剂277
第五节 总悬浮微粒279
一、重量法(低流量采样)279
二、重量法(大流量采样)282
第六节 灰尘自然沉降量282
重量法282
第七节 苯并(a)芘284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285
第八节 气态酸污染指数287
过氧化氢-中和法288
第九节 硫酸盐化速率289
二氧化铅法290
主要参考资料293
附录294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试行)(TJ20-76)294
二、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TJ36-79)295
三、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295
四、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试行)(TJ24-79)296
五、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试行)(TJ35-79)297
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298
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298
教学大纲300
一、前言300
二、目的要求300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300
四、教学时间分配表306
五、毕业实习的时间分配和要求307
六、使用说明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