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奥夫相尼科夫主编;傅仲选,徐记忠,袁振武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0374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美学是一门科学1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对象和任务1
第二章 美学思想发展的各个基本阶段17
第一节 作为科学的美学的形成18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29
第三节 现代资产阶级美学45
第三章 美57
第一节 审美活动61
第二节 审美意识,它的结构68
第三节 审美感和审美需要74
第四节 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80
第五节 审美趣味87
第六节 审美理想94
第四章 基本的美学范畴106
第一节 美好106
第二节 崇高115
第三节 悲剧性122
第四节 喜剧性133
第二篇 艺术的特性147
第一章 艺术形象147
第一节 艺术形象的产生和存在147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层次151
第三节 艺术概括的形式155
第二章 艺术创作的过程168
第一节 艺术主体结构中的情感170
第二节 艺术主体结构中的理性172
第三节 艺术天赋177
第四节 作为过程的艺术创作179
第三章 艺术作品183
第一节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存在的方式184
第二节 作为整体的艺术作品189
第四章 艺术中的内容和形式193
第一节 内容的审美特点——艺术的对象和目的194
第二节 内容的艺术性195
第三节 艺术内容的基本成分198
第四节 艺术的材料和语言202
第五节 艺术语言的社会性和系统性204
第六节 艺术形式各成分的内涵206
第七节 艺术中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和相互作用212
第五章 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知觉217
第一节 审美知觉的构造和形象符号性质217
第二节 审美知觉的内容的特点219
第三节 对某些种类艺术作品的审美知觉的特点224
第三篇 艺术的种类232
第一节 艺术的分类原则232
第二节 艺术文学237
第三节 建筑242
第四节 装饰艺术246
第五节 雕塑248
第六节 彩色画252
第七节 线条画256
第八节 音乐258
第九节 舞蹈艺术264
第十节 戏剧269
第十一节 摄影艺术278
第十二节 电影280
第十三节 电视286
第十四节 小型杂艺和杂技289
第十五节 各种艺术的相互作用291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职能296
第四篇 艺术的社会性296
第一章 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296
第二节 社会的艺术文化301
第三节 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决定的过程307
第二章 艺术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312
第一节 艺术和哲学312
第二节 艺术和科学317
第三节 艺术和道德323
第四节 艺术和宗教332
第三章 艺术的人民性,阶级性和党性342
第一节 艺术的人民性和阶级性342
第二节 艺术的党性350
第三节 艺术中民族性和国际性的辩证法359
第四节 民间的艺术传统及其在社会主义艺术文化中的地位370
第四章 艺术的方法和风格是艺术历史发展的范畴377
第一节 艺术方法的一般定义377
第二节 “普遍主义的”艺术系统的方法382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389
第四节 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的批判现实主义391
第五节 艺术中的风格396
第五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审美文化406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审美文化406
第二章 审美地掌握生产和自然保护问题423
第一节 劳动和生产的美学425
第二节 工业品艺术设计是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430
第三节 自然界的审美价值及其保护问题43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和世界进步艺术的创作方法4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产生的历史前提4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的定义4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类型学462
第四章 科学技术进步和艺术文化问题470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审美方面482
第六章 审美教育491
第一节 全面与和谐发展的个性是审美教育的“最高任务”491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实质和意义495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