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1149775.jpg)
- 杨善让,徐志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4697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污垢对换热设备的影响1
§1-2 工业污垢概述及污垢耗费5
1-2-1 一般污垢与特种污垢5
1-2-2 气侧污垢与液侧污垢5
1-2-3 气侧污垢6
1-2-4 液侧污垢7
§1-3 污垢费用估计8
1-3-1 投资增加8
1-3-2 能量消耗增加9
1-3-3 维护清洗费用增加10
1-3-4 产品产量降低10
1-3-5 污垢损失费用的估计10
§1-4 污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3
§2-1 污垢的分类17
第二章 基本理论17
§2-2 污垢的形成过程20
2-2-1 概述20
2-2-2 起始22
2-2-3 输运23
2-2-4 附着24
2-2-5 剥蚀29
2-2-6 老化32
§2-3 污垢形成的输运机制33
2-3-1 对流输运34
2-3-2 外力输运42
2-3-3 惯性输运44
2-3-4 碰撞50
§2-4 污垢形成的附着机制52
2-4-1 胶体的稳定性55
2-4-2 附着机制71
2-4-3 附着时间75
2-5-1 近壁区的湍流结构77
§2-5 污垢形成的剥蚀机制77
2-5-2 沉积在表面上的粒子受力分析81
2-5-3 粒子剥蚀率83
2-5-4 剥蚀对粒子沉积的影响85
§2-6 污垢形成的诱导期87
2-6-1 析晶污垢的诱导期87
2-6-2 微粒污垢的诱导期94
2-7-1 运行参数98
§2-7 污垢影响因素分析98
2-7-2 换热器参数101
2-7-3 流体性质102
§2-8 污垢的预测模型106
2-8-1 经验模型107
2-8-2 微粒污垢预测模型111
2-8-3 化学反应污垢预测模型113
2-8-4 析晶污垢预测模型117
2-8-5 通用模型118
§3-1 概述123
第三章 污垢的监测123
§3-2 污垢热阻监测的热学法124
3-2-1 污垢热阻法124
3-2-2 温差监测法126
§3-3 非传热量测量的污垢监测技术128
3-3-1 直接称重法128
3-3-2 厚度测量法129
3-3-3 压降测量法130
3-3-4 放射性技术130
3-3-5 时间推移电影法130
§3-4 液体污垢监测技术130
3-4-1 污垢的实验研究设备131
3-4-2 污垢特性参数的测量147
3-4-3 液体污垢的监测设备152
§3-5 气侧污垢监测技术154
3-5-1 垢量测管156
3-5-2 酸沉积测管158
3-5-3 热流计161
3-5-4 气侧污垢监测设备的比较和评价163
§3-6 污垢的在线监测技术164
3-6-1 管侧污垢在线监测原理165
3-6-2 壳侧污垢在线监测原理167
3-6-3 在线监测的校正模型173
第四章 防垢对策——设计阶段应采用的策略176
§4-1 污垢对换热器设计的影响176
4-1-1 污垢对传热的影响176
4-1-2 污垢对流动压降的影响178
§4-2 设计换热设备时污垢数据的来源180
§4-3 考虑污垢影响的方式184
4-3-1 污垢热阻(污垢系数)184
4-3-2 洁净系数186
4-3-3 冗余面积百分数186
§4-4 换热器型式和材料的选择192
4-4-1 换热器型式的选择192
4-4-2 换热器材料的选择194
§4-5 考虑污垢时换热器的设计196
§4-6 考虑污垢时换热器网络系统的设计201
4-6-1 换热器网络中的污垢问题201
4-6-2 换热器网络设计的夹点技术202
第五章 抑垢对策——运行阶段应采取的策略203
§5-1 运行前的检查与试验203
5-1-1 检查203
5-1-2 水压试验204
§5-2 抑垢运行204
5-2-1 析晶污垢和凝固污垢205
5-2-2 微生物污垢206
5-2-3 化学反应污垢206
5-2-4 腐蚀污垢208
5-2-5 锅炉水处理209
§5-3 冷却水中污垢的抑制策略209
5-3-1 生物污垢210
5-3-2 水垢212
5-3-3 腐蚀污垢214
5-3-4 微粒污垢215
5-3-5 混合污垢215
§5-4 气侧污垢的抑制策略216
5-4-1 燃料清洗技术216
5-4-2 运行工况控制216
5-4-3 燃料添加剂217
5-4-6 气体净化219
§5-5 污垢最小化起停程序219
5-4-5 急冷219
5-4-4 表面清洗技术219
第六章 除垢对策221
§6-1 概述221
§6-2 换热器的最佳清洗周期222
6-2-1 蒸发器离线清洗的最佳周期222
6-2-2 凝汽器在线管理的优化模型227
6-3-1 机制研究231
§6-3 机械清洗技术231
6-3-2 机械清洗的特点232
6-3-3 机械清洗的方法232
§6-4 化学清洗技术237
6-4-1 化学清洗的机制及影响因素237
6-4-2 化学清洗的优缺点240
6-4-3 化学清洗方法241
6-4-4 化学清洗常用药剂243
6-4-5 化学清洗的适应性244
§6-5 污垢在线清洗技术244
6-5-1 在线机械清洗技术245
6-5-2 在线化学清洗技术248
参考文献251
附录Ⅰ 一些物质的热导率265
附录Ⅱ 再沸器污垢系数的推荐值267
附录Ⅲ 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268
附录Ⅳ 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TEMA)推荐的污垢系数269