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油和沥青的热力开采工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加)罗杰 M.巴特勒(Roger M.Butler)著;王秉璋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1285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油和沥青的热力开采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热力采油介绍1
第一节 世界上的燃料资源1
第二节 油砂资源2
第三节 委内瑞拉的重油3
第四节 加拿大的重油及沥青4
第五节 艾伯塔油砂矿床的体积6
第六节 重油与常规石油资源对比8
第七节 美国的重油及沥青矿床8
第八节 重油与沥青沉积物的特性9
第九节 计量单位13
第十节 可编程计算器及微机的应用14
第十一节 向垂直井筒的径向流15
第十二节 经济开发问题17
第十三节 沥青的集输17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固体内的热传导22
第一节 导热性22
第二节 傅里叶方程23
第三节 流入半无限固体的热流24
第四节 热扩散带的热传递29
第五节 向裂缝恒速注热30
第六节 到达极限然后停止的扩散室热传导31
第七节 推进前缘前的热传导35
第八节 推进前缘前的不稳定热传递38
第九节 前缘速度变化的影响41
第十节 前缘推进速度与时间平方根成反比的情况42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油层内的对流加热45
第一节 引言45
第二节 无导热损失情况下的简单对流热传递45
第三节 Lauwerier方程48
第四节 恒速蒸汽驱的热效率54
第五节 恒速注汽的热效率:MARX和LANGENHEIM理论58
第六节 估算油汽比的简单公式64
第七节 超过凝结前缘的对流热传递66
第八节 大于Mandl和Volck临界时间的蒸汽带规模67
第九节 非垂直前缘的影响69
第十节 向细孔道或裂缝中注蒸汽70
参考文献73
第四章 蒸汽驱油74
第一节 注蒸汽工艺的定性讨论74
第二节 特殊油层进行蒸汽驱的适应性76
第三节 蒸汽的性质83
第四节 蒸汽驱中的温度分布85
第五节 指进87
第六节 重力超覆88
第七节 蒸汽驱机理89
第八节 Myhill和Stegemeier的蒸汽驱方法91
第九节 蒸汽驱和蒸汽吞吐的比较99
第十节 多油层油藏蒸汽驱100
第十一节 琼斯的蒸汽驱模型101
第十二节 注入能力104
第十三节 蒸汽带形状:Van Lookeren的方程式112
第十四节 Farouq Ali的统一方法115
第十五节 Gomaa的预测原油采收率的相关法116
第十六节 Vogel的简化蒸汽驱的热量计算121
第十七节 快速处理124
第十八节 蒸汽驱的其它机理125
第十九节 成熟蒸汽驱向热水驱的转换129
第二十节 蒸汽驱的定性评述131
参考文献131
第五章 重油的驱替134
第一节 引言134
第二节 影响驱替的因素134
第三节 驱替的概念134
第四节 驱替的理论方法136
第五节 注入界面的稳定性--Muskat模型136
第六节 两相流的达西定律145
第七节 分相流动方程147
第八节 Buckley-Leverett驱替理论151
第九节 C.W.Nutt毛管束模型166
第十节 用Buckley-Leverett理论分析蒸汽驱170
第十一节 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形状的影响177
第十二节 蒸汽驱的压力降178
第十三节 蒸汽超覆180
第十四节 蒸汽干度的影响181
第十五节 垂向热损失的影响185
第十六节 蒸汽粘度增加的影响185
第十七节 驱替的一般结论186
参考文献187
第六章 周期注蒸汽增产法188
第一节 引言188
第二节 周期注蒸汽增产法采油机理190
第三节 油藏冷却期间产量递减的简化分析194
参考文献211
第七章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214
第一节 引言214
第二节 概念214
第三节 与常规蒸汽驱的关系214
第四节 重力泄油理论215
第五节 指数m?一个扩展的定义222
第六节 早期按比例缩小的直观模型222
第七节 量纲的相似性223
第八节 按比例缩小的原始加压模型226
第九节 现场条件下计算的重力泄油日产量227
第十节 TANDRAIN-早期SAGD理论的发展228
第十一节 上升的蒸汽聚集室233
第十二节 指状上升理论237
第十三节 蒸汽温度、油藏温度和原油性质对泄油速度的影响238
第十四节 注蒸汽井245
第十五节 取消稳态热分布的假设250
第十六节 用室内按比例缩小的高压和低压油藏模型计算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结果257
第十七节 停止注蒸汽后的原油生产262
第十八节 带底水的重油采收率264
第十九节 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265
第二十节 油藏内形成水包油乳化液271
第二十一节 井筒阻力274
第二十二节 结论274
参考文献275
附录1 符号277
附录2 油层物质的密度282
参考文献285
附录3 油层物质的导热率286
参考文献291
附录4 热容与热函292
参考文献295
附录5 粘度296
参考文献304
附录6 燃烧热305
参考文献307
附录7 空气压缩对燃料的要求308
附录8 绝热过程309
参考文献310
附录9 蒸汽的热力特性311
参考文献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