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波测量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波测量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164783.jpg)
- 董树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3313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波测量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引论1
1.1 微波测量的任务1
1.2 微波测量参数的分类及其有关术语2
1.2-1 微波测量参数的分类2
1.2-2 微波网络特性测量中的有关术语4
1.3 微波测量发展动态简述5
第二章 测量线技术7
2.1 测量线结构简介7
2.1-1 波导式测量线7
2.1-2 同轴式测量线8
2.2 微波测量系统的组成9
2.3 单口网络驻波比与阻抗测量10
2.3-1 测量线的调整原理及方法11
2.3-2 探针检波器的晶体定标及直接法测量驻波比14
2.3-3 等指示度法测量大驻波比17
2.3-4 功率衰减法测量驻波比17
2.3-5 单口网络阻抗测量18
2.4 双口网络插入驻波比及无耗网络参数测量20
2.4-1 插入驻波比测量20
2.4-2 无耗网络参数测量及其CAT23
2.4-3 多口微波网络参数的测量要点28
2.5-1 测量线误差源29
2.5 测量线误差源及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方法29
2.5-2 提高测量线测量精确度的方法——误差模型法30
2.6 微波信号源驻波比测量33
2.7 测量线CAT技术简介34
2.7-1 微机控制的自动测量线简介34
2.7-2 多探针技术的CAT简介35
第三章 微波功率测量38
3.1 概述38
3.1-1 微波功率测量的一般电路及功率方程式38
3.1-2 功率的度量单位39
3.1-3 功率计的基本框图与分类40
3.2 微波晶体检波器41
3.2-1 微波晶体检波器原理42
3.2-2 晶体检波器(或功率座)驻波比的测量45
3.3 微波小功率测量原理46
3.3-1 测热电阻性能简介46
3.3-2 测热电阻座(功率探头)48
3.3-3 电桥法测量微波小功率原理49
3.3-4 热电偶法测量微波小功率原理53
3.3-5 量热计法测量微波小功率原理55
3.4 微波大、中功率测量56
3.4-2 微波大、中功率计原理57
3.4-1 扩展小功率计量程法57
3.5 微波脉冲功率测量简介59
3.6 数字微波功率计指示原理60
3.7 微波功率测量误差分析62
3.7-1 功率座的有效效率及其校准方法62
3.7-2 微波功率测量的失配误差分析65
第四章 微波频率、波长及Q值测量67
4.1 微波频率测量67
4.1-1 概述67
4.1-2 频率标准介绍68
4.1-3 有源比较法的测频基本原理71
4.1-4 频率扩展技术与稳频72
4.1-5 微波外差式频率计基本原理77
4.1-6 微波数字频率计基本原理79
4.1-7 确定微波频率的准确度与稳定度84
4.2 微波与毫米波波长测量87
4.2-1 谐振式波长计结构87
4.2-2 波长计的连接电路88
4.2-3 波长计的等效电路参数89
4.2-4 波长计的校准方法90
4.2-5 毫米波波长测量91
4.3 谐振腔Q值的测量98
4.3-1 功率传输法测量Q值原理99
4.3-2 功率反射法测量Q值原理100
4.3-3 阻抗法测量Q值原理101
4.3-4 扫频法(网络分析仪法)测量Q值原理102
4.3-5 暂态法测量Q值原理103
4.3-6 Q值测量的误差来源105
4.4 波长计法测量频率的误差分析106
第五章 衰减与相位移的分项测量110
5.1 衰减测量110
5.1-1 衰减的有关定义110
5.1-2 直接测量衰减——功率比法113
5.1-3 替代法测量衰减原理115
5.1-4 衰减测量的误差源和失配误差分析121
5.2 相位移的测量123
5.2-1 相位移的有关定义123
5.2-2 测量线法测量相移原理124
5.2-3 替代法测量相移原理127
5.2-4 微波数字相位计原理129
5.2-5 相移测量中的误差源及失配误差分析132
第六章 微波标量网络分析仪原理135
6.1 反射计工作原理135
6.1-1 定向耦合器反射计工作原理135
6.1-2 提高点频反射计测量精确度的方法143
6.1-3 电桥反射计149
6.2 扫频测量系统的组成及稳幅原理152
6.2-1 扫频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扫频信号源152
6.2-2 扫频信号源程控方法156
6.2-3 微波信号源稳幅原理164
6.2-4 扫频幅度分析仪167
6.3 标量反射参数扫频测量原理171
6.3-1 双定向耦合器扫频反射计测量原理172
6.3-2 单定向耦合器扫频反射计测量原理173
6.3-3 扫频反射计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74
6.4 标量传输参数扫频测量原理178
第七章 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180
7.1 引言180
7.2 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原理180
7.2-1 幅相接收机方框图180
7.2-2 反射参数测量原理182
7.2-3 传输参数测量原理185
7.2-4 四个S参数的测量装置及误差模型187
7.3 微波自动网络分析仪(ANA)189
7.3-1 引言189
7.3-2 微波自动网络分析仪测量原理190
7.4-1 引言195
7.3-3 典型测量结果195
7.4 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应用——晶体管S参数测量原理195
7.4-2 网络分析仪法测量晶体管S参数的一般原理197
7.4-3 ANA法测晶体管S参数的校正方法200
第八章 六端口微波网络分析仪原理204
8.1 六端口反射计工作原理204
8.1-1 六端口反射计的几何模型和设计准则204
8.1-2 六端口反射计的数学模型208
8.1-3 六端口反射计校准原理213
8.1-4 六端口反射计实际电路218
8.2-1 单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221
8.2 六端口网络分析仪原理221
8.2-2 双六端口测量网络参数原理222
8.2-3 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校准原理224
第九章 时域法测量微波网络参数原理231
9.1 反射参数(?、S11、S22)的时域测量231
9.1-1 基本原理231
9.1-2 显示波形与待测负载的关系232
9.1-3 距离分辨力236
9.2 传输参数(S21、S12)的时域测量236
9.2-1 基本原理236
9.2-2 兼测反射参数的测量电路237
9.2-3 波形响应与变换238
9.3 取样示波器基本原理239
9.4 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TDANA)249
9.4-1 网络特性的频域表示式249
9.4-2 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TDANA)方框图250
9.5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251
第十章 微波信号频谱分析254
10.1 微波频谱分析仪工作原理254
10.1-1 引言254
10.1-2 扫频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56
10.1-3 频谱分析仪的稳态分辨力258
10.1-4 扫频速度对分辨力的影响及扫频速度的选择261
10.1-5 扫频速度对灵敏度和分辨力的影响265
10.2 微波频谱分析仪的应用及误差分析268
10.2-1 频谱分析仪的应用268
10.2-2 频谱测量误差分析281
第十一章 微波噪声系数测量283
11.1 噪声系数定义及其测量基本原理283
11.1-1 噪声系数定义283
11.1-2 测量噪声系数的基本原理285
11.2 噪声发生器287
11.2-1 饱和二极管噪声发生器287
11.2-2 气体放电管噪声发生器290
11.2-3 固态噪声发生器291
11.3 噪声系数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293
11.3-1 Y系数法及其误差分析293
11.3-2 噪声系数的自动测量及扫频测量297
11.4 调幅调频噪声测量原理299
11.4-1 调幅噪声测量原理299
11.4-2 调频噪声测量原理299
11.5 频谱分析仪法测量噪声300
第十二章 介质参数测量305
12.1 引言305
12.1-1 介质参数定义及其影响因素305
12.1-2 介质参数的相关可测量306
12.1-3 介质材料的取样方法308
12.2 波导法测量介质参数309
12.2-1 介质样品的双口等效网络及εr的测定公式309
12.2-2 两点法测量介质参数311
12.2-3 与介质样品位置或长度无关的介质参数测量方法317
12.2-4 高损耗材料介质参数的测量——无限取样法(长样品)322
12.2-5 波导法测量介质参数的误差源323
12.2-6 铁磁材料测量方法325
12.3 谐振腔法测量介质参数327
12.3-1 H01x腔测量盘形介质样品327
12.3-2 微扰法测量介质参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